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恩e学,已不是简单的公众号
郭守魁13220801780
一、多针细针浅刺
我现在临床上多用多针细针浅刺,我看了许多在国外针灸的大师,包括日本美国等,都提倡用这种疗法,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病人也容易接受。
我针刺第一种方法是针刺过皮即可,不捻转不提插,但针数量多。
第二种方法是针采用平刺手法,有时用2一3寸针平刺。扎少针也可刺到大面积。
针刺部位我以解剖部位为主,参考软组织外科学的布针方式,但不进入深层,只针到浅层皮下筋膜。
用长针平刺我采用纵横结合法,顺经脉和肌肉走向为纵,与经脉和肌肉走向垂直为横,两者结合分次进行,呈网格状针刺,争取把选取部位的筋膜都刺到,有时针刺入后左右摇动针柄做扫散动作,结合浮针,拨针,苍龙摆尾等手法操作。
我认为大范围浅刺针法有以下优点。
1病人痛苦小,易接受。
2针不到重要脏器,危险性小。
3易学易操作。
4加重病情或针后反应少见。
5最重要的是临床疗效好。
国内的浮针,拨针,超微针刀,皮内针,皮肤针,岭南针灸学派等和国外的细针浅刺,糖针等都证明了此针法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和应用前景。
二、针刺评估诊断
看资料说国外的干针疗法分针筋膜派,针肌肉派,针神经派,现在国内针骨骼的也很多,所以我们在针刺时不论用什么工具针,首先要分清我们要针什么组织结构,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也方便总结疗效。
我认为治病可以从症状功能考虑,也可从组织结构的异常考虑。
组织结构异常有温度异常和形态改变,温度异常可通过红外线热像仪检测出来,美式整脊还有用体温表测量脊柱两侧温度来进行比较的。
形态改变可用一种标志线来进行诊断,躺,立,坐,行都可诊查出形态异常。
做一个横平竖直的架子或在墙上贴一个带有标格的图,让病人站在架子或图的前方,把人的各个解剖部位左右两侧与表格上的线比较,看有无异常,从而诊断整体的力线分布,找出异常地方,再结合病人症状,找出病因,再针对性治疗。
先找静态力学异常,再找动态力学异常,两者结合分析。
力学异常有两种,代偿和失代偿。
治疗也分几种,其中有针刺等医疗治疗,还有普拉提作动作锻炼治疗。还有日常行为矫正。
我认为睡眠姿势矫正可以在治疗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它具有方便易行,无痛苦的优点。
①睡眠时间长,在睡眠中治疗可长时间治疗。
②睡眠时全身肌肉放松,方便治疗。
③各种病变造成的异常姿势都会显露出来。
④通过纠正错误的睡眠姿势可使力学失衡得到调节。
日本礒谷疗法就是在睡眠时把大腿绑到正确姿势来治疗髋关节错位的。
三、针刺治疗部位
看书有厚到薄,再由薄到厚。治病也一样,先简单再复杂,从复杂再回到简单。
人体除内脏之外,外面的躯体主要有神经,血管(包括淋巴管),骨骼,肌肉(包括筋膜,关节囊,滑膜等软组织),还有最外层的皮肤皮下组织。
血管运送营养,带走代谢产物。神经传递大脑的各项指令。肌肉骨骼支撑人体骨架,给神经血管走行全身疏通道路,皮肤即有保护作用,还有传递信息作用。
血管和神经除了本身出现病变之外,经常在走行过程中受到周围组织压迫而出现病变。道路畅通又需要肌肉和骨骼的正常功能来维持,所以肌肉骨骼经常是疼痛发病之源。
骨骼的位置和运动又需要肌肉软组织的正常功能来保证,所以肌肉软组织的治疗在疼痛治疗中有重要地位。
肌肉软组织有下列几种病变。
1、肌肉长短的改变。
2、肌肉力量大小的改变。
由于上面两种原因,造成与周围肌肉不平衡和不协调,从而产生疾病。
治疗的目的是使粘连痉挛挛缩变短的肌肉放松延长,激活锻炼力弱的肌肉恢复正常,病就痊愈了。
治疗疼痛的过程如同调节绳索拉力平衡的过程,把上下,左右,前后的肌肉拉力调平衡了,人体就正了,疾病就愈了。
调整过程有方向和先后不同,方向正确机体变正常,方向错了,机体会更歪,症状会加重。
所以该治下腰椎不能治上腰椎,该治腹不能治腰,该治上颈椎不能治下颈椎,先后次序乱了,平衡就打破了,病就重了。
针刺针尖也有方向
为了知道应该先调上下左右前后哪条筋,必须先找出哪条筋长,哪条筋短,哪条筋力弱,哪条筋力强,所以要首先评估。
评估分静态评估和动态评估。
静态评估分站立,仰卧和俯卧位。
动态评估分行走和下蹲等动作。
观察这些姿势状态下身体前后左右上下两侧是否对称平衡,找出有区别的地方。
并不是两侧不对称就是有病变,还要区分代偿和失代偿,代偿的不要去治,只有失代偿的,结合临床症状,与病情有关的,才要去治。
四、调整力线新方法
你现在还通过扎肌肉,扳骨头,刺神经,放血来调节力线,恢复神经和血管功能吗?现在有了更好更安全的调节力线,恢复神经和血管功能的方法一一皮肤筋膜疗法和姿势调整疗法可恢复正常力线。
皮肤筋膜疗法分为筋膜针刺术,捏皮松筋手法和拔罐法三种。拔罐疗法虽是传统疗法,在现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含义,钟士元教授的易罐疗法对此有详细的擅述。
姿势调整疗法分生活习惯调整和锻炼调整。生活习惯调整是对病人的日常行为进行纠正和调节。锻炼调整是采用瑜珈普拉提等专业动作来拉伸肌肉筋膜,纠正姿势的方法来调整力线。
1、皮肤和筋膜遍布全身,整体连结,刺到任何一点都对全身有影响,人体的骨骼血管神经包括各种脏器都被包裹在筋膜套之中,如同漂浮在整个筋膜海洋当中,通过刺激筋膜可起到对全身的治疗作用。
2、疼痛是由机体力学失衡引起,力学失衡是由于人错误的日常行为引起,通过平估结果,在日常行动中采用矫正动作,可对异常的力线起到纠正作用。
力线不正确的人睡眠姿势也是错误的,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合适的姿势睡觉,让人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治疗。
国外有一种疗法是让病人找到一种最舒服的体位持续一段时间,麦肯基疗法也是属于姿势疗法,都可对疾病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疼痛有炎症,压迫,内分泌各种因素引起,其中有一个类型叫机械原因,就是由于人的姿势不良造成,病人表现为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与体位有很大关系,用消炎药等疗法效果都不明显,只要姿势正确劳累受凉生气都无妨碍,只要姿势不正确天天休息病也严重,这种情况最适合姿势矫正,由生活中不正确的姿势造成,生活中发病要在生活中治愈,最适合姿势疗法。
五、协作治疗疼痛
有人说疼痛治疗如同盲人摸象,有许多方面的问题和治疗方法。虽说都治疗的是腰腿痛,手术医生有手术医生所关注的视野,针灸,推拿,注射医生所看的角度都不相同,手术医生关注椎间盘和椎管,针灸医生关注软组织,整骨医生关注椎体偏歪,注射医生关注无菌性炎症和神经功能,他们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因为疼痛是复杂的,与多种因素都有关系,以椎间盘问题为主的手术做了就好了,软组织问题为主针刺治疗就好了,与棘突偏歪为主的扳一扳就好了,无菌性炎症为主打点消炎药就好了,大家都有痊愈的病例,也都有无效的病例,每个人只能解决某一方面某一部分病人的问题。
最好的方式是建立疼痛治疗中心,把各科医生汇集起来,为病人找到最佳治疗方案。
我是做保守治疗疼痛,只能在保守治疗方面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保守治疗也有许多不同的观念,这是我在最近学习和总结到的一些想法,并且运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