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蒋英李双江到底是不是真的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02 04:21:46 作者:连笔君

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那如果,一个女人背后站着四个成功男人,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军事理论家蒋百里、“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诗人徐志摩、作家金庸,将这四位响当当的人物联系在一起的,却是一位女高音歌唱家。

她就是蒋英。

蒋英的父亲是蒋百里、丈夫是钱学森、表哥是徐志摩、表弟是金庸。

在如此群英荟萃的家庭中,注定了她精彩且不凡的人生。

在战火中完成学业

蒋英生于1919年,浙江海宁人。

父亲蒋百里,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以兵学泰斗而闻名于世。

蒋英排行老三,从小天真漂亮、活泼可爱。

在父亲的影响下,蒋英从小喜爱音乐。在她五六年级的时候,父亲给她买了人生中的第一架钢琴后,从此,走上了音乐的道路。

1935年,16岁的蒋英跟随父母出访欧洲。欧洲浓厚的艺术氛围,让喜爱音乐的蒋英流连忘返。

父亲也有意将女儿留在德国学习。于是,蒋英成为了德国柏林一所贵族学校中的首位东方留学生。

年轻的少女,很快就适应了全新的环境,在耳濡目染中学到了德国人坚韧严谨的品德。

两年后,蒋英以优异的成绩被柏林音乐学院录取,主修声乐。

大学的时光,是她人生最快乐的一段回忆。

白天她忙于练声、练琴、学习语言,晚上则沉迷于音乐厅里的交响乐、歌剧、话剧。

蒋英回忆那段经历说:“当我进入德国柏林音乐学院时,这儿也想听,那儿也想听,什么都感兴趣,我仿佛掉到了音乐的海洋里,它像海涛一样阵阵向我冲来”

姜英怀着对音乐的热爱,在音乐的海洋中快乐地遨游。然而,战争的爆发使上学变得困难。

食物短缺、随时响起的警报,以及与家人接触的中断,使人们生活在恐惧之中。学校的课程会中断一段时间,老师也只是偶尔出现。

尽管如此,姜英还是坚持每天上学。1941年,江英终于毕业了,每天早晚都吃土豆肚。

但就在这时,父亲蒋百里的死讯传来。

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他的父亲曾经对姜英说:“既然你喜欢音乐,你就应该努力学习。”要想致富,你需要有坚定的信心。”

姜英虽然很伤心,但想起父亲的教诲,还是决定去当时的中立国瑞士继续深造。

来到瑞士后,虽然生活依旧艰辛,每天靠捡菜叶为生,江英的精神世界却无比幸福。

她进入瑞士路山音乐学院声乐系研究生班继续深造。

曾经热爱的音乐,早已成为她的精神支柱,在黑暗中指引她前行。

1943年,蒋英参加了在瑞士鲁辰举行的国际音乐节,一举拿下国际女高音比赛的冠军,开创了亚洲音乐史的新纪录,成为东亚获胜第一人。

一战成名后,蒋英迎来了歌唱事业的高峰,不仅受到欧洲声乐界的关注,还获得了名家的大力赞扬。

不久,伴随着战争的结束,蒋英一心想要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

终于在1946年底,蒋英带着她动人的歌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年来系统专业的音乐训练,让蒋英在舞台上收获了鲜花和掌声。

优美动听的音乐表演掀起了一阵“蒋英热潮”。

有记者评价道:“她是一颗在东方冉冉升起的西方古典音乐的明星”。

然而,这颗冉冉升起的明星却突然选择了结婚。

1947年9月17日,蒋英嫁给了自己的“干哥哥”钱学森。郎才女貌的结合,轰动一时。

干哥哥和“童养媳”

蒋英和钱学森的婚姻,最初源于双方父母的一个“合同”。

钱学森总是笑称“蒋英是我家的童养媳”。

蒋家和钱家本是世交。当年,蒋家有五朵金花,而钱家只有钱学森一个儿子。

于是,钱家就提出希望蒋家能把老三过继给他们的请求。

军人性格的蒋百里爽快地同意了这个要求。于是,只有四岁的蒋英被过继到钱家,改名“钱学英”。

但是因为年龄小,小蒋英很快就想家了,加之当时钱学森已经12岁,年龄的差距,加重了小蒋英的孤独感,每日哭闹不已。

另外一边,蒋百里夫妇很快也后悔当初的决定,就向钱家提出把蒋英要回来的想法。

钱学森的妈妈只好答应,但是提出一个新的要求。

“你们这个老三,长大了,是我干女儿,将来得给我当儿媳妇。”

蒋百里一口就答应了。

从此,蒋英就叫钱家父母干爹、干妈,叫钱学森“干哥哥”。

后来,在蒋家和钱家的聚会上,已经出落成大姑娘的蒋英和钱学森合唱了一首《燕双飞》,逗得两家父母高兴不已。

谁也没想到,两小无猜的一首曲却成为了两人一生的写照。

没多久,钱学森去了美国,蒋英去了德国,两人断了联系。

直到,蒋英从欧洲回国后名声大噪,钱学森才有了蒋英的消息,于是赶紧从美国回到了中国。

再次相见,两人早已不再是青涩的少男少女,钱学森对于眼前的蒋英产生了心动的感觉。

于是,钱学森主动向蒋英表达了爱意。

我们开始交朋友吧,然后就结婚。你跟我去美国好吗?

不久,他们就结婚了,童养媳嫁给了干哥哥。

印象深刻的新婚期

当时,钱学森已经是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婚后,事业刚刚起步的蒋英,只能推掉许多演出机会,跟随丈夫一起远渡重洋来到美国。

钱学森送给蒋英新婚的第一件礼物,就是一架黑色德式三角大钢琴。

初到美国,蒋英幻想着甜蜜的新婚期,然而两人团聚的第一天,钱学森就给蒋英泼了一盆冷水。

吃完早饭后,钱学森喝完茶,起身对蒋英说:“那我走啦,晚上再回来,你一个人慢慢地熟悉吧。

人生地不熟的蒋英,等待了一天,好不容易把钱学森盼了回来。两人到外面吃完饭后,钱学森泡了一杯茶后对蒋英说:“回见,回见。”

还没等蒋英反应过来,他就进了书房,直到晚上12点才出来。

这时,蒋英才认识到生活中不光有浪漫和甜蜜,还有现实和琐碎,尤其“理工男”丈夫的无趣,更是一个考验。

虽然,钱学森大部分时间都在看书和搞研究,但是每周末两人都会有固定的休闲时光。

蒋英经常陪同钱学森出席社交场合,她的落落大方,受到了友人们的一致好评。

蒋英很快适应了美国的自由生活,但是她从来没有忘记热爱的音乐。

她给自己的规划是:“有家庭,有两个宝宝以后,我就要搞自己的专业了”。

然后,生活总会在人毫无防备下,上演“无常”的戏码。

上一篇:韩式男发型图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