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乐队排练。
已经拥有28年历史的欧盟青年乐团音乐节,今年7月中旬将分别在巴西的索布拉尔(7月15日至24日)、中国的青岛(7月26日至8月5日)、法国的夏朗德滨海省(7月30日至8月12日)、俄罗斯的塞兹兰(7月26日至8月5日)四地举行。届时,上千名来自全球各地的15至25岁的青少年音乐家将在这四地汇聚,实现跨洲际青年交响乐团的集结。中国青岛是该音乐节创建28年来第一个亚洲举办地,也是该音乐节第一次走出欧洲。
在音乐节举办期间,包括交响乐团、室内乐团、合唱团等形式的组合都将汇集在指定的区域,来自不同国家的不同组合,将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带来不同的风格的音乐。
青年乐团演练营音乐是世界性的语言。1989年一位名为马歇尔(Marcel Corneloup)的法国人在法国夏朗德滨海省创建了欧盟青年乐团营(The Eurochestries)。这个乐团营的定位非常清楚:给欧洲的青年音乐家提供一个以乐团为单位的平台,为各国青少年提供音乐交流的平台,并在这个平台发现人才,为推广优秀的青少年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尽管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音乐家们说着不同的语言,但在这里却能够以同样的语言交流——音乐。音乐节要求每一个国家的乐团或者组合单元必须带上各自国家的作品和曲目在这里展示、交流,让更多的群体和观众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音乐节期间,会上演上百场演出,青年音乐家们得以在这个平台交流、学习和成长。音乐节的最后一场音乐会,所有受邀乐团成员会集合成为一个或者两个巨大编制乐团同台演出。28年来,欧盟青年乐团的队伍在不断壮大,区域也在不断拓展,如今已经有来自37个国家的200多个青年乐团和合唱团的音乐家参加音乐节。
从加入到主办“这个音乐节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欧洲。”本届欧盟青年乐团音乐节中国青岛站的艺术总监、指挥家刘峥这样介绍他数次参加这个音乐节的感受,“最初就是在法国波尔多那个区,有那么几个欧洲国家的人聚在一起组织了这么个音乐节。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欧美两个洲9个国家和地区的音乐节,每年它们都以国家为单位组成乐团。音乐节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对于每一个举办音乐节的城市而言,这都是一场国际化的狂欢。”
已经参加了十几届欧盟青年乐团音乐节的刘峥,每次都会带去中国作品,如郭文景、唐建平、关峡的创作,还有《红色娘子军》。“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艺术节,各个国家的指挥带来各自的文化和作品进行交流。每天上午都是排练,指挥们轮番上台,各自有一个小时的排练时间。下午是演出,每个国家都至少两三场。最后的闭幕式上,由受邀而来的指挥执棒联合乐团。所以,这个活动的宗旨就是艺术、融合和交流。”
2015年2月的欧盟青年乐团音乐节上,来自16个国家的800多位青少年艺术家在这里举办了122场音乐会,吸引到了2.7万多名观众。在音乐节年会上,刘峥代表中国音乐家发表了“青年音乐家发展计划”演讲,诚邀音乐节落地中国。音乐节年会会场第一次出现了五星红旗。
经过一年的实地考察,欧盟青年乐团音乐节最终同意中国加入这一国际顶级青年音乐节项目。如今,在音乐节的官方网站上,代表中国站的刘峥和中国青岛的地图醒目地挂在了2017年音乐节的信息节目单上。
向世界开放欧盟青年乐团音乐节是一个立足欧洲面向全球的音乐节。音乐节为未来的发展制定了长远的目标和计划。在地域上,它制定了从西至东(法国、西班牙至捷克、波兰)和从北到南(俄罗斯、斯洛维尼亚)的规划。2018年,加拿大魁北克也将加入欧盟青年乐团的驻站行列中。另外,在专业上,音乐节有着严格的专业要求:首先,要求参加乐团的青少年拥有国际演奏水准;其次,音乐节只面向青少年演奏家和指挥家,同时也特别要求每个受邀乐团演奏本国的当代音乐作品,为青少年音乐家当代创作的实践提供平台。“融合”的宗旨,让各国青年音乐家在展示各自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相互学习和交流,拓展演奏曲库,以更加宽广的视角分享音乐。每年,音乐节都会将演出的精彩内容录制成辑并出版发行,让作曲家、指挥家和乐团获得更多公众的关注。
文 | 李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