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哪些国企是属于广州市政府的?
1、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广州越秀集团有限公司
3、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
4、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5、广州国资发展控股有限公司
6、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8、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9、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0、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1、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2、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3、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4、广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5、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16、广州万宝集团有限公司
17、广州百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18、广州岭南国际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19、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
20、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21、广州智能装备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22、广州万力集团有限公司
23、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24、广州友谊集团有限公司
25、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6、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27、 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8、广州风行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29、广州市设计院
30、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31、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32、广州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扩展资料:
广州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80%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广州国企在广东省具有重要地位,对广州经济影响巨大。在面临互联网经济冲击的情况下,广州国有企业通过重组与创新,不断深化改革,减少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
参考资料来源:
广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企业目录
广州市政府的介绍
广州市人民政府是广州市的行政管理部门,是副省级行政机关,地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府前路1号。广州市政府现任市长温国辉,副市长欧阳卫民、谢晓丹、周亚伟、王东、蔡朝林、黎明(女)。
广州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州市的行政隶属关系和行政区划设置,有过几次较大的变动和调整。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一度为中央直辖市。1950年改为中南军政委员会领导,1954年划归广东省领导,为省辖市。
解放初期,广州市划分为28个区,其中城区20个(逢源、黄沙、西禅、长寿、沙面、陈塘、太平、惠福、靖海、小北、德宣、西山、东堤、汉民、前鉴、大东、东山、洪德、蒙圣、海幢),郊区7个(南岸、沙河、芳村、石牌、新洲、沥滘、三元里),水上区1个(珠江区)。
1950年调整行政区划设置,把28个区合并为16个区,其中城区8个(长寿、河南、惠福、永汉、太平、越秀、大东、荔湾)、水上区1个(珠江区)、郊区7个(南岸、沙河、芳村、石牌、新洲、沥滘、三元里)。1951年10月,把7个郊区调整为4个(白云、芳村、西村、新滘)。1952年9月,把原来8个城区合并为5个(东区、中区、西区、北区、河南区),仍保留珠江区。1953年5月,西村区撤销并入白云区。同年6月,黄埔区成立。1956年6月,黄埔、白云、新滘3个区合并为广州市郊区。1958年12月,撤销珠江区,同年撤销广州市郊区。原属郊区的人和、太和、竹料、钟落潭等4个公社与花县合并设立广北县,划归广州市。原广州市郊区的三元里、鹤洞、江村、石井、沙河、新滘、黄埔、萝岗8个公社设立广州市近郊区。1959年3月,撤销广北县,把花县划回佛山地区。恢复广州市郊区,原从广州市郊区划出的4个公社划回广州市郊区。同时,撤销广州市近郊区。
1960年4月,从佛山地区划出花县、从化县归属广州市。同年8月撤销中区、郊区,设立越秀区、东山区、海珠区、荔湾区4个城区,黄埔区、芳村区、江村区3个郊区。1961年,原属韶关地区的佛冈县划归广州市(1963年又划归韶关地区管辖)。1962年5月,把3个郊区合并为1个郊区。1973年重新从郊区划出部分区域再设黄埔区。
1975年,把原属佛山地区的番禺县、惠阳地区的增城县和龙门县、韶关地区的新丰县划归广州市。
1983年,把韶关地区的清远县、佛冈县划归广州市。1985年1月,从广州市郊区划出部分区域设置天河区、芳村区。1987年1月,把广州市郊区改称为白云区。1988年,广州市行政区划作出较大调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把龙门县划归惠州市管辖,新丰县划归韶关市管辖,清远县和佛冈县划归清远市管辖。
1992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番禺县,设立番禺市(县级),隶属广东省人民政府,由广州市代管。199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花县,设立花都市(县级),隶属广东省人民政府,由广州市代管。同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增城县,设立增城市(县级),隶属广东省人民政府,由广州市代管。199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从化县,设立从化市(县级),隶属广东省人民政府,由广州市代管。
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分别撤销番禺市和花都市(县级),设立番禺区和花都区。2005年4月,国务院批准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撤销东山区,将其行政区域划归越秀区管辖;撤销芳村区,将其行政区域划归荔湾区管辖;设立南沙区和萝岗区。调整后的行政区划,广州市辖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萝岗区10个区和从化市、增城市2个县级市。
求关于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的介绍?
广州市白云区政务服务中心是白云区委区政府为了全面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为企业和市民提供便利而设立的集中办公的政务服务平台,推行行政审批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广州市白云区政务服务中心由广州市白云区政务管理办公室管理,中心大楼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目前共有国土房管、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房地产测绘所、建设、规划、工商、税务、质监、发改、经贸、市政、公安、海关、公证处等共25个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入驻,建设银行也在中心内设有营业网点。
广州市白云区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以投资者为主,中心将运用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及大力推行政务信息化运作,积极推行依法行政,改进服务流程,优化政务运作机制,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竭诚为企业和市民营造阳光、便民、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地址 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561号(机场路与远景路交界处)
公交线路 机场生活区公交站(机场路南往北方向):244、244A、251、254、268、280、298、510、511、523、702、704、807、807A、810、886、886A
机场生活区公交站(机场路北往南方向):32、58、58A、244、244A、251、254、268、280、298、、510、511、523、702、704、807、807A、810、886、886A
远景路公交站:32、58、58A、475
特别推介路线:广州市区乘坐地铁在越秀公园站下车,在转乘244、244A、244短线在机场生活区站下车,过天桥即可到达。
编辑本段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四:上午9:00-12:00 下午1:00-5:00
周五:上午9:00-12:00 下午1:00—3:00
周六: 上午9:00-12:00
其余时间休息
介绍广州历史
1、镇海楼(广州博物馆)
又名望海楼,俗称五层楼。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山(越秀公园)小蟠龙冈上,为广州城市标志之一。现是专门收藏、展览关于广州历史文物和史料的场所。
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候朱亮祖扩建广州城,将宋三城(子城、东、西两城)合并,并开拓北城800余丈,城墙横跨越秀山,在上面建一座五层高楼以壮观瞻。建筑有雄镇海疆之意,故名镇海楼。
广州城的历史上,除了镇海楼,没有哪座建筑能够在漫长的6个世纪中都稳居“城标”的宝座。广州博物馆馆藏的《十三行油画》,画面描绘了清代广州十三行商船云集的繁荣景象,商馆右后方不远处的一座红色五层高楼格外显眼,这就是镇海楼。藏品中还有一张外国明信片,图片的主体就是清代的镇海楼。
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镇海楼就是外国人眼中“广州”的象征,进一步引申,也就是“中国”的象征。自明代起,漂洋过海的外国商船,一过狮子洋,经虎门北上,沿途可见莲花塔、琶洲塔、赤岗塔。驶近广州城外,望到高耸在越秀山上的镇海楼,便知到了广州。
600多年间,镇海楼由于它的特殊地理位置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初尚可喜兵抵广州城下,300守城将士坚守镇海楼十个昼夜,不眠不休,最后弹尽粮绝,无一生还。如今镇海楼的旁边仍存放有一批大炮,是明清时期广州城防大炮。
1883年,正逢中法交战之时,兵部尚书彭玉麟奉命到广东督师抗法,以五层楼为海陆两军指挥部。1885年,朝廷议和之声甚嚣尘上之际,彭玉麟上书朝廷,力争抵抗。但清政府最终选择了妥协,郁闷中的彭玉麟举目广州城,撰下了一副广东最有名的对联:“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候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对于这副对联,有评论解读说,联中“故侯”指朱亮祖,镇海楼是他建的,如今人亡楼存,可证历史沧桑。“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则是有感而发,当年彭玉麟因中法战争率兵至广东办理防务。他是主战派,反对和议,但最终只得“泪洒英雄”了。此联先咏楼,后写人,意境磅礴,不失为一幅佳联。
据《镇海楼名联话旧》一文作者陈叔垣先生说,少时他曾随其父登镇海楼,亲见三楼悬挂木雕对联,下款署为“宫保雪琴彭玉麟”(宫保是官衔,雪琴是彭的字)等字,五楼则悬挂两广总督瑞麟书写的“镇海楼”三字。
就是说,这副对联当时悬挂在三楼,是彭玉麟本人书写的。彭的手迹后来遗失,改由叶恭绰、沈演公、吴子夏等书法家“补书”。现在这副对联悬挂于五楼,且用两种字体,由两位书法家书写。
清光绪年间,广东几个陈姓族人,倡议在广州筹建一座全省性的陈氏合族祠堂,各地陈氏热烈响应,纷纷慷慨捐资。
1892年,京城传来喜报:一名陈姓子弟被钦点探花郎。这对在建的祠堂而言,可谓锦上添花。族人惊诧四起,喜不自禁:建祠的功效竟然如此灵验!于是更大规模的筹资活动开始。
1894年,宏伟而精致的陈氏祠堂宣告竣工。这座祠堂,就是闻名至今的陈家祠;而那名高中探花的陈姓子弟,叫陈伯陶,东莞市中堂镇凤涌人,他也是修建陈家祠的几个倡议者之一。
陈伯陶五岁就读,六岁师从广东历史上有名的大学者陈澧。他少年勤学,生性聪慧,十岁便能背诵五经。某日,父亲的两位朋友方文炳(东莞报功祠四君子之一)与方应锡来访,夜饮,见伯陶夜读,就出上联为“半夜读书灯火细”的对联叫伯陶应对。伯陶应声说“三更饮酒月轮高”。听后,方文炳对方应锡说“此佳婿也”。方应锡即与陈家订立婚姻,把次女许配给陈伯陶。
21岁,陈伯陶中了秀才,25岁时获乡试第一名。老师陈澧更以对联赠送给陈伯陶,勉励他“文章高似罗浮顶,科第连登会状元”。可惜,此话并未“一语成谶”,光绪十八年陈伯陶复出应试,在殿试中初置第一,也就是状元。然而在试卷中,他将“宣抚司”写成了“宣慰司”,因此被压在第十名之外。所幸得到咸丰朝状元、户部尚书翁同和为他据理力争,谓此积学之士,故改列第三名,成为了东莞历史上唯一的文探花。
在这之后,38岁的探花郎陈伯陶,历任云南、贵州、山东乡试副考官,文渊阁校理,武英殿纂修,国史馆总纂,宪政编查馆一等谘议等职。虽没高官厚爵,而对于生性不善逢迎的陈伯陶而言,也称得上青云直立。即便在甲午战败、戊戌变法等事件冲击下,陈伯陶也是不为所动、坐怀不乱。
庚子乱起,八国联军攻陷京师,光绪和慈禧仓惶出逃。陈伯陶仍不为时势所动,早在1898年,他便亲自见证了李鸿章代表中国与英方签署《拓展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及香港地区235个岛屿99年的耻辱之事。两宫返京后,陈伯陶入职南书房,后被派往日本考察学务,归国后出任江宁提学使。陈伯陶重视国学,曾四处奔走,游说劝谕国内外华人华资办学以振兴中华。
1906年,陈伯陶协助当时的两江总督端方,在六朝古都南京创办国内首个培养侨生的学堂,目的是培养华侨学生的国文及国语等,并由陈伯陶命名―――暨南学堂,也就是今天广州暨南大学的前身。陈伯陶更以提学使身份,兼任暨南学堂监督,亲自制定办学章程和经费预算。他与中国教育的深厚渊源,由此可见一斑。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陈伯陶
广州简介
城市历史
广州是一座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九世纪的周代,这里的“百越”人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已有来往,建有“楚庭”,这是广州最早的名称。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建南海郡(郡治设在“番禺”,即今天的广州)。公元226年,孙权为了便于统治,由原交州分出交州和广州两部分,“广州”由此得名。直到1921年成立市政厅,才特指广州这座城市。
广州又称“羊城”、“穗城”,因四季花开不败故称花城。相传周朝时,南海天空飘来五朵彩色祥云,五仙人骑着五只羊,各携带一串谷穗降临此处,赠谷穗给居民,祝福此地五谷丰登、永无饥荒,后仙人飘然而去,留下五羊化为石头。今越秀公园建有以此传说为题材的“五羊石像”。
广州秦汉时就是繁荣都会,汉唐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也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且从未关闭过的通商口岸。
广州是中国近代和现代革命的策源地。著名的三元里抗英斗争、黄花岗民主革命战役、广州公社起义均发生在广州。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曾经三次建立了政权。毛泽东在这里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力量。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在这里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广州起义。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也曾来广州传播先进文化。
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改革开放后,广州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现在全国十大城市中,综合实力位列第三。
广州的文物古迹众多。现有国家、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共220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0个。中山四路一带先后发现秦汉造船遗址和南越国宫署遗址,其中南越国宫署遗址两次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目前,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南越国水闸遗址等三处南越国史迹正联合申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1.广州概况
①地理位置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广州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范围为东经112度57 分-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23度56分,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是华南地区的交通通讯枢纽和贸易口岸,是中国的“南大门”。2000年6月,番禺、花都两县级市撤市设区后,广州成为中国南方的海滨城市。
②广州市辖十区和两个县级市,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725.19 万人,共设118个街道办事处、63个镇。
③地势和气候:广州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和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四季如春,繁花似锦。全年平均气温20-22摄氏度,平均相对湿度77%,市区年降雨量为1,600毫米以上。
自然资源:广州目前已发现50多个矿种,其中大中型矿点17处。植物种类达数千种。野生动物约有210多种。
广州水域面积7.4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从化温泉一带有丰富的地下水,水温摄氏50℃-70℃,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粮食作物以优质籼稻为主,一年两熟。经济作物以蔬菜、水果、花卉等为主。广州是“水果之乡”,大宗亚热带水果品种有荔枝、龙眼、香蕉,番木瓜、黄皮、杨桃等一批岭南小水果不断扩大发展。广州的花卉和盆景远近驰名,以阴生观叶植物、高档盆花、鲜切花、岭南盆景为主,阴生观叶植物占据全国市场一半以上,红掌、蝴蝶兰、一品红等盆景已成为全国性的生产基地,盆景还远销欧美等海外市场。
广州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旅游景点达数十处,其中以羊城新八景白云山、珠江、越秀山、东站广场、陈家祠、黄花岗烈士陵园、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莲花山以及中山纪念堂、黄埔军校、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花卉博览园、华南植物园、从化碧水湾温泉、番禺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宝墨园、广东美术馆、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旅游区、九龙潭水上世界度假村、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上下九路商业步行街、北京路商业步行街等景点最具盛名。
2.广州史记
广州有四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新石器时代,这里的“百越”人创造了岭南地区的岭南文化。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统一岭南,设南海郡,郡治在番禹,辖4县。郡尉任嚣筑“任嚣城”至今已有2213年历史。公元前206年,赵佗建立南越国,建筑了“周十里”的赵佗城。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汉平南越国,分南越国土为南海等九郡,南海郡治在番禹。
公元前226年(吴黄武五年),三国东吴时期,孙权建立交、广二州,合浦以南为交州,以北为广州,广州之名由此起。
公元917年(后梁贞明三年),刘在广州建立大越国,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公元1646年(清顺治三年),朱聿 在广州自立为帝,年号绍武,史称南明。
公元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广州成为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史称“一口通商”。“十三行”垄断了全国的对外贸易。
公元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派军舰封锁珠江口,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史开始。
1918年10月19日,广州市政公所发出第一号布告,宣布拆城墙、开马路。自此,广州的古城墙、城门全部拆毁,把旧城墙基辟为大马路。
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政厅成立,孙科任广州市第一任市长。是为广州建市之始。
1938年10月21日,日军占领广州,开始了长达7年的沦陷时期。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10月28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成立,叶剑英任市长。
3.近代风云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岭南后,在原来七国地区建立36郡的基础上,在岭南地区设置了南海、桂林、象3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治设在番禺,即今广州。任嚣任郡尉。是广州历史上第一次设立郡县,为广州属秦行政区域建置之始。 广州建城之始
南海郡建立后,郡尉任嚣在番山、禺山上修筑番禺城(史称任嚣城),是为广州建城之始,时间为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赵佗建立南越国
秦末,中原动乱,封建割据代替了统一,划地为王代替了中央集权。公元前204年,南海郡尉赵佗乘中原楚汉相争之机,派兵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了南越国,定都番禺,自称南越武王。南越国疆土“东西万余里”,包括今广东、广西大部分、今越南北部。是为今岭南地区第一次建立古都政权。 陆贾两次出使南越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为结束岭南地区的分裂状态,统一全国,决定采取和平政策,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服赵佗归汉,赵佗开始时表现冷淡,态度傲慢。陆贾在城西筑土城为驻地,耐心以待佗。极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明利害关系。并指出若违反统一大势,无异于以卵击石,必遭天遣。赵佗对陆贾十分钦佩,称赞他是南越唯一可以商谈的人,即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与汉朝剖符定约,互通关市,归附称臣。汉高祖死后,吕后临朝,采取“别异蛮夷”政策,严禁铁器、母牛、母马输入南越。赵佗再三遣使请求取消禁令,均遭拒绝。吕后还派人到赵佗老家河北真定,掘赵氏父母祖坟,诛赵氏兄弟宗族;并派兵伐赵。赵佗一气之下,宣布脱离汉朝,南北再次陷于分裂状态。 汉文帝即位后,恢复“和辑汉越”政策,为赵佗重修先人冢,每岁奉祀,并封官厚赐赵氏兄弟。公元前179年再次派遣陆贾出使南越。再一次说服赵佗臣服汉朝,为汉朝统一大业立下新功。
广州名称之始
公元226年(吴黄武五年),孙权实行交、广分治,分合浦以北为广州,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4郡,治所番禺,命吕岱为剌史(合浦以南仍属交州,辖交趾、九真、日南3郡,治所龙编,戴良为剌史)。是为首次实行交、广分治,置广州。这是历史上广州建史之始。但一年后,交、广再度分治,仍置广州,辖南海、苍梧、郁林、高凉4郡,治所仍在番禺。此后交、广分治成为定制。
更详细点的在这里
http://www.cbiq.com/business/show_business.asp?artcle_id=10662
参考资料:http://www.cbiq.com/business/show_business.asp?artcle_id=10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