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巨幼细胞性贫血,什么是巨幼细胞性贫血?

来源:连笔字网 2023-11-28 12:12:51 作者:连笔君

什么是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叶酸或/和维生素B12,致使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亦可因遗传性或药物等获得性DNA合成障碍引起。此病特点是外周血及骨髓中的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及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具有特殊的红细胞巨形及粒系、巨核细胞系巨形改变,因此,人们将这种贫血称为巨幼细胞性贫血。此类巨幼红细胞易在骨髓内被破坏,出现无效性红细胞生成,所以患者因此而发生贫血,同时还会并发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这种贫血可以由维生素B12或叶酸的单独缺乏引起,也可以因同时缺乏而引起。在我国,因叶酸缺乏而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较多见,发病区域以山西、河南、山东和陕西等西北地区为主,患病率为5.3%。本病也见于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此外,妊娠女性和老年人也常患此病。

为什么巨幼细胞性贫血呈大细胞性贫血

数学中什么是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系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的生物化学障碍及DNA复制速度减缓所致的疾病。影响到骨髓造血细胞——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而形成贫血,甚至全血细胞减少。骨髓造血细胞的特点是胞核与胞质的发育及成熟不同步,前者较后者迟缓,其结果形成了形态、质和量以及功能均异常的细胞,即细胞的巨幼变(megaloblastic change)。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种怎样的疾病?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指由于叶酸及(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并合成障碍所致贫血。其特点为外周血的红细胞体积增大,骨髓中出现形态及功能异常的巨型变细胞。这种幼稚细胞多数在骨髓内破坏,成为无效应细胞生成。除造血细胞外,在运转较快的细胞和胃肠道上皮细胞等,也有类似的改变。

临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贫血,并见有贫血的一般症状;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及舌炎,舌质红、乳头萎缩、舌面光滑;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下肢步态不稳、行走困难。

巨幼细胞性贫血有什么症状?

巨幼细胞性贫血又称大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而发病。一般症状是皮肤苍白,口唇黏膜没有血色。贫血严重时,呼吸加快,手脚发凉,呈休克状态。

该病患儿饮食须注意:

1.不易消化食物患儿往往消化功能低下,故忌食不易消化食物。

2.油炸食物因其营养易被破坏,又不易消化、吸收,使营养更加缺乏,病情加重,故应忌食。

什么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因缺乏维生素B12或(和)叶酸所致。孕前或孕中缺乏维生素B12或者叶酸可能会患上这种疾病。

什么是巨幼细胞贫血?病因及表现是什么?

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其他原因引起细胞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其特点是骨髓呈现典型的“巨幼变”。维生素B12缺乏者还可有各种神经系统和精神方面的异常。本病属中医“虚劳”等病证范畴。

在我国,因叶酸缺乏所致巨幼细胞贫血较为多见,以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等地多发。维生素B12缺乏者较少,恶性贫血极为罕见。

【病因与发病机制】巨幼细胞贫血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

1.叶酸缺乏主要因素有:

①摄入量不足。如食物中缺少新鲜蔬菜,过度烹煮或腌制食物可使叶酸丢失。乙醇可干扰叶酸的代谢,酗酒者常会有叶酸缺乏。

小肠(尤其是空肠段)炎症、肿瘤手术切除后等均可导致叶酸的吸收不足。

②需要量增加。妊娠、哺乳、慢性反复溶血、慢性炎症、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白血病、恶性肿瘤等,叶酸的需要量都会增加,如补充不足就会发生叶酸缺乏。

③药物。甲氨蝶呤、乙胺嘧啶、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及柳氮黄吡啶等均可影响叶酸吸收。

2.维生素B12缺乏主要因素有:

①吸收障碍,为维生素B12缺乏最常见原因,主要见于某些胃肠道疾病,如内因子、胃酸、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缺乏;

②摄入减少,绝对素食者和老年人、萎缩性胃炎可有维生素B12摄入减少。但常需若干年后才致病。

叶酸和维生素B12都是DNA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辅酶,如果缺乏,会导致细胞核中的DNA合成速度减慢,胞质内RNA仍继续成熟,RNA与DNA的比例失调,造成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细胞体积大而细胞核发育较幼稚,即“巨幼变”。

巨幼变的细胞大部分在骨髓内未成熟就被破坏,称为无效性造血。

另外,维生素B12的缺乏,常因影响神经髓鞘形成而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临床表现】

1.贫血起病大多缓慢,特别是维生索B12缺乏者。临床上常表现为中度至重度贫血。除一般慢性贫血的症状,如乏力、头晕、活动后心悸、气短外,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

2.胃肠道症状常有食欲缺乏、腹胀、便秘和腹泻。舌质红,舌乳头萎缩,舌面光滑而呈牛肉样舌。

3.神经系统表现和精神症状常由维生素B12缺乏引起。主要表现为手足对称性麻木、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部分腱反射消失及锥体束征阳性,特别是老年患者可表现精神异常、抑郁、嗜睡等。部分患者可有精神症状。

巨幼细胞性贫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主要是根据红细胞的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将贫血分为三类:(一) 大细胞性贫血 MCV>100fl,红细胞直径>10um。此类贫血大多为正常色素型。属于此类贫血的主要有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大量增多时、肝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贫血。(二) 正常细胞性贫血 MCV=80~100fl。此类贫血大多数为正常色素型,少数可有低色素型。属于此类贫血的主要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急性失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及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贫血(三)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80fl、MCHC<32%。属于此类贫血的有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及某些慢性病贫血。

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有什么区别?

缺铁性贫血是指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从而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当铁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患者可有乏力、易倦、头晕、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易感染等症状,应积极防治。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因缺乏维生素B12或(和)叶酸所致。孕前或孕中缺乏维生素B12或者叶酸可能会患上这种疾病。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什么意思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因缺乏维生素B12或(和)叶酸所致。孕前或孕中缺乏维生素B12或者叶酸可能会患上一种名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疾病。这种贫血的特点是骨髓里的幼稚红细胞量多,红细胞核发育不良,成为特殊的巨幼红细胞。这两种营养素都是在红细胞的合成阶段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发挥巨大作用的物质。正常人缺乏叶酸15-18周以上会发生贫血,但由于孕妇对于叶酸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同时尿中叶酸的排出量增加,因此缺乏症状出现的早并且严重。经常以感染和妊娠中毒症状为主要诱因,表现为呕吐、腹泻、舌炎,常有低热、水肿、脾肿
满意请

上一篇:奶字的笔顺,奶,字,笔顺,文字知识语文基础知识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