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的三个特点是什么?
我国水资源的三个特点如下:
1、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2、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3、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陆性季风气候非常显著,因而造成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依次可划分为多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等五种地带。由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造成了全国水土资源不平衡现象。
全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夏秋多雨,东南沿海各省,雨季较长较早。降水量最集中的为黄淮海平原的山前地区,汛期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有的年份一天大暴雨超过了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扩展资料
保护水资源措施
1、大力发展绿化,增加森林面积涵养水源。森林有涵养水源、减少无效蒸发及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具有节流意义。林区和林区边缘有可能增加降水量,具有开源意义。
2、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在同一空间是有综合利用的特点。水库可以蓄洪,也可以养殖水生动植物,大的水面可以通航,有些水体还可开辟旅游。水力发电用过的水,可以用于灌溉。
3、调水工程。由于地理、气候特点,地区间水的分配并不平衡。利用自然因素及人工改造,把丰水区的水调至缺水区,是解决水源不足,开辟新的经济区的有效手段。
4、城市开发利用污水资源,发展中水处理,污水回用技术。城市中部分工业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净化后,可以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做为非饮用水使用在绿化、卫生用水等方面。
5、强化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法制建设和宣传工作,增强全民的节水意识,使人们自觉认识到水是珍贵的资源,摈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陈腐观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居世界第四位,但是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我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为极度缺水地区,总体来说我国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扩展资料: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个国家中排在第88位。
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水资源总量6508.0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多23.6%,占全国的23.3%;南方4区水资源总量为21449.9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少4.5%,占全国的76.7%。
从行政分区看,东部地区水资源总量6130.3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多10.9%,占全国的21.9%;中部地区水资源总量6748.3亿立方米,与常年值接近,占全国的24.2%;西部地区水资源总量15079.3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少2.4%,占全国的53.9%。
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4.6%,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29.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居世界第四位,但是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我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为极度缺水地区,总体来说我国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扩展资料: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个国家中排在第88位。
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水资源总量6508.0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多23.6%,占全国的23.3%;南方4区水资源总量为21449.9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少4.5%,占全国的76.7%。
从行政分区看,东部地区水资源总量6130.3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多10.9%,占全国的21.9%;中部地区水资源总量6748.3亿立方米,与常年值接近,占全国的24.2%;西部地区水资源总量15079.3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少2.4%,占全国的53.9%。
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4.6%,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29.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水资源
清慨括出目前我国水资源的三个特点
我国水资源的三个特点是:(1)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2)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3)水资源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我国水资源特点
1、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其中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27115亿m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288亿m3,重复计算水量为7279亿m3。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少,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1995年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按国际上现行标准人均年拥有水资源量在1000~2000立方米时,会出现缺水现象;少于1000立方米时,会出现严重缺水的局面。我国黄河、淮河、海河流域(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350~750立方米之间,松辽河流域(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1700 立方米,这些地区的用水紧张情况将长期存在。
2、河川径流年际、年内变化大
我国河川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在年径流量时序变化方面,北方主要河流都曾出现过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的现象。例如黄河曾出现过连续11年(1922~1932年)的枯水期,其平均年径流量比正常年份少24%;也出现过连续9年(1943~1951年)的丰水期,其平均年径流量比正常年份多19%。海河流域在八十年代也出现了连续枯水年。这种连续丰、枯水年现象,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和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的重要原因。
我国降雨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长江以南地区河流汛期(4-7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总量60%左右,华北地区的部分河流汛期(6-9月)可达80%以上。但由于我国的雨热同期优势,农作物可以尽量利用天然降水,为提高农业产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3、水资源地区分布与其他重要资源布局不相匹配
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相差悬殊,与人口、耕地、矿产和经济的分布不相匹配。根据1993年资料统计,北方五片(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和内陆河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6.5%,耕地占全国的65.3%,GDP占全国的45.2%,水资源只占全国的19%;南方四片(长江、珠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片)人口占全国的53.5%,耕地占全国的34.7%,GDP占全国的54.8%,而水资源量为全国的81%。北方五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127立方米,仅为南方四片人均占有量的1/3。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data/zmslgc/2008-05/07/content_15107234.htm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三多
南多北少
东多西少
总量多但人均占有量少
在分布上具有时、空分布不均衡和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的显著特征。
问:文中对“水资源”有两种定义,请指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点。 请概括出目前我国水资源的三个特点。
楼主我来了
更多扩展补充
补充
相同是都是可利用的水资源,不同是一种是满足生活用途另一种是人类直接饮用。
3.人均占有量少、分布不均匀、有严重的水体污染。
扩展
非常感谢。
补充
嗯
我国水资源分布有什么特点?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二、物产资源丰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担负着保卫边疆和建设边疆的双重任务。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上、国防上、经济上和对外关系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们说少数民族主要聚居边疆地区,并把那里称为少数民族地区。但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的居民并非全是少数民族,还杂居着很多汉族人口。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大都是与汉族杂居或交错聚居。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在内蒙古、广西、宁夏3个自治区,汉族人口都超过少数民族人口。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人口虽未超过少数民族人口,但也接近全区人口的40%。而且,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也不是当地主要少数民族仅与汉族杂居,还与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杂居。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除维吾尔族和汉族外,还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杂居其中。云南省更是多民族交错杂居,全省共有20多个民族。西藏自治区民族成份较少,但仍有汉、回、门巴、珞巴等族与藏族杂居。同样,在汉族集中地区也杂居着许多少数民族人口,例如上海市虽以汉族为主,但是也有37个少数民族的居民。就全国而言,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市或县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所以,我国民族分布的显著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我国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丰北缺,东多西少。
我国水资源分布图: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有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修建水库、节约用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