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中国国家形象,中国国家形象怎么样

来源:连笔字网 2023-11-27 15:43:02 作者:连笔君

中国国家形象怎么样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29日在京发布。这项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市场调查及品牌咨询机构推出的关于国家形象的第四次全球调查显示,中国整体形象稳步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广受好评,高铁被认为是最突出科技成就。
△8月29日,中国外文局副局长王刚毅在《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发布会上讲话。
中国整体形象稳中有升 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在所有国家中位居第二
本次调查首次覆盖了G20中19个成员(欧盟除外),访问样本共计9500个,议题涵盖了中国整体形象与影响力、政治、外交、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国际形象与传播。

报告显示,相比2014年,中国整体形象得分提升了0.3分(总分为10分)。其中,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印象(6.9分)比发达国家(5.5分)明显更为积极。

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占据首位,中国位居第二,其后依次是俄罗斯、英国和德国。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年长群体,海外年轻人(18-35岁)对中国的了解程度更高,整体印象更好,对中国未来发展形势的看法也更为乐观。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庆安认为,这显示我国国际传播努力在未来的社会中坚阶层当中正获得越来越多的积极性,也说明近年来中国国际传播在新媒体领域取得了良好效果。
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是最突出的国家形象

在海外受访者的印象中,中国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形象最为突出,选择该选项的受访者例达到43%,其中发展中国家的选择比例更是高达54%。
中国受访者的观点与海外受访者存在显著的差异。与海外相比,中国受访者普遍认为自己国家“历史悠久、充满魅力”、 “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国家治理良好,社会和谐稳定”、“亲和,开放,有活力”。
勤劳敬业成为最突出的中国国民形象

全球受访者对中国国民的印象普遍是正面积极的。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国民有更好的印象。
在海外受访者中,认为中国国民勤劳敬业的受访者最多,其次是集体主义、热情友善和诚实守信。发达国家有一定数量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国民偏向传统封闭,缺乏开放创新。
具有高度凝聚力、组织严密是最突出的中国执政党形象

海外受访者对中国执政党的印象主要为具有高度凝聚力、组织严密。其中,发展中国家还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认为中国执政党有超强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
分年龄来看,“有自我约束和净化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强”、“得到民众支持”的形象更为得到海外年轻群体的认同;“具有高度凝聚力”、“组织严密和“有超强组织动员能力”的形象则更多地被海外年长群体所认同。
中医、武术和饮食是海外受访者眼中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

谈及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海外受访者认为中医、武术和饮食最具代表性,选择比例分别为50%、49%和39%。
国内外受访者对中国文化代表元素的看法存在一定差异。在孔儒思想、书法绘画篆刻、民俗、戏曲相声杂技等传统文化方面,海外受访者对其作为中国文化代表元素的认可度明显低于国内受访者,而在产品、科技发明等文化元素方面则要远高于国内受访者。
中国科技技创新能力受好评 高铁成创新标杆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此次报告中的一抹亮色。报告显示,海外受众对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很高,甚至超过了中国受访者。

与民生最为相关的中国高铁是认知度最高的中国科技成就,调查显示,认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的受访者比例最高,达到21%。发展中国家受访者对这项成就的认知度相对更高。
据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于运全介绍,将科技创新能力纳入评估已有两年,今年此项得分比去年更为亮眼,这与近年来我国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生了众多实实在在的成果密不可分。
中国品牌海外形象有所改善

相较于2014年,中国产品的海外形象有所改善,尤其是售后服务方面进步显著。海外受访者最熟悉的中国品牌前5名是联想、华为、阿里巴巴、中兴和海尔。小米、微信、UC浏览器等科技品牌的熟悉度排名有明显提升,此外中国石油的排名也有较大幅度的上涨。
分国家看,发达国家受访者相比发展中国家而言对中国品牌的顾虑更多;分年龄看,年轻群体相比年长群体更加信任中国品牌,他们只有在价格方面会比其他群体有更多顾虑。
国家形象报告有助于提升国际传播的有效性
针对此项报告,中国外文局副局长王刚毅表示,国家形象报告是评估一国国际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进入21世纪,国际传播更注重针对性和有效性,此次调查报告中,关于19个国家不同年龄群体的调查数据,为我们做好精准传播、分众化传播,提供了参考。
周庆安强调了国际间深层次对话的重要性。他说,在国际热点敏感问题不断浮现的近一时期,海外受众对中国好感度仍然上升了0.3%,这说明中国与世界之间开展的深层次对话有利于国家形象提升。

中国国家形象怎么样 权威报告出炉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29日在京发布。这项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市场调查及品牌咨询机构推出的关于国家形象的第四次全球调查显示,中国整体形象稳步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广受好评。
调查的主要发现有:中国整体形象稳定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广受好评,高铁被认为是最突出科技成就。
中国整体形象稳中有升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在所有国家中位居第二,本次调查首次覆盖了G20中19个成员(欧盟除外),访问样本共计9500个,议题涵盖了中国整体形象与影响力、政治、外交、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国际形象与传播。
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占据首位,中国位居第二,其后依次是俄罗斯、英国和德国。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年长群体,海外年轻人(18-35岁)对中国的了解程度更高,整体印象更好,对中国未来发展形势的看法也更为乐观。
在海外受访者的印象中,中国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形象最为突出,选择该选项的受访者例达到43%,其中发展中国家的选择比例更是高达54%。

全球受访者对中国国民的印象普遍是正面积极的。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国民有更好的印象。
在海外受访者中,认为中国国民勤劳敬业的受访者最多,其次是集体主义、热情友善和诚实守信。发达国家有一定数量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国民偏向传统封闭,缺乏开放创新。
海外受访者对中国执政党的印象主要为具有高度凝聚力、组织严密。其中,发展中国家还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认为中国执政党有超强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

谈及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海外受访者认为中医、武术和饮食最具代表性,选择比例分别为50%、49%和39%。
国内外受访者对中国文化代表元素的看法存在一定差异。在孔儒思想、书法绘画篆刻、民俗、戏曲相声杂技等传统文化方面,海外受访者对其作为中国文化代表元素的认可度明显低于国内受访者,而在产品、科技发明等文化元素方面则要远高于国内受访者。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此次报告中的一抹亮色。报告显示,海外受众对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很高,甚至超过了中国受访者。

与民生最为相关的中国高铁是认知度最高的中国科技成就,调查显示,认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的受访者比例最高,达到21%。发展中国家受访者对这项成就的认知度相对更高。
相较于2014年,中国产品的海外形象有所改善,尤其是售后服务方面进步显著。

海外受访者最熟悉的中国品牌前5名是联想、华为、阿里巴巴、中兴和海尔。小米、微信、UC浏览器等科技品牌的熟悉度排名有明显提升,此外中国石油的排名也有较大幅度的上涨。
http://news.sohu.com/20160831/n466956770.shtml

中国国家形象怎么样 权威报告出炉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29日在京发布。这项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市场调查及品牌咨询机构推出的关于国家形象的第四次全球调查显示,中国整体形象稳步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广受好评。
调查的主要发现有:中国整体形象稳定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广受好评,高铁被认为是最突出科技成就。
中国整体形象稳中有升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在所有国家中位居第二,本次调查首次覆盖了G20中19个成员(欧盟除外),访问样本共计9500个,议题涵盖了中国整体形象与影响力、政治、外交、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国际形象与传播。
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占据首位,中国位居第二,其后依次是俄罗斯、英国和德国。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年长群体,海外年轻人(18-35岁)对中国的了解程度更高,整体印象更好,对中国未来发展形势的看法也更为乐观。
在海外受访者的印象中,中国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形象最为突出,选择该选项的受访者例达到43%,其中发展中国家的选择比例更是高达54%。

全球受访者对中国国民的印象普遍是正面积极的。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国民有更好的印象。
在海外受访者中,认为中国国民勤劳敬业的受访者最多,其次是集体主义、热情友善和诚实守信。发达国家有一定数量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国民偏向传统封闭,缺乏开放创新。
海外受访者对中国执政党的印象主要为具有高度凝聚力、组织严密。其中,发展中国家还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认为中国执政党有超强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

谈及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海外受访者认为中医、武术和饮食最具代表性,选择比例分别为50%、49%和39%。
国内外受访者对中国文化代表元素的看法存在一定差异。在孔儒思想、书法绘画篆刻、民俗、戏曲相声杂技等传统文化方面,海外受访者对其作为中国文化代表元素的认可度明显低于国内受访者,而在产品、科技发明等文化元素方面则要远高于国内受访者。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此次报告中的一抹亮色。报告显示,海外受众对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很高,甚至超过了中国受访者。

与民生最为相关的中国高铁是认知度最高的中国科技成就,调查显示,认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的受访者比例最高,达到21%。发展中国家受访者对这项成就的认知度相对更高。
相较于2014年,中国产品的海外形象有所改善,尤其是售后服务方面进步显著。

海外受访者最熟悉的中国品牌前5名是联想、华为、阿里巴巴、中兴和海尔。小米、微信、UC浏览器等科技品牌的熟悉度排名有明显提升,此外中国石油的排名也有较大幅度的上涨。
http://news.sohu.com/20160831/n466956770.shtml

中国在全球的国家形象怎么样

由于强劲的经济发展,中国的国家形象在几年的推广活动后有所提升,一份2011年度50个国家的全球形象指数报告由安赫尔特·捷孚凯·罗伯国家形象指数调查机构推出。报告显示中国国家形象排名得到了少量上升,从2008年的第26名提高到了现在的第22名。
此机构从2008年开始每年都对50个国家的形象进行民意测评,今年的民意调查遍及包括 11个发展中国家在内的20个国家。
问卷涵盖50个国家的形象测评,测评标准分六大板块:出口、政府职能管理、文化、国民素质、旅游以及移民、投资环境。
中国在文化遗产板块名列第三位,是六大评分板块中得分最高的,但在政府职能管理板块得分较低。
捷孚凯公共事务与合作交流高级副总裁赵晓燕(音)表示,中国国家形象的上升源于2008年中国举办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
她说:“北京奥运会为世界展示了现代化的中国、富有活力的中国城市、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建筑以及开放热情的中国民众,这一切都使得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变得更加正面和积极。”
中国政府最近几年一直都十分关注自身的国家形象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主办如奥运会和世界博览会等国际大事件,还曾经在著名纽约时代广场上播放广告。
然而,北京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赵胜军认为,宣传手段只能是提升中国形象的辅助工具。“宣传和公关手段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国家形象提升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实力的提升,——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就是经济实力的提升。”
中国是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出口数额最大的国家。
报告还预示了未来十年对全球贸易和经济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经济体,分别是:中国、日本、德国、美国和加拿大。
但是,中国在此项报告中的出口指数排名却为第11位。
根据该报告结果,尽管面临一系列经济问题,美国依旧独占鳌头,连续三年获得总评价得分最高,国家形象保持良好。
“良好的国家形象需要长久的多方面的努力。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还是政府对国家的有效管理能力,切实保护公民的权益。利比亚撤侨行动中,中国政府做的就很漂亮。这件事情中,政府极力确保中国公民国外安全,外国人对中国政府的评价就很高,形象也就跟着上升了。”

中国国家形象怎样

能力发展中,我见到的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说得挺好的,谁也无法忽视中国

谈谈你对中国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的认识

西方对中国印象向来不好,国际地位方面只能说朋友不多,但有利益关系的就很多。对中国军力方面还是比较畏惧的。

中国国家形象排名下滑:影响国家形象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国家形象的因素有哪些?
IMD数据库里国际竞争力有206个硬指标和117个软指标。其中,国家形象与52个软指标的相关系数在0.5之上,相关系数在0.7之上的就有14个指标。相关性最大的指标是全球化态度是否积极,相关性高达0.79。另外,国家形象还主要与贸易自由化、政府管理科学性、金融效率、民族文化这四个方面密切相关。如果一国在这四个方面表现优异,那么该国应该具有良好的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与硬指标的相关性远没有与软指标的相关性高,主要与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政府管理、金融设施建设、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六个方面的硬指标相关。其中,与铁路网密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42,相关系数在0.3之上的仅有17个指标。
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将影响因素划分为八个方面,分别为经济发展、政府管理、基础建设、金融建设、能源消耗、人口结构、科技发展、教育水平。
基于59个国家和地区(注:进入IMD和WEF基础上的1995-2012年国际竞争力数据库的共有59个国家和地区)平均状况进行分析,经济发展、政府管理、基础建设、金融建设、能源消耗是影响国家形象的核心因素,而人口结构、科技发展、教育水平是外围因素。科技发展中的人均计算机数、互联网络线路成为影响因素,而科技投入类指标中的重要指标如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重、研究与开发人员并没有成为影响因素。同样,教育水平中人文发展指数、英语熟练程度成为了影响因素,而教育投入类指标(学生教师比)并没有成为影响因素。因而,从整体来看,对于国家形象的评断主要是基于产出指标进行的,而对于投入指标的关注较少,换句话说,在评价国家形象时,“重产出,轻投入”的影响比较突出。
发展层次不同的国家,这八大影响因素也呈现不同的结构。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经济发展、政府管理、基础建设、金融建设、人口结构和科技发展是显著的影响因素,而能源消耗、教育水平并不构成影响因素。发达国家的金融建设更为受到关注,这与发达国家拥有高度发达的金融机构、种类繁多的金融产品的现状密不可分。因而,在对发达国家的国家形象进行评判时,更多地关注其金融建设的现状,以判断其高速发展的金融机构是否蕴含着危机,是否有损国家形象。同时,也更加看重科技投入,这与发达国家硕果累累的科技成果密不可分,发达国家更容易使人们相信其在科技上的投入会取得成功,会带来经济效益,从而有良好的国家形象。
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仅有四大因素对其国家形象有显著的影响,分别为经济发展、金融建设、人口结构、教育水平,而政府管理与科技发展并没有发挥突出的影响力,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其政府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变异较大,另一个原因是其科技水平还不为人认可,因而在评价一国形象上没有产生稳定的影响力。相反,教育水平在评价发展中国家时更被关注,原因是其教育水平较低,仍存在提升的空间,并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教育水平的变化也较大,因此对国家形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上一篇:摩尔斯电码,怎么学摩斯电码?。。。高手进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