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广州的历史,广州有什么历史文化

来源:连笔字网 2023-12-31 05:44:54 作者:连笔君

广州有什么历史文化

广州始建于公元前214年,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广州最早建城时的名字叫任嚣城。早在公元前九世纪的周代(即周夷王八年),这里的“百越”人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已有来往,建有“楚庭”,这是广州最早的名称。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建南海郡,郡治“番禺”,即今天的广州)。公元226年,孙权为便于统治,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两部分,“广州”由此得名。直到1921年成立市政厅,特指广州这座城市。 广州秦汉时就是繁荣都会,汉唐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宋元时期,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说广州已经比当时世界著名商贸城市威尼斯大三倍。清朝闭关锁国时广州是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垄断全国外贸,也是中国最早对外的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管理广州港。 广州是中国近代和现代革命的策源地。著名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黄花岗起义、广州起义均发生在广州。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曾经三次建立了临时政权。毛泽东在这里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力量。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在这里领导了广州起义,并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权“广州公社”。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1992年曾邦哲于首届全国中西医学比较研讨会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系统医学概念与模型。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彭湃、马思聪、邹小杨、谷希云、余德超、钟杰武等也曾来广州传播先进文化。 1982年国务院宣布广州古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广州又称“五羊城”、“穗城”。 广州的别名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周朝时广州连年灾荒,民不聊生。一天南海上空飘来五朵彩色祥云,上有骑着仙羊的五位仙人,仙羊口中衔着五色稻穗。仙人把稻穗赐予百姓,并祝福此地永无饥荒。仙人离去后,五只仙羊因为依恋人间而留了下来,保佑当地风调雨顺。百姓为感谢五位仙人,在他们留守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五仙观”,观中有五仙的塑像,伴以五羊石像。越秀公园内既有“五羊雕塑”,此传说已经被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所应用。

广州有什么历史

(一)      五羊城的来历
广州为什么叫“五羊城”、“羊城”、“穗城”?传说很久以前,南海有五位仙人,身穿红、橙、黄、绿、紫五色彩衣,骑着五色仙羊,手持一茎六出的谷穗,飘然降临当时的州厅“楚庭”,把谷穗赠予当地人民,并祝愿此地永无饥荒,然后又飘然而去。人们把谷种撒向大地,荒芜的毋野长出了金黄的谷穗。南粤大地从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人们感激这五位仙人,便在他们降临的地方建了一座“五仙观”,车之为“五谷神”。从此,谷穗和五羊便成了广州的城徽和别号。至今,五仙观内还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印着仙人的拇迹。

(二)  珠江的传说
珠江得名是与一颗宝珠有关的。传说;古代南越王赵伦有一镇国之宝,叫“阳陵宝珠”,那真是件无价之宝,可惜后人把宝珠作了殉葬品。唐朝时有个名叫崔伟的读书人,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神医鲍姑送的越井岗艾,救活了一条大白蛇玉京子。王京子感激崔伟,带他神游越王墓,从越王墓中得到了这颗宝珠。消息很快传出去,不久,一位波斯商人远涉重洋而来,说波斯国王丢失了一颗摩尼珠,和这颗一模一样,就用十万贯重金把阳陵兰珠买走了。
波斯商人高兴地带着这颗宝珠登程回国,航船沿着江水一路顺风行驶,两岸景色如画。波斯商人看到迷人的山光水色,忍不住打开宝箱,取出宝珠,捧在掌心;只见宝珠光芒四射,与周围的山光水色相辉映。突然,狂风骤起,白浪翻滚,一道白光从他掌心冲天跃起,射人江中,钻进一块长满青苔的巨石之下,宝珠不忍离开自己可爱的家乡,终于永潜江中。
从此,那块巨石人夜便闪闪发光,随潮涨落,永远浮在江面上,后来就把它叫做“海珠石”这条江也得名叫“珠江”今天,海珠石已与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参考资料

广州的历史文化有哪些?要详细的

广州简称穗,古称番禺或南海,广州的标志是“五羊”,广州美食享誉世界。
始建于公 广州十三行
元前214年,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最早建城时的名字叫任嚣城。早在公元前九世纪的周代(即周夷王八年),这里的“百越”,《史记》中称“南越”,《汉书》称“南粤”,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已有来往,建有“楚庭”,这是广州最早的名称。秦始皇征服岭南后,设三郡,南海郡治和番禺县治即今广州市越秀区,南海郡尉任嚣在番山、禺山上(今仓边路附近)修筑番禺城(史称任嚣城),这是广州设立行政区和建城的开始。秦末大乱,前204年,南海郡尉赵佗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据有岭南(今广东、广西大部、越南北部),建立了疆土“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定都番禺(今广州),是为今岭南地区第一次建都城,前113年,南越国丞相吕嘉叛乱,立赵建德为南越王,并联络东越(今福建境内)发兵反汉。次年,汉武帝调集大军10万分兵数路进军南越国。217年,交州刺史步骘将州治迁回番禺,扩大城池,后称为步骘城。元封五年改属交州,州治为广信(今广东封开)。226年,孙权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广州”由此得名。917年,刘建立南汉国,定都兴王府(广州)。后梁贞明三年(917),清海、靖海两军节度使刘岩立国,国都广州。国号初名大越,年号乾亨,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1680年,南明绍武帝朱聿谪在广州建都;直到1921年成立市政厅,特指广州这座城市。
1917年孙中山发动了“护法运动”,11月10日孙中山成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孙中山被选为海陆军大元帅,这是孙中山第一次在广州建立的政权[14]。1918年成立广州市政治公所,广州开始以省会设市[15],1921年2月,广东省议会通过《广州市暂行条例》,并于同年2月15日公布施行,广州市政厅正式成立,并由孙科任首任广州市市长,广州市乃成为全中国第一个“市”。1923年,孙中山联合多方力量,驱逐陈炯明叛军,再次回到广州,重建大元帅府,第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14]。1925年6月24日,国民党中央议决改组大元帅府,192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7月改广州市政厅为广州市政府[16-17]。1931年,党内胡派、汪派、桂系、孙科等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中央执监委非常会议”,彷照孙文护法战争时的做法,在广州另立政府,广州“国民政府”在1931年5月28日成立[18-19]。1938年10月21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开始了长达7年的沦陷时期。 1945年9月16日,广州宣告光复。民国时期时期是八个特别市之一(上海、北平、天津、青岛、汉口、南京、重庆、广州),1948年《中华民国宪法》公布后,又改称直辖市,[20-21]1949年10月14日解放广州,解放后撤销特别市。 1983年2月,广州实行计划单列。1993年,国务院决定撤销省会城市的计划单列,计划单列市只剩6个。

广州有哪些拥有中国历史文化的地方

陈家祠 (历史博物馆)

广州石室教堂

宝墨园:位于番禺沙湾镇紫坭村,建于清末,占地五亩,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九九五年重建,历时六载,扩至一百多亩,集清宫文化、岭南古建筑、岭南园林艺术、珠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建筑、园林、山水、石桥等布局合理,和谐自然,构成一幅幅美丽壮观的景色。

广州的历史文化是什么????????????????

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满清王朝的覆灭,开创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河,大批革命志士为了国家的民主和富强,敢于在清王朝的淫威之下不惜抛头颇洒热血,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王朝的覆灭,广东作为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都实至名归,所有这些无不得益于其优秀历史文化的浸润和熏陶,既有其偶然性,亦有其必然性。
世界级图书馆之城-深圳
广东具有历史悠久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主要有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三大块。广东粤菜、潮州菜。而广东的粤剧、潮剧则属于中国的十大地方剧种;广东音乐、潮州音乐雅韵飘四海;潮汕英歌舞粗犷豪迈是南方艺林一朵奇葩;东莞百子论文公益活动是中国文化创新品牌,起源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是由政府与民间共同搭建的一个文化交流平台。开平碉楼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客家围屋被认为是中国汉人南迁移民文化的代表性建筑,而潮汕民居又另有一番古典雅致。据不完全统计,1995-2002年,广东财政对文化事业投入160.41亿元(不含基建部分),占全国文化产业总产出的13.58%,居全国首位。8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建成一批投资规模大、设备先进的现代化文化设施,在全国引人瞩目。全省现有文化事业机构2,427个(不含电影事业,下同),文化队伍22,570人,初步形成艺术创作演出、群众文化、公共图书馆、电影发行放映、文物博物、文化市场等骨干网络,近年来,政府与民间进一步加强合作,社会公益文化活动百子论文应运而生,形成以国家办文化为主导、社会办文化为基础的广东文化新格局。   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均为全国一流乐团之列,广东实验现代舞团为国际知名舞团。已建或在建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有省博物馆新馆、星海音乐厅、深圳音乐厅、东莞大剧院,东莞玉兰大剧院等;山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跃居全国先列,在全国社会文化最高奖——“群星奖”评选中,广东省连续两年获得总成绩和金奖数全国第一。全国乃至亚洲首个水下考古基地设在广东。1997、2000、2001年均有项目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广东音像城2002年销售额达到16亿元,占全国批发量的70%。连续五年对外文化交流进出文化团体的总批次和总人数均为全国之首。但人均博物馆、图书馆数量低
粤剧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系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粤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粤剧是溶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
潮剧

潮剧传统吉祥戏《五福连》之《京城会》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白字戏。主要流行于潮汕方言区,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一个已有四百三十多年历史的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它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吸收了弋阳、昆曲、皮黄、梆子戏的特长,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如潮州音乐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潮剧的语言并非一开始就使用潮州方言。从明刻本《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可以看到,这时的潮剧主要用潮汕方言演唱,但其中一些场次的唱腔和道白,标明用“正音”(即“官腔”)演唱,这说明潮剧从南戏演化的过程中,开始可能全用“官腔”,其后才逐渐减少“官腔”的分量,而最终完全地方。
广东汉剧

英歌
广东汉剧旧称“乱弹”、“外江戏”、“兴梅汉戏”,1933年广东梅州大埔县人钱热储著《汉剧提纲》,定名为汉剧,从此约定俗成,沿称至今。流行于广东的梅州、粤东北、粤闽赣边区各地。实际上它来自皮簧合流后的徽戏,与闽西汉剧同属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用中州官话演唱的剧种。清雍正至乾隆间,徽剧传入广东后形成。
高州木偶戏
高州木偶戏又名鬼仔戏,是高州民间艺人不断吸收、改造、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剧种。由一名艺人表演,集唱、做、吹、打于一身,其中“唱”用的语言是粤语。木偶表演的全部道具,用一担木偶箱则可全部装下。逢年过节或农闲时,木偶艺人便肩挑着木偶箱,走村串巷,利用村中屋旁的空地或在屋厅中央,摆放一张方桌,则可以架设成为木偶表演舞台。高州木偶戏以杖头木偶为主,附加布袋木偶。木偶造型十分精巧,它用坚韧的木料加工成型后,采用变形夸张的手法,进行彩绘、装潢,使之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高州木偶戏具有4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百年古傀儡,时代新经典”,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重视。2006年,高州木偶戏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州单人木偶曾赴法国、德国、香港、澳门等地演出,备受欢迎。
广东特色民俗
广东的主要节日基本都是我国通常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在此介绍广东最有名的节日庆典活动。   醒狮   舞狮有南北之分,广东话中称其为醒狮,南方以广东的醒狮表演最为有名。狮子是由五彩布条制作而成的,每头狮子都由二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在表演过程中,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阳刚之气。它是广东各个节庆日中最常见的表演活动。   木鱼歌 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东莞打造“文化新城”的稳固基石。东莞木鱼歌在东坑“卖身节”登大雅之堂,开创了东莞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新路子。   英歌   所谓北有秧歌,南有英歌。广东的普宁、潮阳、惠来、陆丰甲子、潮安等地有英歌,其中普宁、潮阳的英歌最著名。英歌是潮汕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广场情绪舞蹈,明代中期起源,以梁山108好汉为原形。表演者持英歌棰或圆鼓,糅合武术、舞蹈等艺术形式,气势粗犷豪迈   烧塔烧塔是中秋传统节日潮汕地区开展的一项民俗活动,相传它是汉人反抗元朝残暴统治的起义信号。    全球第一高电视塔(广州)
烧龙最有名的就是揭阳的乔林烧龙。人们会在节日的夜晚聚集在舞龙场,在炮仗的巨响下观看烧龙表演。先是几十个年轻人举着燃烧的竹缆在场内奔跑,接着,身上装满烟花的巨龙出场,舞龙者举着龙在场内舞龙,最后,龙头开始喷火,龙身烧起来后则烟花齐放,锣声和鞭炮声响彻云霄,绚烂的火龙满场飞舞,景象十分壮观。   广东的使用语言包括普通话、粤语、客家话,潮汕话、粤西方言(高州话)、英语,其中除少数民族语言外,其余分别属汉语七大方言中的粤方言、客家方言、闽南方言,截止2009年这三大方言的母语使用者约占广东本地人的40.1%、39.1%、20.8% 。广东的广州话代表广府方言【粤方言】潮汕/雷州半岛方言汉语闽南方言,梅州话为代表广东地区汉语客家方言。另有较特别的阳江话,仅在阳江地区用语。其中粤语2008年正式被联合国定义为语言,从属于日常生活中主要运用的五种语言汉语(Chinese)之一(Leading Languages in daily us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网页,把各个国家的语言都列出了,在“China”栏目内,排第一的是“Mandarin”(普通话),排第二的就是“Cantonese”(粤语)了。

广州的历史有哪些?

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一直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广州从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明清时期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

广州有什么人文历史环境?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解放北路
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中,有限度开放) --中山五路
药洲 --教育路
古之楚庭牌坊、镇海楼(广州博物馆)、明长城遗址、四方炮台、五羊雕像、南明王兴将军墓、南明绍武君臣冢 --皆在越秀公园内
清真先贤古墓(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第一人) --环市中路
六榕寺(与苏东坡有关,内有六榕花塔) --六榕路
光孝寺(对中国佛教有较深远影响) --光孝路
华林寺(中国禅宗佛教之源) --带河路附近
怀圣寺(唐朝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 --光塔路
五仙观(纪念五羊传说) --惠福西路
南海神庙(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黄埔区庙头村
黄埔古港(我没有去过)
莲花山古采石场 (从西汉沿用到清代) --番禺莲花山镇
北京路(广州古城中轴线) --北京路
南越水闸遗址(西汉)--西湖路光明广场内
陈家祠 --中山七路
百花冢 --梅花园

近代部分
圣心堂(中国最大哥特式石建筑) -- 一德路
中山纪念碑、海员亭、伍廷芳墓、孙中山读书治事处纪念碑 --越秀公园内
中山纪念堂 --东风路
广州公安局旧址 --起义路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先烈路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中山四路
淞沪十九路军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及 碧血丹心 牌坊 --水荫路
沙基惨案纪念碑 --六二三路
血洒黄花碑 --黄华路黄华塘
沙面 --沙面岛
粤海关 --沿江西路
陶陶居 --第十甫路
黄埔军校旧址、东征阵亡烈士墓、白鹤岗炮台 --黄埔区长洲岛内
大角山炮台 --南沙区天后宫附近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 --广园中路
三元里人民抗英烈士纪念碑 --三元里大道
邓世昌纪念馆 --海珠区邓氏宗祠内
大元帅府 --海珠区纺织路
番禺学宫(农民运动讲习所) --中山四路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北门)
广州酒家、泮溪酒家

广州有什么历史文化景点

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区

孙中山故居

虎门炮台

广州有哪些人文历史类的景点?

以下是我去过的地方啊
古代部分: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解放北路
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中,有限度开放) --中山五路
药洲 --教育路
古之楚庭牌坊、镇海楼(广州博物馆)、明长城遗址、四方炮台、五羊雕像、南明王兴将军墓、南明绍武君臣冢 --皆在越秀公园内
清真先贤古墓(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第一人) --环市中路
六榕寺(与苏东坡有关,内有六榕花塔) --六榕路
光孝寺(对中国佛教有较深远影响) --光孝路
华林寺(中国禅宗佛教之源) --带河路附近
怀圣寺(唐朝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 --光塔路
五仙观(纪念五羊传说) --惠福西路
南海神庙(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黄埔区庙头村
黄埔古港(我没有去过)
莲花山古采石场 (从西汉沿用到清代) --番禺莲花山镇
北京路(广州古城中轴线) --北京路
南越水闸遗址(西汉)--西湖路光明广场内
陈家祠 --中山七路
百花冢 --梅花园

近代部分
圣心堂(中国最大哥特式石建筑) -- 一德路
中山纪念碑、海员亭、伍廷芳墓、孙中山读书治事处纪念碑 --越秀公园内
中山纪念堂 --东风路
广州公安局旧址 --起义路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先烈路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中山四路
淞沪十九路军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及 碧血丹心 牌坊 --水荫路
沙基惨案纪念碑 --六二三路
血洒黄花碑 --黄华路黄华塘
沙面 --沙面岛
粤海关 --沿江西路
陶陶居 --第十甫路
黄埔军校旧址、东征阵亡烈士墓、白鹤岗炮台 --黄埔区长洲岛内
大角山炮台 --南沙区天后宫附近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 --广园中路
三元里人民抗英烈士纪念碑 --三元里大道
邓世昌纪念馆 --海珠区邓氏宗祠内
大元帅府 --海珠区纺织路
番禺学宫(农民运动讲习所) --中山四路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北门)
广州酒家、泮溪酒家

特别推荐:广东省博物馆 --文明路

百年老校
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协和中学、广州执信中学、广州真光中学、广州培正中学;
原中山医科大学

广州文化有什么特点

关于广州,有许多美誉和雅称,比如“中国的南大门”、“花城、羊城、穗城”、“水果之乡”、“华侨之乡”、“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著名商埠”、“不夜城”、‘移民之城”等等,这些称呼和概括都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广州的特色和魅力。
广州的特色。有人归纳为“十大”特点,为了便于大家记忆,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一都、二城、三特四地”。
“一都”是指广州是著名的商都;“二城”指的是广州是闻名遐迩的古城、花城,这就把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适合人生的优良生态环境两大特征都包括进去了;“三特”指广州所特有的粤语、粤菜和粤剧;“四地”说的是,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岭南文化中心地、改革开放前沿地。

上一篇:hsxs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