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国标仿宋

来源:连笔字网 2023-12-20 17:59:51 作者:连笔君

连笔字网今天精心准备的是《国标仿宋》,下面是详解!

华文仿宋、仿宋和仿宋GB2312有什么区别?

各位兄弟姐妹最好能说的详细一点。...

各位兄弟姐妹最好能说的详细一点。

有区别,仿宋是一个大类,仿宋GB--2312是其中的一类,是 国标 的仿宋 华文仿宋,普通小一号,和GB--2312差不多

仿宋和仿宋-gb2312 有什么区别?我的Word里面只有仿宋

仿宋和仿宋-gb2312有区别吗?论文要求仿宋字体,但是听别人说,一般论文的仿宋指的是仿宋gb2312,是这样吗?那为什么Word里只有仿宋?求教。。。...

仿宋和仿宋-gb2312有区别吗?论文要求仿宋字体,但是听别人说,一般论文的仿宋指的是仿宋gb2312,是这样吗?那为什么Word里只有仿宋?求教。。。

微软nt6自己带的仿宋叫“仿宋”,其之前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自己带的仿宋是“仿宋_gb2312”。下面我说一下这两者的区别。
一、公司不同。“仿宋”是中易公司的,“仿宋gb2312”是长城公司的。
二、字符编码不同。“仿宋”是gb18030-2000(27533个汉字),“仿宋gb2312”是gb2312(6763个汉字),如果你在“仿宋gb2312”输入某些生僻字就不出字,在“仿宋”一般都出字。
三、中易公司的字体汉字笔画的相交轮廓都合并,长城公司的字体汉字笔画的相交轮廓很多没有合并。相交的轮廓如果没有合并在某些应用程序就可能出现结果非预期的现象(比方说微软office的空心字和艺术字,相交轮廓的重叠部分没有填充色)

楷书GB2312 仿宋GB2312 还有几种国标字体

中文国标字体只有楷体GB2312和仿宋GB2312两种吧?...

中文国标字体只有楷体GB2312和仿宋GB2312两种吧?

系统自带的,有宋、仿、楷、黑,都是。第三方的字体,也有很多,比如方正有GBK字库,有大量的字体。

国标字体,准确的名称是GB2312,《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是由中国国家标准总局1980年发布,1981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一套国家标准,标准号是GB 2312—1980。
GB2312编码适用于汉字处理、汉字通信等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行于中国大陆;新加坡等地也采用此编码。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中文系统和国际化的软件都支持GB 2312。基本集共收入汉字6763个和非汉字图形字符682个。整个字符集分成94个区,每区有94个位。每个区位上只有一个字符,因此可用所在的区和位来对汉字进行编码,称为区位码。
把换算成十六进制的区位码加上2020H,就得到国标码。国标码加上8080H,就得到常用的计算机机内码。1995年又颁布了《汉字编码扩展规范》(GBK)。GBK与GB 2312—1980国家标准所对应的内码标准兼容,同时在字汇一级支持ISO/IEC10646—1和GB 13000—1的全部中、日、韩(CJK)汉字,共计20902字。

GB2312和GBK的区别?

1、收录不同:GB2312标准共收录6763个汉字,其中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汉字3008个;GBK共收入21886个汉字和图形符号。

2、表示不同:GB2312对任意一个图形字符都采用两个字节表示,并对所收汉字进行了“分区”处理,每区含有94个汉字/符号,分别对应第一字节和第二字节。GBK采用双字节表示,总体编码范围为8140-FEFE之间,首字节在81-FE之间,尾字节在40-FE之间。

3、处理功能不同:对于人名、古汉语等方面出现的罕用字,GB2312不能处理,这导致了后来GBK 及GB18030 汉字字符集的出现。

扩展资料

汉字编码的困难原因:

1、数量庞大:一般认为,汉字总数已超过6万个(包括简化字)。虽有研究者主张规定3000多或4000字作为当代通用汉字,但仍比处理由二三十个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要困难得多。

2、字形复杂:有古体今体,繁体简体,正体异体;而且笔画相差悬殊,少的一笔,多的达36笔,简化后平均为9.8笔。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GBK

百度百科-GB2312

gb2312包括繁体字吗?

gb2312支持繁体字吗?     为什么我 在  一些 用 gb2312b的 网站上使用繁体字还可以正常的显示呢?比如我在这里输入爱国它也不乱码?谢谢大家谢谢在论坛的GB2312里输入也不...

gb2312 支持 繁体字吗?
为什么我 在  一些 用 gb2312b 的 网站上 使用 繁体字 还可以正常的显示呢? 比如我在 这里 输入 爱国 它也不乱码?
谢谢大家 谢谢
在 论坛的 GB2312 里输入也不乱码展开

GB 2312不包括繁体字。

GB 2312标准共收录6763个汉字,其中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汉字3008个;同时,GB 2312收录了包括拉丁字母、希腊字母、日文平假名及片假名字母、俄语西里尔字母在内的682个全角字符。

GB 2312的出现,基本满足了汉字的计算机处理需要,它所收录的汉字已经覆盖中国大陆99.75%的使用频率。

GB2312编码适用于汉字处理、汉字通信等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行于中国大陆;新加坡等地也采用此编码。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中文系统和国际化的软件都支持GB 2312。

扩展资料

在使用GB2312的程序中,通常采用EUC储存方法,以便兼容于ASCII。浏览器编码表上的“GB2312”,通常都是指“EUC-CN”表示法。

每个汉字及符号以两个字节来表示。第一个字节称为“高位字节”(也称“区字节)”,第二个字节称为“低位字节”(也称“位字节”)。

“高位字节”使用了0xA1-0xF7(把01-87区的区号加上0xA0),“低位字节”使用了0xA1-0xFE(把01-94加上 0xA0)。

由于一级汉字从16区起始,汉字区的“高位字节”的范围是0xB0-0xF7,“低位字节”的范围是0xA1-0xFE,占用的码位是 72*94=6768。其中有5个空位是D7FA-D7FE。

例如“啊”字在大多数程序中,会以两个字节,0xB0(第一个字节) 0xA1(第二个字节)储存。区位码=区字节+位字节(与区位码对比:0xB0=0xA0+16,0xA1=0xA0+1)。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word为什么没有仿宋gb2312

word没有仿宋gb2312字体是因为误操作删除了该字体或者电脑里未安装该字体,重新安装仿宋gb2312字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我们可以先从word或者其他文本输入中查找下并没有我们需要的仿宋GB2312字体,这里就需要我们手动来安装这些字体。

2、然后我们从网上搜索下载仿宋GB2312字体。

3、下载完成后我们双击打开该字体,点击左上角的安装进行自动安装字体。

4、然后我们重新打开word,查看下我们刚才安装的仿宋GB2312字体,发现已经出现了我们安装好的字体。

5、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打开电脑系统的字体文件夹位置C:\Windows\Fonts,直接将仿宋GB2312.ttf字体文件复制到该文件夹下,系统也可以识别出来。

仿宋_GB2312和仿宋是一种字体吗?

我们论文要求用仿宋字体,可是我的word里只有仿宋_GB2312,高手能告知怎么设置字体是仿宋?在线等@!谢谢...

我们论文要求用仿宋字体,可是我的word里只有仿宋_GB2312,高手能告知怎么设置字体是仿宋?在线等@!谢谢

仿宋是字体名称,而GB2312是字符编码名称,它是简体中文编码的一种,简体中文自1980年代以来通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总局公布的GB 2312,以及其后继的GBK和GB 18030中文编码。近年来随着Unicode跨语言编码集的出现,也被广泛使用。所以通常说的仿宋就基本上是仿宋_GB2312了。

简体中文系统环境支持国标 GB2312、GB18030 和 Unicode (UTF-8) 编码。它们在系统中设置的locale(亦指语言别)名称为:

1.国标 GB2312: zh_CN.hp15CN
2.国标 GB18030: zh_CN.gb18030
3.Unicode (UTF-8): zh_CN.utf8

1.国标 GB2312 编码 (zh_CN.hp15CN)

国标 GB2312 是基于 1980 年发布的《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是中文信息处理的中国国家标准,是强制执行的中文编码。
国标码共收录 6763 个简体汉字、682 个符号,其中汉字部分:一级字 3755 个,以拼音排序,二级字 3008 个,以偏旁部首排序。该标准的制定和应用为规范、推动中文信息化进程起了很大作用。该标准用双字节表示一个汉字:
高字节 A1-F7(其中字符区 A1-F9,汉字区 B0-F7)
低字节 A1-FE

2.国标 GB18030 编码 (zh_CN.gb18030)

国标 GB18030 基于 2000 年 3 月发布的《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是最新推出的中国国家强制执行中文信息处理标准编码。
该标准涵盖了单字节、双字节、四字节的字符和汉字,共计约 28,000 多个。

注意:GB18030 编码的文件及 locale zh_CN.gb18030 现在只能用于 HP-UX 11i 的操作系统。

3.Unicode (zh_CN.utf8)

HP 依据 Unicode UTF-8 添加的支持简体中文的编码。它与 ISO-IEC 10646 一一对应,ISO-IEC 10646 是由国际标准组织 (ISO) 及国际电工联盟 (IEC) 于 1993 年所制定。而 HP 采用的是 UTF-8 (UCS Transformation Format-8) 转换格式,作为 Unicode 在 HP-UX 上的编码架构(有别于Microsoft Windows NT? 或 Windows? 2000 所采用的 UCS2 编码架构),以用在 HP-UX 多 8 位编码环境。
现 HP-UX 支持的 zh_CN.utf8 字符集涵盖 GB2312 的全部字符。

详细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79493.htm

华文楷体与楷体,还有GB2312什么区别

1、楷体是微软office自带的字体。它应该是GB2312内码,收字6763个,华文楷体为GBK内码(收字21003个),不会造成缺字现象,GB2312是国标的体,就像仿宋和仿宋GB23130;

2、华文楷体字形舒展美观,楷体字形没有华文楷体与楷体GB2312那么舒展,有点像汉仪公司的楷体,GB2312是国标的体,一般打印都用的是国标体。

扩展资料:

一、楷体演变过程:

1、如今一般所说的楷书,是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的,按照时期划分,可分为魏碑和唐楷。魏碑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体,它可以说是一种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书体,钟致帅《雪轩书品》称:“魏碑书法,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

2、魏碑经常带有汉朝隶书的写法在其中,因此它的楷书性质还不成熟,但正因为这种不成熟性,也就造成了百花齐放的场面,意态奇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康有为评价有“魏碑十美”。而狭义的楷书则是指到唐朝以后逐渐成熟起来的唐楷,其代表人物有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

3、我们常说的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前三个就在唐朝。到了唐末,楷书已发展到了顶峰,风格已过于规整,于是逐渐走下坡路了。但是“唐书重法,宋书重意”,宋朝的苏轼以其诗人的风度开创了丰腴跌宕、天真烂漫的“苏体”,堪称“宋朝第一”。

宋末元初的赵孟頫,以其恬润、婉畅,形成了“赵体”,也就是四大家中的“赵”,但是“赵体”严格来讲应该属于行楷,不再是规规矩矩的楷书了,所以初学者一般从“颜柳欧”三体择一入手,这也被公认为学书之正路。

二、楷体分类

1、小楷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他原是一位杰出的隶书大师,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

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2、大楷

一般情况下,人们把一寸以上、数寸以下见方的真书称为大楷。较此更大的真书大字被称为“榜书”、“擘窠书”。根据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经验,学习书法应先写大楷,作基本练习。

掌握好大楷的点画、结构、布白,做到点画准确精到,结构疏密得当,则退而写小楷可做到结体宽绰开张,点画规矩清楚;进而学榜书则能结密无间而气魄宏阔,不致涣散无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楷体

Word怎么设置仿宋体显示为仿宋GB2312字体

问题根源:本来word文档里好好的仿宋字体它不用,非要改成仿宋gb2312.但是字体库里一般没有仿宋GB2312的,于是按照自动转变字体的功能,word就自动把gb2312变成了雅黑字体。也就是说虽然你选择这些字体的时候显示的是GB2312,但实际全部是雅黑字体。
打开word→工具菜单→选项→兼容性选项卡
点击字体替换按钮→将替换字体改为仿宋→选择永久替换即可。

为什么电脑里面已经显示安装了仿宋GB2312字体,但...

已经复制进C盘——WINDOWS——FRONTS,且通过控制面板-字体也已经安装的有,...

已经复制进C盘——WINDOWS——FRONTS,且通过控制面板-字体也已经安装的有,

如果是win8 及以上版本的系统,下载仿宋GB2312字体,电击鼠标右键出现“为所有用户安装(A)”,安装完后,重新进入软件即可,CAD中测试可行。

国标仿宋

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责提出、组织起草、征求意见和技术审查,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立项、编号和对外通报。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批准发布或授权发布。对于满足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对各有关行业起引领作用等需要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和评估机制,根据反馈和评估情况对国家标准进行复审,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经过复审,对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术进步要求的标准应当及时修订或者废止。下面是关于国家标准的介绍。

上一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