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县各学校所使用的导学案都是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全县高水平的优秀教师精心编制的集导、学、案为一体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虽然有严密的编写过程,但它仍带有编写教师浓重的个人主观教学思想。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在使用导学案前,必须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所任班级的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再备课,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高效性。为此,结合我镇“三为主”高效课堂开展情况,我们对导学案的二次备课提出了如下要求:
要做到“六备”:
一备学习目标、重难点,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二备教学流程,即有几个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环节干什么,注意什么;
三备导学案的使用,要根据本班学情对导学案进行删减、补充、修订,使之成为适合本班学生使用的导学案;
四备展示点评;
五备时间预设;
六备反思,要以简洁的语言反映本节课的教学智慧、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生成、师生收获、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等。
要达到“两个目的”:
一是针对本班学习情况对导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学案的最优化;
二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学案,将导学案真正一体化。
具体要求
一个“标”:
用双色笔标记导学案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以及有比较性、典型性、易错性的内容,以便在教学进程中引起注意。
二个“调”:
1、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调换教学内容及环节的呈现形式;
2、调整导学案中不适合教学思路和学情特点的过程设计中的先后顺序。
三个“增减”:
1、增减相关的学习内容;
2、增减相关的练习或作业;
3、增减相关的检测与评价内容。
四个“补充”:
1、补充自学、对学、群学中教师的行为设计,;
2、补充展示的指导方法, 展示内容的分配、展示方式的选择、展示角色的安排、展示程序的设定;
3、补充各环节之间的过渡语,使学习内容衔接自然、流畅,使课堂学习有层次感、有梯度;
4、补充对课堂上“生成问题”的应对措施。
五个“修订”:
1、修订学习目标,要能体现不同的目标层次;
2、修订重点、难点和方法提示;
3、修订教学步骤中不恰当的教学环节;
4、修订教学过程中不恰当的方法;
5、修订问题设计中不恰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