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原创”文章谢绝转载,授权请微博私信@春梅狐狸)
PS:把本文分享到朋友圈,当然是十分欢迎哒!
哪怕你没有听过这个品牌的名字,也一定见过这些广告画。创立于1898的广生行“双妹”,就这样见证时代一个又一个过去,女郎们经历过或繁华或动荡的年代,然后老去,只有这些画片里的模样被留下来了
早在一百多年,那时候还是19世纪,还是清朝,但是香港早已割让,而就在1898年,最后一“新界”也以租借的名义从大陆被迫划分出去了。就在这同一年,香港广生行有限公司成立,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化妆品公司,也是我国最早大规模采用机械设备和化学方法制造化妆品的企业,而它的品牌就是大名鼎鼎的“双妹”。
△ 1898年的香港历史镜头(视频大小1.91M)
在19世纪末的那个时候,化妆品只能通过进口,只有外国人和少数富豪才能消费得起。低调而敏锐的广东商人冯福田发现了这个商机,希望可以生产出国人消费得起的化妆品,“广生行”由此诞生。经营理念为“广德、厚生、聚人心、行天下”,一听就好有老派商人的味道。
△ 冯福田
我们如今还对“双妹”品牌如此印象深刻,不仅仅在于它的一个个第一,更在于它在当时也是十分先进的大量使用广告形象进行宣传包装的品牌。从关蕙农、郑曼陀到杭稚英,可以说民国时代不同时期叱咤一方的广告画大师都曾为它画过那两个少女的形象。
△ “双妹”商标里的两个少女形象有清末最有特点的短齐刘海发型和当时已经退去繁复流行简约的服饰
画片里的这两个少女,无论是牵手、拥抱、还是依偎,她们的发型、服饰、哪怕是脸上的神情,如今看来都像一帧帧生动的历史画面,告诉我们曾经走过的历史。
△ 1928年△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1933年△ 1936年
这些少女形象的面容不尽相同,服饰妆扮也随着年代变迁,却共同成为了国民心中的“双妹”。
如果仅有这些的话,“双妹”不一定是一个成功的品牌,因为除了这些外部包装,还需要产品的包装。如果说创立“广生行”是为了解决国民的需求痛点,那么这个品牌的低价高质更为它赢得了与形象相符的掌声。
1911年,双妹产品获中国优质金牌。1915年,双妹旗下产品“粉嫩膏”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世博会上荣获金奖。双妹被巴黎时尚界用“VIVE(极致)”来赞美。
双妹的产品其实极为丰富,从用于修饰保养容颜的雪花膏、艳容霜、润容膏、香水等,到一些日常所需的用品,如花露水、牙膏、爽身粉,一应俱全,是一个非常大且非常全的品牌。
民国时期,广生行在全国很多地方都设立了分公司,基本没到一处开公司都会受到政商名流的追捧。作为当时的国货拳头品牌,太需要与许多国外品牌同场竞争。就像整个民国历史一样,东西方的力量不停在拉锯。
广生行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分公司便是1903年在设立上海发行所,大概一百多年前的广生行并没有想到从此自己会与上海这个城市纠缠不休到今天吧。1930年,广生行在上海设立制造厂,从此“双妹”身上的上海味道就更浓重了,以至于现在很多人很难想起“双妹”曾经是一个创立于香港的品牌,更难以想象它曾经在很长时间里一直都是香港生产、上海发行的模式,而误以为它是上海“品牌”。
“双妹”的故事,很像是中国的一部经济简史,从港到沪,见证了这两个经济大都市的拔地而起,又见证了沪港之间曾经的亲密与竞争。又接着,历史的走向让沪港站在了两个不同的世界里,两个“广生行”被迫分离。
上海广生行和其他私有品牌一起在那个特殊年代合并成了“上海家化”,“上海家化”也是中国最大化妆品生产企业,“双妹”品牌也从此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是“上海家化”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我们非常熟悉的“六神”、佰草集”、“美加净”等都是它旗下的品牌。
△ 南京路上的广生行(毕竟po主的夏天是靠六神才活得下去的)
直到很多很多年后,20世纪末的时候,上海家化改制,从私到公,又回到了私,家化集团成立并在2001年上市。此时的上海家化急需从日化到时尚业转型,2007年“双妹”品牌成为了那个被选中的对象,这样一个富有民族记忆的品牌才由国际团队重新包装推出。
△ 上海“双妹”重新绘制的LOGO(个人实在是不太喜欢上海“双妹”的海报摄影,更可怕的几张硬是没找到)
上海“双妹”采用的英文名是shanghai vive,vive来自于1915年“双妹”获得国际大奖时候的称赞词。这一次,满载着上海名媛旧梦的新“双妹”走的是高端奢华的路线。2010年,第一家店便开设在和平饭店(去上海旅游可以去看看)。
而与此同时,远在香港的广生行依然存在,这个品牌实在是太老了,以至于它竟然经历过多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最大的名气令它在香港沦陷的时候首当其冲成为强抢占领的对象。为了支持自己生存下去,70年代的时候甚至一度涉足地产业。
1989年,广生行的创始者冯氏家族退出,第二年被百富勤收购。仅仅不足十年,百富勤在1998年的金融风暴中宣布倒闭。同年,被华人置业集团收购,直至今日。香港广生行的命运竟然也是同样的多舛,令人唏嘘不已。
与上海“双妹“重新包装走高端路线不同,香港”双妹“(英文名Two Girls)并没有很大的改变,价格也较为平民,作为百年老品牌,也就多了一份怀旧意味而已。
△ 香港“双妹”的LOGO,也没沿用原LOGO,不过却取自以前的双妹广告画
上海“双妹”的50g玉容霜(抗衰老;滋养;润泽),售价1080元人民币。香港“双妹”的40g雪花膏(滋润保湿),售价45元港币(37.35元人民币),这几乎已经是最贵的单品了。当然并非说这两者产品是一个等级的,只是说明两家“双妹”的定位区别之大。
目前除了香港以外的“双妹”品牌都由上海家化注册,6年过去了并不知道上海“双妹”经营状况如何(反正po主没听到多少浪花),如果上海“双妹”经营状况不错那么则估计会考虑将香港“双妹”也收购了,如果不怎样,则估计会维持现状下去。
很久很久以前,外国的哲人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一艘木船经过重重维修直到所有的木板都不再是原来的木板了,那么这艘船还是原来那艘船么?这个问题被称作“特修斯之船”。
很难回答上海“双妹”和香港“双妹”哪个才是我们印象里那个“双妹”,可能都是吧,也可能都不再是了。就像上海“双妹”找多厉害的团队再也拍不出原来那两个少女的模样了,也像香港“双妹”再如何维持不变,将过去的画高挂,都不再是那个味道了。甚至于,我猜想哪怕原来那个“双妹”重现,我们也不见得会喜欢,因为我们也变了。
漫长的历史和特殊的动荡,令“双妹”分道扬镳,曾经风云一个年代的,远销东南亚的品牌就这样趋于平淡了。这个品牌的LOGO里,正好也是有两个少女,就像曾经的姐妹被迫分离一样。曾经携手走过的豆蔻年华,如今却是相见不相识的模样了。
可惜不是你,
陪我到最后,曾一起走却走失那路口……
附录:
上海“双妹”官网:www.shanghaivive.com.cn (新浪微博:@雙妹SHANGHAIVIVE官方)
香港“双妹”官网:twogirls.hk (新浪微博:@雙妹嚜TwoGirls )
▼本文服饰部分科普请参看如下文章【清末】人们穿着什么样的衣服迎来民国?
【袄裙】1910s,民国初年的女学生们
【旗袍】1920s,初见便胜却人间无数
【旗袍】1930s,绝世审美之曳地旗袍
【旗袍】1941,民国女大学生穿什么?
【旗袍】1950s-1960s,绝世审美之尖胸旗袍
【旗袍】最后的孤岛:香港的旗袍式样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