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遗址是什么样的?

来源:连笔字网 2023-12-14 03:09:00 作者:连笔君

三星堆遗址是什么样的?

一提起蜀国,马上会令人想到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那么在如此难行的蜀道终端古代蜀国又是什么样子呢,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让人们真切地感受了一番那些曾经有过的灿烂与辉煌。

在四川广汉市东南约三公里,有三座突兀在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这里是商代的一座城址,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曾多次发现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的祭祀坑,80年代中期两座年代相当于商末周初的大型祭祀坑惊现于世,出土有大量金器、青铜器、玉石器、象牙、海贝、陶器等共1700多件。金器中有制作精美的杖、面罩、虎形装饰。青铜器除罍、尊、盘等容器外,还有大小人头像、立人像、跪坐人像、人面像、人面具、兽面、眼形器、眼泡、太阳形器、神树、神坛和神殿等前所未见的新奇造型。玉器也是主要发现之一,有600多件,造型有璋、琮、瑗、璧、斧、戈等。此外,还有象牙80多根,海贝4000多枚。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基本上没有生活用品,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品,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和浓厚的神话色彩。器形高大、造型生动、结构复杂是主要特点。三星堆器物的一个奇特之处。是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青铜面具。面具几乎全是粗眉毛、大眼睛、高鼻梁、阔扁嘴,两只耳朵上各有一个小孔,表情似笑非笑,似怒非怒,极具威严。

2号祭祀坑中出土的立人像,重180多公斤,是青铜铸成的一尊细而高的人像,连底座高2.62米,人像净高1.7米,这样高大的青铜铸像在商代青铜器中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古代青铜像。其相貌直鼻大眼,方颐大耳,头戴兽面形高冠,身着左衽衣服,分为三层,最外层衣服近似“燕尾服”式的袍子,佩脚镯,光着脚,站在一个高高的底座上。铜人两臂平抬。两手一高一低,呈持握状,似乎在执物奉献祭祀。推测是一个出现在祭祀场合中的巫师或神,不是平常人。

与铜人像同出的大型兽面具宽1.38米,重80多公斤,造型极度夸张,方形的脸看起来似人非人,似兽非兽,角尺形的大耳高耸,长长的眼球向外凸出,其面容十分狰狞、怪诞,可谓青铜艺术中的极品。

青铜神树高3.8米,共三层,分为九枝,每个枝头上站立一只鸟,枝下硕果钩垂,树干旁有一条龙援树而下,十分生动,内容反映的应是《山海经》中太阳在扶桑树里洗澡的神话故事,树上停的可能就是代表太阳的“金鸟”。

三星堆遗址中表现眼睛的遗物数量众多。如大面具,眼球极度夸张,瞳孔部分呈圆柱状向前凸出。长达16.5厘米:凸目铜面具,双目凸出的圆柱长9厘米。此外,还有数十对眼形铜饰件,包括菱形、勾云形、圆泡形等十多种形式,周边均有榫孔,可以组装或单独悬挂、举奉,表现了三星堆人对眼睛特有的重视。眼睛纹常常作为主题花纹出现在重要图案的中心部分,如大立人像头顶花冠的两侧、身披法衣的凸目铜面具双肩中心等。这些实例证明,崇拜眼睛是三星堆人信仰观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崇拜的社会内涵和精神实质,可能是对以纵目为特征的蜀人始祖之神“蚕丛氏”的崇拜。“纵目”就是眼睛凸出。有人研究认为蜀王蚕丛很可能是一个严重的甲亢病患者,生前眼睛格外凸出,而他的后人在塑造蚕丛神像时,抓住了这一特点并进一步“神化”。铜面具眼睛瞳孔部分一定要作圆柱状凸出。正是符合了古代蜀王蚕丛的形象特征。

三星堆器物中还特别强化了对人手的夸大和神化。大型立人像就有一双超过正常比例一倍以上的大手。平举在正前方视线焦点的显著位置。神坛上成排的小人像、神树基座上跪祭人像也都有一双超比例的大手。在大神树巨龙身上,长有一只平伸的巨大人手。大铜人身披的法衣上面飞龙的前后爪也都呈现为握作空拳的人手。一件玉璋之上,有八只巨大的人手,从天而降,握成空拳,拇指按在神山的外侧。这些手势的重复出现,说明它们已经成为一种与神交往的形体语言,而从天降下的大手和人兽合体上面的人手。则证明人手已升华为神手,并在后来形成以手纹等为主体的巴蜀符号,逐渐具有了神圣的宗教符号的意义。巨大的人手又主要出现在具有巫祭身份的青铜人像、刻画人像上,突显了神职人员的特殊法力和半人半神的社会地位。

对鸟的崇拜在当时也十分盛行。最突出的是神树上的立鸟,最多的有9只,均作展翅欲飞状,爪下为成组的仙果和象征太阳的光焰状圆环,有的呈现为人首鸟身的精灵形象。这些立鸟可能具有神的使者、太阳负载者和氏族图腾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在神坛方型顶部的四个立面正中,也有一只双翅展开的人首鸟身像,它应是神坛上的一位主神。金杖长1.42米,有两只相向的鸟,两背相对的鱼,同时有充满神秘笑容的人头像,一只羽箭将鸟和鱼组合在一起,刻画于象征王者的头像之上,显然是一种图腾。它们所代表的正是古代蜀国统治集团“鱼凫氏”的族徽。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中国考古学、历史学、美学等诸领域的重要空白,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令人重新认识巴蜀文化,表明在夏商时期甚至更早的阶段,这里都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并与中原地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青铜容器具有中原殷商文化和长江中游地区的青铜文化风格,其余的器物种类和造型都具有极强烈的本地特征,可能受到来自西亚、近东、欧洲等异域文化的影响。祭祀坑出土的象牙、海贝等表明古蜀国与周边国家甚至更远的地区已有了广泛的商品交流。

三星堆祭祀坑中的大部分器物都是蜀国王室的宗庙重器,大多被事先破坏或烧焦,可能是遭遇改朝换代,新王朝将前代王室的宗庙重器全部焚毁,在举行祭祀仪式后埋入坑中。也有人认为就是祭祀坑,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诸自然神祗的遗迹。青铜的人头像、人面像和商具代表被祭祀的祖先神灵,青铜的立人像和跪坐人像则代表祭祀祈祷者和主持祭祀的人,眼睛向前凸出的青铜兽面具和扁平的青铜兽面等可能是蜀人崇拜的自然神祗等,这是早期蜀人最主要的精神世界。

三星堆遗址主要是什么性质的遗址

三星堆遗址遗址群的文化遗存分为四期,其中一期为早期堆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二至四期则属于青铜文化。遗址群年代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续近2000年。
三星堆遗址是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对研究早期国家的进程及宗教意识的发展有重要价值,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西南地区一处具有区域中心地位的最大的都城遗址。它的发现,为已消逝的古蜀国提供了独特的物证,把四川地区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三星堆遗址在什么地方?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鸭子河南岸。南距四川省省会成都40公里,东距广汉市区7公里。遗址群平面呈南宽北窄的不规则梯形,沿河一带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2~3千米,是四川古代最大最重要的一处古文化遗存。

三星堆遗址依托鸭子河,横跨马牧河,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优越,形成了经东、西、南三面城墙及北侧鸭子河为防御体系的古城。古城内外可分作祭祀区、居住区、作坊区、墓葬区,并有三星堆、月亮湾等重要夯土建筑遗迹,体现出高度繁荣,布局严整的古代王国的都城气象。

扩展资料:

三星堆遗址发掘的意义

从三星堆出土的纵目面具、神树等器物来看,这就是对青铜文明的一种创新。在这些器物中,具有本土文化基因的长江流域居民,吸收和接纳中原青铜冶铸技术,他们将青铜这一物质载体与本土精神信仰、生活传统和审美趣味结合起来,进行创新,反过来影响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

三星堆遗址是研究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的绝佳实物标本,对其进一步的发掘及研究和保护很重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主要是什么性质的遗址

三星堆遗址遗址群的文化遗存分为四期,其中一期为早期堆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二至四期则属于青铜文化。遗址群年代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续近2000年。
三星堆遗址是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对研究早期国家的进程及宗教意识的发展有重要价值,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西南地区一处具有区域中心地位的最大的都城遗址。它的发现,为已消逝的古蜀国提供了独特的物证,把四川地区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神秘的三星堆遗址对于我国有着什么样的含义?

说到中国古代的三星堆遗址绝对是最神秘的古遗址之一。三星堆遗址被发现后,考古家对其非常的重视,10多年的考古挖掘出土了非常多珍贵的文物 ,有不少是国宝级文物。因为出土这些及其重要的稀世文物,三星堆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几千年前的三星堆造势雄伟壮丽,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现在的三星堆经过数千年的风吹雨雪的的摧残,变成不起眼的黄土堆,失去往日的光芒。由于青铜器的出土,才揭示了黄土堆的深远意义,其神秘的文化展示出一种无与伦比的永恒魅力,所以它才轰动世界,为人所惊叹。

如何看待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距成都40公里,是我国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古蜀都城遗址。发掘出的珍贵文物前所未闻,不少属国家级珍品,迥异于我们熟知的任何古代中原文明:高鼻深目、阔嘴大耳、神态诡异的大型青铜纵目面具,与真人头部大小相似的青铜人头像,高260厘米,重达300余斤的大铜人立像,雕有精美纹饰、长142厘米的纯金杖,等等。
三星堆是远古人类最大、最辉煌的都城,遗址面积为350万平方米,比它晚修建1500年的古希腊荷马时代的名城——迈锡尼,其面积仅为三星堆古城的1%。三星堆目前只发掘了500平方米,在族属来源、文化渊源、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等方面,深藏无数待破之谜,一旦揭开,将是空前的“文化原子弹”大爆炸。

三星堆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是什么样的

三星堆遗址

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据认为,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已知东城墙长1100米,南墙180米,西墙600米,为人工夯筑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 、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有圆形、方形、长方形3种,多为地面木构建筑。自1931年以后在这里曾多次发现祭祀坑,坑内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1986年发现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石器、象牙、贝、陶器和金器等。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制作精美。青铜器除罍、尊、盘、戈外,还有大小人头像、立人像、爬龙柱形器和铜鸟、铜鹿等。其中,青铜人头像形象夸张,极富地方特色;立人像连座高2.62米,大眼直鼻,方颐大耳,戴冠,穿左衽长袍,佩脚镯,是难得的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祭祀坑的年代约当商末周初,被认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诸自然神祗的遗迹。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是民工在开挖蜀风花园大街工地时首先发现的。遗址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包括:金器30余件、玉器和铜器各400余件、石器170件、象牙器40余件,出土象牙总重量近一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陶器出土。从文物时代看,绝大部分约为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晚期和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而且,随着发掘的进展,不排除还有重大发现的可能。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三星堆的青铜器文化,联系到华夏黄帝时代及其向人类文明的传播。文化与历史有密切的关系。文化作为人类智慧和劳动的创造,形成于历史的不断积累。

当今一座现代化的三星堆博物馆,占地面积20余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变异螺旋体,与地形地貌、史迹和文物造型艺术相吻合,展示着巨大的魅力和神韵,将远古时代和现代气息融为一体,突出三星堆的神秘又折射三星堆文明与人类的联系。

神秘的土堆,在四川人的眼里是一件平常的事,而在学者、专家的眼里,三个土堆成了远古文明的象征。土堆旁的“知识神殿”出土的青铜器震惊世界,引来众多的学者、专家探索解密。

几千年前的三星堆造势雄伟壮观,其内在蕴藏着博大精深的神秘文化。而现在的三星堆经过数千年的风、雨、日、月的摧残,变成不起眼的黄土堆,失去昔日的光彩。由于青铜器的出土,才揭示了黄土堆的深远意义,其神秘的文化意韵,展示出一种无与伦比的永恒魅力,所以它轰动世界。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头像,一号坑出土13件,二号坑出土44件,共计57件。在三星堆两个坑出土的雕像中是数量最多的造像,数量之大的头像,形式多样,妆饰各异。

人类中心地域之说:三星堆王都面积为2.6平方公里,城廓12平方公里,估计人口20余万;古埃及梅里姆达遗址,面积18万平方米,人口估计1.6万;苏美尔人早期城市乌尔古城约1平方公里,估计人口7000——20000;印度著名古城摩亨佐.达罗,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3万。世界文明的都城,人口及规模与三星堆相比,小得多。三星堆在史前文明国家居第一,已形成空前的国际大都会,毫无疑问是人类文化之中心。

三星堆遗址后面藏着什么秘密?

出四川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

出土的“三星堆人”

战争说。遗址中发现的器具大多被事先破坏或烧焦,似乎也应证了这一解释。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器具的年代相差数百年。

三星堆里的神奇需要考古学家去探索。

上一篇:这是个新娘,批的是她冬天的婚纱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