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阵列雷达和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哪个更先进
数字阵列雷达当然更先进了。
数字阵列雷达也是相控阵雷达,但是与传统相控阵雷达相比,它摒弃了传统的数字移相器和衰减器以及大量的电源电缆和控制电缆。
它是一种接收和发射都采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数字化相控阵雷达,一方面,其具有系统资源调度和波束指向控制更加灵活,易于实现多功能和多任务;信号接收处理动态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可形成各种特殊赋形的照射波束,以实现可控的空间功率分配;通过同时形成多个波束,可以实现宽角空域覆盖和对多个目标的同时高数据率搜索、跟踪等特点。另一方面,由于数字阵列雷达的信号产生和接收处理全部采用多通道并行的数字化处理技术,其系统构成十分复杂,实时产生的海量信号数据对系统的数据吞吐和处理能力要求极高,多功能和多任务带来的系统控制、资源调度和目标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对数字阵列雷达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现形成巨大挑战。
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每个辐射器都配装有一个发射/接收组件,
是多路收发组件一体化设计的综合性前端模块,具有大功率发射、小信号接收、数字信号产生与接收等功能。
简单的说,数字阵列雷达是一个可以由软件控制的数字化雷达,其未来发展将是软件化雷达,通过解决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中宽带辐射孔径、宽带T/R组件、海量数据传输与处理、多任务资源管理器等诸多关键技术,应用范围比传统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广多了,如果采用数字阵列雷达,原来的什么火控雷达、通讯雷达、搜索雷达、预警雷达...都可以代替了,这样就可以减少雷达体积和数量、减少各种雷达之间的电磁干扰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数字阵列雷达系统的高度自适应能力和多功能的特点,数字阵列雷达可同时承担各种复杂的使命任务,其中包括远程警戒探测、目标搜索、目标指示、目标精密跟踪、导弹制导等各种战术使命,是新一代的相控阵雷达发展重要方向。
我国目前的数字阵列雷达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是领先的,很快就将应用在舰载、预警机、远程预警、天基预警、天气预警等各种国防和民用领域!
由于比较专业,所以资料都是来自网络公开材料,希望能帮到你。
参考资料:http://wenku.baidu.com/view/9043ce0516fc700abb68fc84.html
预警500数字阵列雷达和预警相控阵雷达有什么区别?哪种预警机先进?
本质上,数字阵列雷达也是相控阵雷达的一种,只不过在波束合成时采用数字化合成,而不是传统的模拟合成,其他基本一样。
由于数字化程度高,所以同传统模拟相控阵雷达相比,体制上要先进,处理更灵活
预警500数字阵列雷达和预警相控阵雷达有什么区别?哪种预警机先进?
本质上,数字阵列雷达也是相控阵雷达的一种,只不过在波束合成时采用数字化合成,而不是传统的模拟合成,其他基本一样。
由于数字化程度高,所以同传统模拟相控阵雷达相比,体制上要先进,处理更灵活
有源无源相控阵雷达那个更先进
有源的更先进
打个比方,无源的就像是等离子彩电,信号放大以后投射出去,只有一个发射机,可这个发射机要是出了毛病,就完蛋了,而且耗能大
有源的就像是液晶电视,有很多小发射机组成,能耗更低,而且即便有部分小发射机坏了,还能继续工作
而且有源的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部分小发射机可以挪作他用,比如进行干扰、数据传输,实现真正的多用途
什么是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它与动态有源相控阵雷达有什么区别?
固态不是指物质的状态,而是表明雷达内部没有旋转部件的意思。相控阵雷达也可以做成单板+机械扫描方式,与传统雷达类似只不过放在砖塔上的是阵列发射单元,靠机械旋转完成水平一周扫描,电子相位只做纵向波束的指向变化,与水平机械旋转结合后可以最小重量实现全向扫描,但也存在机械雷达的问题,如旋转速度、水平波束变换等限制。由于这种雷达仍需要机械旋转,因此不属于固态雷达。
为了彻底取消机械旋转部件,需要大约4块雷达背向使用,每块雷达覆盖90度以上空余,就不再需要旋转发射阵面的,这就是全固态雷达,它有这面体积可以非常大、扫描速度快等优点,但体积和重量都不低,不能升到太高的桅杆或底座上。其实地面使用时三块也可以满足覆盖需求,但船舶上一般都布置4块以使其融入舰体水线上舱室中。
无源相控阵雷达和有源相控阵雷达哪个好?
有源相控阵雷达与无源相控阵雷达相比,存在以下明显的优点:
(1)由于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发射机直接分布在阵面上,因此发射馈线损耗小,与无源相控阵雷达相比,减少4倍以上,则使雷达的探测距离明显增大;
(2)由于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天线阵面上的每一个单元相当于一部小发射机,只有当20%以上的收发组件失效后才会严重影响雷达性能。当仅有10%组件失效时,雷达的作用距离仅减少3%左右,影响甚小。相反,无源相控阵雷达是采用一部集中式发射机,当发射机出现故障时,会导致整部雷达不能工作。由此可见,有源比无源相控阵雷达的任务可靠性有较大提高;
(3)有源相控阵雷达可发射灵活易变的大占空比发射波形,使其发射的脉冲功率大大降低,不易被敌方侦察机截获,具有良好的低截获概率性能。而无源相控阵雷达因受大功率发射管的制约,雷达工作占空比受到限制,使其发射的脉冲功率较大,易被敌方侦察和截获并受到干扰;
(4)采用大量砷化镓微波集成电路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可明显减小雷达的体积、重量以及降低成本和提高可行性,更适于装舰/机;
(5)有源相控阵雷达更有利于采用先进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实现天线波束自适应控制,使其零点对准干扰方向,大大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总之,有源相控阵雷达是集现代阵列理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速计算机、先进固态器件及光电技术为一体的新技术产物,充分体现了现代化科学的发展水平,它具有多功能、远距离、高精度、高灵活性、高可靠性以及优良的抗干扰能力等鲜明特征,为舰/机载雷达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里程。
望
合成孔径雷达和相控阵雷达哪个更先进
雷达及其分类
雷达(Radar,即 radio detecting and ranging),意为无线电搜索和测距。它是运用各种无线电定位方法,探测、识别各种目标,测定目标坐标和其它情报的装置。在现代军事和生产中,雷达的作用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空军和纳粹德国空军的“不列颠”空战,使雷达的重要性显露的非常清楚。雷达由天线系统、发射装置、接收装置、防干扰设备、显示器、信号处理器、电源等组成。其中,天线是雷达实现大空域、多功能、多目标的技术关键之一;信号处理器是雷达具有多功能能力的核心组件之一。
雷达种类很多,可按多种方法分类:
(1)按定位方法可分为:有源雷达、半有源雷达和无源雷达。
(2)按装设地点可分为;地面雷达、舰载雷达、航空雷达、卫星雷达等。
(3)按辐射种类可分为:脉冲雷达和连续波雷达。
(4)按工作被长波段可分:米波雷达、分米波雷达、厘米波雷达和其它波段雷达。
(5)按用途可分为:目标探测雷达、侦察雷达、武器控制雷达、飞行保障雷达、气象雷达、导航雷达等。
相控阵雷达的特点
相控阵雷达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它优胜于一般机械扫描雷达。它具有以下特点:
(1)能对付多目标。相控阵雷达利用电子扫描的灵活性、快速性和按时分割原理或多波束,可实现边搜索边跟踪工作方式,与电子计算机相配合,能同时搜索、探测和跟踪不同方向和不同高度的多批目标,并能同时制导多枚导弹攻击多个空中目标。因此,适用于多目标、多方向、多层次空袭的作战环境。
(2)功能多,机动性强。相控阵雷达能够同时形成多个独立控制的波束,分别用以执行搜索、探测、识别、跟踪、照射目标和跟踪、制导导弹等多种功能。一部相控阵雷达能起到多部专用雷达的作用,如“爱国者”的一部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可以完成相当于“霍克”和“奈基”-2型9部雷达的功能,而且还远比它们能够同时对付的目标多。因此,可大大减少武器系统的设备,从而提高系统的机动能力。
(3)反应时间短、数据率高。相控阵雷达可不需要天线驱动系统,波束指向灵活,能实现无惯性快速扫描,从而缩短了对目标信号检测、录取、信息传递等所需的时间,具有较高的数据率。相控阵天线通常采用数字化工作方式,使雷达与数字计算机结合起来,能大大提高自动化程度,简化了雷达操作,缩短了目标搜索、跟踪和发控准备时间,便于快速、准确地实施畦达程序和数据处理。因而可提高跟踪空中高速机动目标的能力。
(4)抗干扰能力强。相控阵雷达可以利用分布在天线孔径上的多个辐射单元综合成非常高的功率,并能合理地管理能量和控制主瓣增益,可以根据不同方向上的需要分配不同的发射能量,易于实现自适应旁瓣抑制和自适应抗各种干扰,有利于发现远离目标和小雷达反射面目标(如隐形飞机),还可提高抗反辐射导弹的能力。
(5)可靠性高。相控阵雷达的阵列组较多,且并联使用,即使有少量组件失效,仍能正常工作,突然完全失效的可能性最小。此外,随着固态器件的发展,格控阵雷达的固态器件越来越多,甚至已生产出全固态儿控阵雷达,如美国的。“爱国者”雷达,其天线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高达15万小时,即使有10%单元损坏也不会影响雷达的正常工作。
当然,相控阵雷达不是十全十美的,也有其缺点。主要是造价贵,典型的相控阵雷达比一般雷达的造价要高出若干倍。此外,相控阵雷达对于短程弹道导弹的袭击可以说是无能为力,这也是美国及台湾为什么担心大陆方面在福建沿海部署东风导弹的原因。而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用“飞毛腿”导弹袭击以色列的时候,其“爱国者”导弹根本无法有效将其击落,何况短短的台湾海峡呢?
固体有源相控阵雷达和普通相控阵雷达有什么区别吗?
普通雷达的波束扫描是靠雷达天线的转动而实现的,又称为机械扫描雷达。
而相控阵雷达是用电的方式控制雷达波束的指向变化进行扫描的,这种方式被称为电扫描。相控阵雷达虽然不能像其他雷达那样依靠旋转天线来使雷达波束转动,但它自有自己的“绝招”,那就是使用“移相器”来实现雷达波束转动。相控阵雷达天线是由大量的辐射器(小天线)组成的阵列(正方形、三角形等),辐射器少则几百,多则数千,甚至上万,每个辐射器的后面都接有一个可控移相器,每个移相器都由电子计算机控制。当相控阵雷达搜索远距离目标时,虽然看不到天线转动,但上万个辐射器通过电子计算机控制集中向一个方向发射、偏转,即使是上万千米外的洲际导弹和几万千米远的卫星,也逃不过它的“眼睛”。如果是对付较近的目标,这些辐射器又可以分工负责,产生多个波束,有的搜索、有的跟踪、有的引导。正是由于这种雷达摒弃了一般雷达天线的工作原理,人们给它起了个与众不同的名字———相控阵雷达,表示“相位可以控制的天线阵”的含义。
相控阵雷达又分为有源(主动)和无源(被动)两类。其实,有源和无源相控阵雷达的天线阵相同,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发射/接收元素的多少。无源相控阵雷达仅有一个中央发射机和一个接收机,发射机产生的高频能量经计算机自动分配给天线阵的各个辐射器,目标反射信号经接收机统一放大(这一点与普通雷达区别不大)。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每个辐射器都配装有一个发射/接收组件,每一个组件都能自己产生、接收电磁波,因此在频宽、信号处理和冗度设计上都比无源相控阵雷达具有较大的优势。正因为如此,也使得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造价昂贵,工程化难度加大。但有源相控阵雷达在功能上有独特优点,大有取代无源相控阵雷达的趋势。
有源相控阵雷达最大的难点在于发射/接收组件的制造上,相对来说,无源相控阵雷达的技术难度要小得多。无源相控阵雷达在功率、效率、波束控制及可靠性等方面不如有源相控阵雷达,但是在功能上却明显优于普通机械扫描雷达,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折中方案。因此在研制出实用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之前,完全可以采用无源相控阵雷达作为过渡产品。而且,即使有源相控阵雷达研制成功以后,无源相控阵雷达作为相控阵雷达家族的一种低端产品,仍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阵列雷达超分辨和雷达music有什么区别
雷达的性能一般不用高低分辨率来描述,你这问的问题容易产生误解,你是想问雷达在识别两个物体时,这两个物体如果很近的话,是识别为一个还是两个?还是问对单个物体的识别,能在多大距离识别多大雷达反射面积的物体?
后一种问法是直接反应雷达识别目标性能的,但对识别目标也不仅仅是这些了,现在的雷达,后期反馈信息都是需要通过计算机处理的,根据威胁性和难辨识目标还采用分批次处理。这也就是常说的在多大距离能同时识别多大的目标多少个,能同时跟踪多少个最有价值的目标。雷达的发展其实最难是计算机后期处理,而不是雷达本身。这也就是了为什么功率相当的雷达,探测距离差不多的原因,雷达对物体的辨识能力正是计算机后期处理的核心。
不知道我说明白没有,希望帮助到你
脉冲多普勒雷达和相控阵雷达有什么区别
脉冲多普勒雷达一般用在三代机上,由于利用多普勒雷达能将地面运动目标从地物雷达回波背景中分辨出来,可以使战机拥有下视下射能力,该能力也是区分二代机和三代机的标准。
相控阵雷达通过控制很多按波长一半距离间隔排列的小雷达的相位,达到不需转动天线而控制波束方向的目的。
前三代战机使用的雷达,雷达天线是强反射源,但是相控阵雷达可以将雷达天线反射截面较小的方向朝向目标,从而达到隐身的目的。是四代隐身战机的必备雷达。
有源相控阵雷达每个雷达单元都能自己产生雷达波,而无源相控阵雷达每个发射单元不能产生雷达波,需要从同一行波管获取雷达波,因此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通过增加雷达单元数量来提高发射功率和探测距离,而无源雷达的功率却受到行波管的限制,探测距离受到限制。
在可靠性上有源雷达也强于无源雷达,因为只要行波管出现故障,无源雷达就废了,但是有源雷达即使有数百个雷达单元损坏,仍然可以依靠其他雷达单元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