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和无党派人士有什么区别
区别:
1、含义不同
无党籍,或称无党派、独立人士,是指不属于任何政党的公职人员或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在选举时又称为独立候选人,在中国大陆称之为无党派人士。
群众有两种含义:(1) 泛指人民大众。(2) 指一个人的政治面貌,即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或共青团的人
2、成员主体不同
无党派人士主体是知识分子。这就是说,无党派人士不等于无党派群众。广大无党无派的基本群众,尽管在统一战线中居于基础地位,但不能称之为统一战线意义上的无党派人士。
但对群众知识背景、社会地位、阶层都没有要求和定性。
3、政治意愿不同
无党派人士要有参政议政的愿望和能力。无党派人士是一种政治面貌,体现的是一种政治身份。无党派人士的基本职能与民主党派相同,即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这是无党派人士的政治责任。
群众一般是指不参与党派,也不参与任何政治运动的人士。
1946年,周恩来总理对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称谓与实质做过专门说明:“无党派民主人士,是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发展形成的。他们在形式上没有结成党派,但实质上是有党派性的。”
扩展资料:
科学判定无党派人士的四个基本条件;
第一,无党派人士要具有无党无派的身份。这是首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就是说,并不是只要具备了无党无派身份,就是无党派人士。
第二,无党派人士要有参政议政的愿望和能力。无党派人士是一种政治面貌,体现的是一种政治身份。
第三,无党派人士须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就是说,具有了无党派身份和知识分子条件不一定就是无党派人士,还需要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能够发挥正能量、具有一定层次。
第四,无党派人士主体是知识分子。这就是说,无党派人士不等于无党派群众。无党派人士是以无党无派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社会群体,主要分布在科学技术、教育、文化艺术、医药卫生、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国有企业、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领域。
参考资料:
无党派人士—百度百科
无党派人士是什么概念?
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
无党派人士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具有无党派身份。
二、是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具有一定社会影响。无党派人士所从事的活动具有政治性,在所联系群众中要有影响力和代表性。
三、是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高的素质。具体地说,无党派人士是以无党无派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社会群体,主要分布在科学技术、教育、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企业、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等领域。
四、是具有统战工作对象身份。
扩展资料:
无论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建国以来不同的历史时期,无党派人士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体现出鲜明的政治性。
就无党派人士群体而言,它并不像政党那样有系统的组织机构和严密的组织纪律,也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因而并不是一个政治组织。
无党派人士和民主党派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主体。但民主党派成员的成长除了中共的政治引导外,还有其各级组织的自身建设,而无党派人士的成长则缺少相应的组织机构,缺少成长的台阶,这给我们开展无党派人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无党派人士
无党派人士和群众有区别吗?
1、意义不一样。
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
群众指“人民大众”或“居民的大多数”,即与“人民”一词同义。
2、社会基础不一样。
无党派人士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群众的主体是所有未入党派的人民。
3、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不一样。
无党派人士普遍对社会作出过积极贡献,且具有一定社会影响。
群众对整个社会相对来说较少,知名度较小。
4、相对关系不一样。
无党派人士是一个政治概念,与民主党派相对,是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对戏。
群众是指没有加入共产党、共青团组织的人;指“未加入党团的人”,表示“党员”与“群众”的区别,“干部”与“群众”的区别。
扩展资料:
无党派人士的基本特征:
1、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具有无党派身份。
这是无党派人士的首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即并不是只要具备了无党无派身份,就是无党派人士。
2、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具有一定社会影响。
无党派人士所从事的活动具有政治性,在所联系群众中要有影响力和代表性。
3、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高的素质。
这是由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基础决定的。具体地说,无党派人士是以无党无派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社会群体,主要分布在科学技术、教育、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企业、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等领域。
4、具有统战工作对象身份。
无党派人士不等于无党派群众。广大无党派工农基本群众,尽管他们在统一战线中居基础地位,但从来就不是统战工作对象,当然也就不能称之为统一战线意义上的无党派人士。
总之,《意见》对无党派人士作出明确界定,为切实做好无党派人士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为充分发挥无党派人士作用指明了努力方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群众
政治面貌中,“群众”和“无党派人士”的区别。
区别是群众是普通人民群众,无党派人士是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群众。
群众是指“人民大众”或“居民的大多数”,即与“人民”一词同义;另外则是指“未加入党团的人”,表示“党员”与“群众”的区别,“干部”与“群众”的区别;《群众》周刊,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
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具体到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般称无党无派的知名人士为社会贤达。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后,专门设立了无党派民主人士界别。
无论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建国以来不同的历史时期,无党派人士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体现出鲜明的政治性。
无党派人士(民主人士)和群众有什么区别?
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群众的政治地位不同。
无党派民主人士是一个历史概念,有特定的含义,专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组织,而参加了人民民主运动的知名人士。
1949年6月19日,周恩来对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称谓与实质做过专门说明:“无党派民主人士,是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发展形成的。他们在形式上没有结成党派,但实质上是有党派性的。”
中央统战部也曾于1951年6月16日在复西北局统战部的函中对“民主人士”做过专门说明:“‘民主人士’是对参加人民民主运动的某些党外人士(包括有党派和无党派)的一种政治称号。一般的说‘民主人士’应具备下列两个条件:一是解放前多少参加过人民民主运动(包括起义在内),或在解放前采取善意中立态度而在解放后参加人民民主运动。二是在中间阶层或民主党派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由于无党派民主人士是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进入新时期后,随着老一代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减少,这个称谓已经不能准确反映无党无派人士群体的现状。2000年,中央统战部正式规范了对无党无派人士的称谓,明确对无党无派人士群体称“无党派人士”,对其中的代表人物称“无党派代表人士”。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协章程修正案,正式将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称谓改为无党派人士。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又将无党派民主人士界别改为无党派人士界别。
群众
1.指“人民大众”或“居民的大多数”,即与“人民”一词同义。《荀子·劝学》:“羣众不能移也。”《史记·礼书》:“宰制万物,役使羣众。” 宋 王安石 《虔州学记》:“尚可以鼓舞羣众,使有以异於后世之人。”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有了不起的作用的还是群众。”
2. 指没有加入共产党、共青团组织的人;指“未加入党派的人”,表示“党员”与“群众”的区别,“干部”与“群众”的区别。
3. 指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人。
政治面貌的群众和无党派人士有什么区别
根据中共中央在2005年下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文件中所明确的无党派人士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可知,政治面貌的群众和党派人士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
1、在社会影响与社会贡献的区别
无党派人士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具有一定社会影响。所从事的活动具有政治性,在所联系群众中要有影响力和代表性。
2、在社会群体的构成主体上的区别
无党派人士是以无党无派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社会群体,主要分布在科学技术、教育、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企业、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等领域。
3、在统战工作方面的区别
无党派人士具有统战工作对象身份。广大无党派工农基本群众,尽管他们在统一战线中居基础地位,但从来就不是统战工作对象,当然也就不能称之为统一战线意义上的无党派人士。
报考公务员的时候 普通群众和无党派人士有什么区别
简单的说:无党派人士特指不属于任何党派并在社会或所属行业等领域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人士。
根据中共中央统战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意见》规定,新世纪新阶段的无党派人士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具有无党派身份。这是无党派人士的首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即并不是只要具备了无党无派身份,就是无党派人士。
二是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具有一定社会影响。无党派人士所从事的活动具有政治性,在所联系群众中要有影响力和代表性。
三是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高的素质。这是由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基础决定的。具体地说,无党派人士是以无党无派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社会群体,主要分布在科学技术、教育、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企业、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等领域。
四是具有统战工作对象身份。无党派人士不等于无党派群众。广大无党派工农基本群众,尽管他们在统一战线中居基础地位,但从来就不是统战工作对象,当然也就不能称之为统一战线意义上的无党派人士。总之,《意见》对无党派人士作出明确界定,为切实做好无党派人士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为充分发挥无党派人士作用指明了努力方向。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15685.htm
无党派人士和群众有什么区别
在大陆的政治术语中,无党派人士常指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的不属于任何一个执政党和参政党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或政府公务员,群众指全体公民中除了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的人以外的公民。
政治面貌里的“群众”和“无党派人士”可以随便填吗?
请注意无党派人士不是随便可以填的,通常无党派人士属于群众范畴,但是必须是群众中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才能叫无党派人士,要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人,在自己的专业内具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从事具有社会性质政治性质的工作,是属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重点对象的。
所以要看你自己了,比如马云若不是党员,就可以写无党派人士,如果你暂时还从事着普通的岗位工作,没有较大社会知名度,那么写群众就行了,如果你以后在自己的领域做出贡献了,比如成功的经营一个公司,或者有技术领域的建树,如果没有入党就可以写无党派人士了,但是那个时候一般会有人过来找你,自动吸纳你为共产党员的。
无党派和群众的区别
参与政治就是无党派人士,不参与政治就是群众。
可以这么说,无党派人士是群众中的优秀代表,是具有一定社会贡献和社会地位的,但未加入任何组织派别的人士。无党派人士是不能自称的,需要申报,由统战部批准,并由统战部组织管理。在全国各级人大政协中,无党派人士占有一定比例的席位。政治待遇基本等同于民主党派。所以说这两者绝对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