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文明办 石家庄市建设局
关于在全市建设工地开展“四项文明”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省会城市建设“每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决定, 进一步净化省会环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拟在全市开展“文明工地、文明项目部、文明班组、文明职工”四项文明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繁荣、文明、和谐新石家庄为目标,紧紧围绕“主城改造、新区建设、道路畅通、品位提升、精细管理、素质提升”六大工程建设,严格按照“满负荷、高效率、快节奏、求实效”的工作方针和“健全制度、规范施工、减少污染、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的工作原则。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勇于奉献,在全市建设领域,广泛动员、全员参与、高标准、高起点地开展“文明工地、文明项目部、文明班组、文明职工”创建活动,促进我市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为省会城市面貌“三年大变样”做贡献。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建设局、省会文明办成立文明工地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王瑞生 市建设局局长
副组长:沈学启 省会文明办副主任
尹贵权 市建设局调研员
成 员:刘 成 市建设局建管处处长
王铁航 省会文明办城市处处长
王家荣 市建筑施工管理处主任
邓唐春 市建设局直属单位党委副书记
王 喆 市建设局建管处副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局建管处,办公室主任由刘成同志兼任。
各县(市)、区也要成立文明施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创建活动推向深入。
三、创建标准
(一)文明工地标准
1、场容场貌要求
(1)施工现场要设置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划分清晰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2)施工现场临时用房要选址合理,并符合安全、消防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施工现场设置的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沐浴间、开水房、文体活动室、密闭式垃圾站(或容器)及盥洗设备等临时设施要满足功能使用要求。
(3)在市、县主干道两侧的施工工地周围要用硬质材料连续设置不低于2.5米的围挡;在一般路段的施工工地周围用硬质材料连续设置不低于1.8米的围挡。围挡要坚固、美观。
(4)围墙要有墙帽。墙面正中书写施工企业的名称或其它宣传标语。
(5)施工现场进出口必须设置大门。大门净高度不低于4米,门头高度0.8-1.5米。门柱断面尺寸0.6×0.6-1×1米。门头书写承建工程的企业名称标志,门柱书写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创优信誉等与企业管理内容有关的宣传标语。门头要加灯箱或霓虹灯,夜晚要亮。
(6)在大门进口处设置七牌二图一公示(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纪律牌、三清六好牌、文明施工管理牌、十项安全技术措施牌、工地消防管理牌、佩带安全帽牌、施工平面图和现场安全标志布置总平面图、防治扬尘污染公示牌)。适当位置设置宣传栏、读报栏、黑板报、安全标语等。
(7)施工现场进出口要设警卫室,并有门卫人员和门卫制度。
(8)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要佩戴企业统一制作的工作卡。内容应包括:单位、照片、姓名、职务(职称)、部门(工种)、编号等。
(9)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出入口设置洗车设施。建立排水网络,保证排水畅通。土方要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10)建筑工程外侧要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密目式安全网应保持整洁、牢固。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2、生产环境要求
(1)施工单位要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2)施工单位要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防坍塌、防坠落、防雨雪等安全施工措施。
(3)施工单位要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施工现场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振动和施工照明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和污染。
(4)施工单位要在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定用火、用电、使用易燃易爆材料等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并在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
(5)施工单位要向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施工现场应配备常用药及绷带、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急救器材。
(6)制定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器材、设备并定期演练。在施工中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作业人员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
3、生活条件要求
(1)施工现场宿舍必须设置可开启式窗户,宿舍内的床铺不得超过2层,严禁使用通铺。宿舍内应保证有必要的生活空间,室内净高不得小于2.4米,通道宽度不得小于0.9米,每间宿舍居住人员不得超过16人。
(2)食堂应设置在远离厕所、垃圾站、有毒有害场所等污染源的地方,并应设置独立的制作间、储藏间,门扇下方应设不低于0.2米的防鼠挡板。
(3)食堂必要有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必须持身体健康证上岗。食堂的炊具、餐具和公用饮水器具必须清洗消毒。施工现场应加强食品、原料的进货管理,食堂严禁出售变质食品。
(4)施工现场应设置水冲式或移动式厕所,厕所地面应硬化,门窗应齐全。蹲位之间宜设置隔板,隔板高度不宜低于0.9米。厕所大小应根据作业人员的数量设置。高层建筑施工超过8层以后,每隔四层宜设置临时厕所。厕所应设专人负责清扫、消毒,化粪池应及时清掏。
(5)沐浴间内应设置满足需要的沐浴喷头,可设置储衣柜或挂衣架。盥洗设施应设置满足作业人员使用的盥洗池,并应使用节水龙头。
(6)生活区设置开水炉、电热水器或饮用水保温桶;施工区应配备流动保温水桶。
(7)文体活动室应配备电视机、书报、杂志等文体活动设施、用品。
(8)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或急性职业中毒时,必须在2小时内向施工现场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并应积极配合调查处理。现场施工人员患有法定传染病时,应及时进行隔离,并由防疫部门进行处置。
4、管理制度要求
(1)在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有防治大气、水土、噪声污染和改善环境卫生的有效措施。
(2)施工企业应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为作业人员提供必备的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和培训。
(3)施工企业应结合季节特点,做好作业人员的饮食卫生和防暑降温、防寒保暖、防煤气中毒、防疫等工作。
(4)施工现场必须建立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管理和检查制度,并应做好检查记录。
(5)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应包括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
(6)施工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施工现场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二)文明项目部标准
1、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建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严禁未取得施工许可擅自开工,严禁转包、违法分包工程;
2、按施工合同约定配备项目经理,未经有关部门审批,严禁擅自变更;
3、按有关规定及合同要求配备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并持证上岗;
4、建立健全项目部各项规章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5、做好文明工地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
6、企业应按规定与劳务公司或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做好农民工培训,为农民工配备劳保用品、为农民工提供养老、工伤等保险,并及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
7、按合同、按进度支付工程款,不拖欠农民工工资;
(三)文明班组标准
1、认真遵守项目部各项规章制度;
2、做好班组文明施工等活动记录,做到下班活底清;
3、做到上岗前有要求、下岗后有讲评;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及时排查隐患。
(四)文明职工标准
1、讲职业道德,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2、讲社会公德,遵守城市管理规则,不闯红灯、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做文明新石家庄人;
3、讲个人品德,注重个人卫生、衣着整洁,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4、讲民主法制,遵纪守法,积极争取应有的权利,履行应尽的义务;
5、积极参加省会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按照《河北省建筑施工文明工地检查评分办法》的规定,全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评分在70分以上为达标,其中80分以上的为优良;70分以下为不达标。
四、创建措施
(一)、广泛宣传
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在建筑领域内通过媒体、网络、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全企业、全人员参与,把争创活动推广到每个项目部,每名建筑工地职工。
(二)、明确责任
建立施工现场管理目标责任制,将管理任务分解到执法科室,每一个工地落实监管执法人员,定岗、定责、定标准、定时限。适时组织对全市建设工程现场管理进行拉网检查,做到横向检查到位,纵向检查到底,确保不留死角。施工企业法人为现场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指定主要领导负责活动的落实,企业内部要建立检查评比、奖惩激励制度,定期向主管部门汇报活动的开展情况。
(三)、跟踪管理
实行开工前现场文明施工基础工作勘验、施工过程中全过程文明施工跟踪管理、竣工备案前验收的措施。没有创建文明工地实施方案或不具备文明施工条件的,不予颁发施工许可;施工过程中达不到文明施工标准的施工现场要加大媒体曝光和行政处罚力度;施工过程中文明施工不达标,竣工时现场清理不彻底的工程项目,不予备案。
(四)、定期考评
按照创建要求,每季度对全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录入企业诚信档案。
(五)、典型领路
定期组织“四项文明”施工样板工地和现场管理极落后工地现场观摩会,总结推广经验,树立正、反典型,促进活动的深入开展。
(六)、奖优罚劣
定期通报创建活动中好、差典型工地,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四项文明”创建工作业绩纳入施工企业业绩考核内容,同施工企业资质评定、升降、外地队伍考评及信用等级评定结合起来,促进施工企业文明素质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