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美食养生平台
点击蓝字关注 美食天下
很多红酒都是假的,一招教你分辨真假红酒!
葡萄酒行业现在“水很深”,有些假酒包装得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成本只有几块钱一瓶。据业内资深人士透露,假葡萄酒用水兑酒现象非常普遍,有的假葡萄酒单瓶兑水最多达到80%。
对于大多数的小伙伴们,真能接受红酒的滋味吗?其实酸,苦,涩,是红酒的基础三味素,我们吃惯了麻辣烫的舌头已经品不出来什么果香花香木香了,这也难怪很多国人要把红酒兑上雪碧再喝。好了,不管兑的什么,只要是真酒,咱也无所谓了,最怕是遇到假酒。
本文的精髓,是教大家如何鉴定葡萄酒的真伪。
这种方法有效性居然达到了99.9%,最重要的是这种检验的方法非常简单,需要的东西很容易找到,就是食用碱,超市里都有卖。
鉴定方法一
【主料】红葡萄酒、食用碱、水
【其他】餐巾纸
【操作过程】
1.用小半勺家用食用碱放一点水兑开就行;
2.准备一张普通的餐巾纸;
3.滴几滴红酒在餐巾纸上,酒会均匀扩散,中间不会有沉淀;
4.把用水兑开的食用碱水滴在红酒上面;
5.这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如果红酒变成深蓝色,那么就是真的红酒,如果没有反应,那么红酒就是假的。
因为红葡萄呈现颜色的天然花色苷,在酸性条件下呈现紫红色,而在碱性条件下呈现蓝绿色,这也是很多天然色素都具有的一种呈色特性,若是色素勾兑,颜色则无变化。
鉴定方法二,适用于家外场合
将白色餐巾纸叠放在桌上,滴几滴红酒,均匀扩散就是真酒,那是因为假红酒色素颗粒大,会沉淀在纸巾中间,往外扩散只是水迹。
市场上的假酒基本就是色素勾兑,所以用这两个方法几乎达到了了99.9%的准确率。那么为什么不是100%呢?那就是还有一种可能性,如果假红酒使用的是葡萄皮色素或者其他可以因酸碱度不同而变色的色素,那么就检测不出来了,但是用这种办法的成本也不低而且麻烦。
所以至少我们可以知道一点,如果我们家里的红酒用食用碱检测没有变色,那么肯定是假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了。
鉴别中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市面上带包装的葡萄酒才是真酒,不带包装的都是假酒。
正解:进口葡萄酒往往都是非常简易的纸箱或者木箱包装,而礼盒大部分都是在中国国内生产并包装。
误区二:葡萄酒瓶上的计量单位标明75cl的为原装进口的葡萄酒,而标为750ml的为进口灌装酒或假冒的进口红酒。
正解:75cl和750ml都是葡萄酒常见的计量单位,由酒庄自由选择使用,市场中两种计量单位都很常见。
误区三:原装进口葡萄酒的瓶底为凹陷状而假酒没有凹陷。
正解:传统中葡萄酒瓶底的凹陷主要功能是为了收集葡萄酒的沉淀,而许多红、白葡萄酒几乎不会有沉淀,因此凹陷较浅,更有部分产区的特色瓶型就是平底的(例如雷司令白葡萄酒和法国慕斯卡岱产区的白葡萄酒)。
误区四:原装进口葡萄酒的生产日期很特别吗?而一般以“年-月-日”形式排布的都是假酒吗?
正解:进口葡萄酒的生产日期往往都是代表了该葡萄酒的灌装日期和批次,具体使用哪种编码形式是酒庄自己决定的,常见的编码方法有“年份加上本年度第N天第N批次”,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酒庄选择了让消费者一目了然的“年-月-日”编码方法。
误区五:原装进口葡萄酒背面都会有国际条形码,没有的都是假酒。条形码中每一个数字都代表不同的国家,如果数字与产国代码不符的就是国内灌装的酒。
正解:条形码主要用于葡萄酒流通环节中追溯和计价等功能,而各国葡萄酒酒标法规中并没有强制要求有条形码,因此许多葡萄酒都是没有条码的。而条码的首字母是根据条码申请公司所在国进行编排的,例如一个中国公司申请了条码并将条码给予其法国葡萄酒供应商打印在酒标上,那么是葡萄酒的条码就是以中国的“6”开头,但是葡萄酒却是真酒。
误区六:进口葡萄酒无外文背标的都是假酒。
正解:各国的酒标法规定了葡萄酒酒标必须包含灌装商、酒精度、产国等强制性的内容,只要这些内容在正标上有显示,就不需要有背标。同时背标本身会增加葡萄酒的成本,因此许多进口葡萄酒都是没有外文背标的。
误区七:酒帽松动的都是假酒。
正解:酒帽是否松动与酒帽的材质以及加温温度有关,因此酒帽松动或者紧实都是正常的。
误区八:葡萄酒中有黑色沉淀或者白色结晶的都是假酒
正解:葡萄酒中的酒石酸和色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沉淀,而该沉淀对于身体是无害的,可以通过醒酒(滗析)或者竖直静置的方法分离沉淀,从而不影响饮用。
误区九:没有QS标志的进口葡萄酒都是假酒
正解:QS标志是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规定的,目前,进口葡萄酒不需要贴QS标志。
误区十:没有保质期的进口葡萄酒都是假酒
正解:国标GB7718规定葡萄酒和酒精度超过10度的其他饮料酒可免除标示保质期。
误区十一:喝了舌头发黑的为假酒
正解: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葡萄酒内的天然花青素造成的。花青素为葡萄皮中的红色素主要成分,在发酵过程中会逐渐浸泡到葡萄果汁中。在我们饮用葡萄酒时,酒液中的天然花青素会滞留在我们的舌头、牙齿或嘴唇上,大多呈现紫红色,有时与口腔中的酶反应后呈现紫黑色。 花青素为100%天然色素,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
好内容也要给好朋友看看哦~
本文由【美食天下】整理,如有转载需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