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嫦娥奔月
唐朝时,有朱道士游青城山,至一个叫龙桥的地方,望见山岩下的花树间,背石平坐着一具骷髅,其双手按于膝上,苔藓藤蔓攀附于身,骨色洁白如雪。朱道士回忆起来,其祖父在时就曾提到这里有骷髅一具,年代很是久远了;也有人说,那可能就是死后做太阴炼形之法的道士,其骨坐于山中,为的是吸日月灵气,濯洗魂魄,以成仙体。另一则故事是:唐德宗贞元年间,在长安务本坊街区,有一户人家装修房子,傍晚掘地时遇一石盒,打开后发现里面有物如银丝。众人惊惧间,突有一人从盒子里飞出,白发披肩,升于空中,足有一丈多高。那人振衣而飞,不一会儿消失在暮色中。正所谓太阴炼形,日期将满,其人当飞升而去。
《西游记》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中有一首长诗,是八戒自述自己的经历,同时详细叙述自己修炼成仙的过程:
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
不曾养性与修真,混沌迷心熬日月。
忽然闲里遇真仙,就把寒温坐下说。
劝我回心莫堕凡,伤生造下无边孽。
有朝大限命终时,八难三途悔不喋。
听言意转要修行,闻语心回求妙诀。
有缘立地拜为师,指示天关并地阙。
得传九转大还丹,工夫昼夜无时辍。
上至顶门泥丸宫,下至脚板涌泉穴。
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
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
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
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
功圆行满却飞升,天仙对对来迎接……
第二十二回还有沙僧的自述,经历大致与八戒相仿。
那么白日飞升,羽化成仙,尸解真的存在么?
尸解来自道家。道家认为,修炼到一定程度后就可登天成仙,具体的形式之一就是尸解。《后汉书》注中对尸解有这样的定义:“言将登仙,假托为尸以解化也。”尸解时,会发生怪异事端:
A.尸骸消失不见,只留下空空如也的衣服在那里;
B.尸骸不见,停放尸骸的地方会出现剑、杖等器物;
C.肉身在短时间内消失,只剩下骷髅……
尸解是很讲究的,最高境界是白天尸解,被称上解,而在傍晚尸解属下解。上解的特点是尸骸消失,而下解的特点是尸骸转化为一件物体。
正如我们所知,道家在修炼时注重“神形双修”,道士认为即使人死之后,也可炼形于地下,其地上的尸体面容不改,且头发、指甲照常生长,功成后可成仙。在羽化前,地上的尸体被称为“守尸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