连笔字网 > 知识库

穿到清朝的清闲生活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14 09:05:53 作者:连笔君

*老北京杂谈

清朝顺治皇帝的《赞僧诗》

关于大清朝皇帝顺治出家一事,多少年来一直炒得沸沸扬扬,真也好,传说也好,近些年的一些电视连续剧,围绕顺治出家的内容不少,什么康熙皇帝见父于“五台山”;顺治皇帝训子,等等。反正如今人们看来就是一乐。在那些“揪着龙尾巴进关”(即随顺治皇帝进关入京)的老北京旗人后代,虽然多少代人也议论这事儿,但是如今也没有太多人关心这事儿啦。看来这段儿历史只能作为大家扯闲篇儿的消遣资料。

围绕顺治出家问题,留下不少传闻和诗歌,按照现在的观点看,大概也算作“顺治出家文化”吧。这位6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18年的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是否出家,似乎已经不重要了。但是民间流传的传闻和诗歌,却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和参考价值。我最早见到的关于顺治出家的诗,有记载说是顺治的亲笔诗,有的说是民间流传的诗,但是这诗大概反映顺治皇帝一种心态。诗曰:“朝臣待漏五更寒,铁甲将军夜入关。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

还有一首诗据说是顺治宠爱的董鄂妃去世后,顺治悲痛欲绝,从而看破红尘,写诗一首便出家为僧。那诗曰:“我本西方一袈裟,为何生于帝王家?天下万事纷纷扰,不如空门补破衲。”若从这首诗看,顺治皇帝出家就有依据了,但是按照一些史书记载,顺治皇帝没有出家而是死于天花,年仅24岁。不管怎么说,据说顺治皇帝和佛教是有很深渊源的。他在位时不仅敬佛礼佛,而且与很多高僧交往。大概这也是为什么在民间一直流传顺治出家的原因。有一首顺治皇帝写的《赞僧诗》,足以证明顺治皇帝对佛的虔诚,也可以使人们看到他向往出家生活的心里写照,读起来让人动容。现抄录如下,与朋友共赏吧。诗曰: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时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亦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

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宿世种菩提;

个个都是真罗汉,披搭如来三等衣。

金乌玉兔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州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黄泥。

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落在帝皇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

朕今撒手归西去,管你万代与千秋。

写到此,本人认为按照清朝正史,顺治皇帝是没有出家,但是多少年来在民间流传关于“顺治出家”的传说和轶事,并非空穴来风,也给一些编剧、导演、作家等,留下写作题材。估计,一些影视剧编剧、导演等还会就“顺治出家”一事继续炒作下去!

上一篇:三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100道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