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日本的历史
一、历史分期
1、先土器时代
2、旧石器时代
3、古代
绳文时代 【约中国先秦】
弥生时代(纪元前3世纪 - 3世纪)【约两汉】
古坟时代(3世纪后半、4世纪初 - 7世纪前半、8世纪初)【约魏晋南北朝】
飞鸟时代(6世纪终末 - 710年) 【约隋、唐前期】
奈良时代(710年 - 794年) 【唐代】
平安时代(794年 - 1184年)【唐、五代、宋】
4、中世
镰仓时代(1192年 - 1334年)【宋、元】
南北朝时代(1334年 - 1392年) 【元、明,注:日本历史上的南北朝只是宫廷政变后,原来的天皇又跑到京都旁边不远的地方另立了朝廷,时间很短】
室町时代(1392年 - 1573年) (戦国时代) 【明,注:其间日本的征夷大将军被明朝册封为“日本国王”】
5、近世
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 - 1598年)【明,即所谓“织丰时代”,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时期】
江户时代(1603年 - 1868年)【明末、清】
6、近代-现代
明治(1868年 - 1911年)【同治朝、光绪朝、宣统朝】
大正(1911年 - 1926年) 【北洋军阀时期】
昭和(1926年 - 1989年) 【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
平成(1989年 - ) 【第三代领导人至今】
二、日本各时代
日本本身没有朝代的概念,因为无论是哪个将军当政,都是和天皇并存的。将军虽然并不理会天皇的意思,但是都承认自己是由天皇册封的。所以日本历史上只有时代。但是每个时代都可以认为是换了一个统治集团。到明治以前的天皇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政权,也称不上是什么朝代。具体时代如下:
公元300-592年大和时代
公元592-710年 飞鸟时代
公元711-794年 奈良时代
公元794-1192年 平安时代
公元1192-1333年 镰仓幕府时代
公元1333-1392年 南北朝时期
公元1393-1573年 室町幕府时代
公元1573-1603年 织丰时期
公元1603-1867年 江户幕府时代
公元1868-1911年 明治时代
公元1912-1925年 大正时代
公元1926-1988年 昭和时代
公元1989-至今平成时代
三、各历史时期简述
早期历史
1、旧石器时代
日本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末期才得到较大发展,在旧石器时代大部分时间,即距今十万年前发展缓慢。考古研究发现,在几十万年前来自中国北方的原始人类开始进入朝鲜半岛上居住,极少量人在距今约十万年前才又开始迁徙到日本。日本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诞生于约十万年前,考古学和人类学观点认为日本民族主要由东北亚游牧民族,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古代中原人 、长江下游的吴越人、 少数马来人以及少数来自中南半岛的印支人逐渐迁移到日本混合衍变而来。从战国后期来,大量燕国人、齐国人、楚国人和越国人等为躲避战乱逃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后至清朝时,在中国北方出现战乱和灾害时,又陆续有中国人移民朝鲜半岛,后来又从此处向东或向南到了日本或到日本列岛。
2、绳文时代
距今约1万2千年,因末次冰期结束而开始急剧温暖化,使得人们的文化与生活产生极大变化,除了琉球群岛以外,全岛进入下个时代,绳文时代。其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晩期这6期。这个时候的人们制作绳文式陶器,以狩猎、捕捞及采集为生,使用弓箭狩猎、贝冢渔捞、采集植物等经营生活,使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角器等等。构成了贫富与阶级有别的社会。早期以后迈向定居化,大部分住在半地穴式房屋(竖穴式住居)。也进行栽培,后期到晩期间种植稻,绳文时代于前公元300年正式结束。
3、弥生时代
公元前300年至公元250年之间被称为弥生时代。这个时代的命名是由在这个时期被视为有代表性特征的弥生式陶器而来,以种植稻米为中心的农耕社会,从北部九州向日本列岛各地快速蔓延开。当时的日本列岛被中国称呼为倭、倭国。
公元前300年,水稻种植技术和金属器具使用技术由朝鲜转入九州北部。稻作技术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它扩大了生产,产生了贫富等级之差,使农村共同体趋向政治集团化。农耕带来的信仰、礼仪、风俗习惯也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4、古坟时代
古坟时代即盛行修筑古坟的时代(公元300年至公元600年)。前方后圆的大小古坟之后出现了群集坟,以奈良县为中心,散布在北起福岛县、南至熊本县和大分县的广大地区,5世纪又从宫城县扩展到鹿儿岛县。古坟起初只埋葬部族首领,由部族成员共同修筑。
封建时期
5、飞鸟时代
飞鸟时代,始于约公元600年,止于迁都平城京的710年。此期以政治中心,奈良县的飞鸟地方(明日香村,即当时的藤原京)而得名,较为重大的事件有圣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等。
6、奈良时代
奈良时代,公元710年至公元794年,因以奈良(平城京)为都得名。此时是律令制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阶级关系、文化以及对外关系等多方面。但是,这个时期农民贫困、游民增加、由庄园扩大导致的公地公民制的实质上崩溃,矛盾开始暴露出来,贵族内部政治斗争不断发生。经长屋王之变,藤原氏四卿、橘诸兄、僧玄昉等争权。又经藤原广嗣之乱,藤原仲麻吕排斥皇族成为第一个非皇族的太政大臣,僧道镜利用孝谦上皇复位,诛藤原仲麻吕,进升法王,企图以禅让方式觊觎皇位等一系列事件,使天皇专政的绝对权威受到削弱。光仁天皇及桓武天皇时期,朝廷力图整顿混乱的政治形势,缩减财政开支,改革兵制,向东北地区扩展疆域,谋求整形和重新加强律令制。
7、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大致8世纪末至大致12世纪末。大致上分为三个时期:前期(794-967年)为律令制松懈但继续运用时期。中期(968-1068年)为摄关政治确立与全盛时期。后期(1069-1190)为院政与平氏政权时期。
8、镰仓时代
12世纪末,源赖朝受封第一代征夷大将军,并在镰仓建立幕府,从此诞生了武士政权,由此产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贵族)政治的对立。13世纪后期,幕府的武士统治开始面临困难,镰仓幕府逐渐走上灭亡的道路。
9、南北朝时代(1334年至1392年)
后醍醐天皇退位后,持着天皇象征的三神器退往大和(今奈良县)的吉野,是为南朝,至此南北朝终于形成,史书还称为“一天二帝南北京”经过多次攻防后,南朝的势力衰退,终于南朝的天皇把三神器交给北朝的天皇,结束了南北朝时代。
10、室町时代
指公元1392年至公元1573年。足利氏原是上野豪族,而且更是镰仓幕府将军源赖朝同族,足利尊氏在京都的室町开设幕府,是为室町幕府。南北朝的统一是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进行的,他统一了以后,曾企图篡夺皇位。但在他死后,第四代将军足利义持阻止了此事。
战国时代
11、安土桃山时代(公元1573年至公元1603年)
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但人们一般把北条早云的发迹看做是战国时代的开始,直到16世纪中叶,一位决心以武力统一日本、结束乱世的枭雄出现,他就是织田信长。永禄三年(1560年),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义元四万大军,名声大振。尔后逐步统一尾张、近畿,并准备进攻山阴、山阳。在此期间,信长修筑了气势宏大的安土城。因此,信长的时代被称为“安土时代”。
12、大阪——江户对峙时期(1603年~1615年)
庆长八年(1603年),天皇下旨封德川家康为征夷大将军,德川幕府在江户(今东京)建立,不久家康禅位于其子秀忠,自称大御所,完成了将军之位在德川家的传承,至此进入江户时代。然而作为关白的丰臣氏政权仍旧居于大阪城,并视幕府将军为臣子,此时期为大阪与江户的对峙时期。庆长十九年(1614)冬至庆长二十年夏(1615)的两次大阪之战幕府终于消灭了大阪的丰臣氏,此役辉煌一时的丰臣氏家族灰飞烟灭。大阪之战为日本战国划上了惨烈的句号。
13、江户时代
1603年(庆长8年)至1867年(庆应3年)间被称为江户时代,此间260多年,德川家统治全国。这段时期被称作江户时代。政治一安定经济也跟着发展,在德川纲吉时代景气良好,商人与町人盛行元禄文化(元禄文化)昌盛。
近代时期
14、明治时代
国门大开
19世纪中叶,日本仍处在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天皇并无权威,大权掌握在第三个封建军事政权德川幕府手中 。江户幕府末期,天灾不断,幕府统治腐败,民不聊生。且幕府财政困难,使大部分中下级武士对幕府日益不满。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以坚船利炮叩开锁国达200余年的日本国门。1853年美国海军将领马休·佩里率领四条蒸汽船闯进日本的江户湾,迫使日本打开国门,对外通商,日本上下惊慌失措。
德川幕府在日本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将日本通向世界的大门死死关上。外国人中仅有中国和荷兰的商人可以在唯一的开放口岸——长崎从事商业活动,国民没有信仰自由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日本人逐渐认识到,只有推翻幕府统治,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才是日本富强之路。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展开了。
倒幕运动
明治天王
在当时所发生的抗议和反对运动中,有一些暴动竟有4000农民参与,而且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形势。在武士里也有大量的思想改革运动”。很快,“倒幕”阵营就壮大起来,不仅有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小市民、中下层武士,也包括力主发展实业的资本家和新兴地主中的改革派。
明治维新
重掌朝政的明治天皇,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决心使日本走上富强之路。[4] 新政府积极引入欧美各种制度及废藩置县等等,这些改革被统称为明治维新。一方面,新政府确立国家制度,如设立帝国议会及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一方面,又以培植产业及加强军力(富国强兵)为国策推进,急速地发展成近代国家。
侵略扩张
日本国力逐渐强大。在甲午战争(日本方面称“日清战争”)中打败中国北洋舰队及日俄战争中歼灭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其中的一角。在确保国际地位的同时,于1879年染指清朝朝贡国琉球国,并改设为冲绳县。后1910年吞并朝鲜。文化上,日本从欧美传入了新的学问。艺术上,带有未曾在日本出现过的个人主义小说,文学开始出现,与江户时代以前不同的文化展开了角逐。宗教上,改变了以往神佛合流的现象(神佛分离),出现了打压佛教(废佛毁释)等等的运动。
15、大正时代
大正年间(1912年-1926年)称为大正时代。明治天皇于1912年驾崩,子嘉仁继位,改元大正,是为大正时代。大正元年,因为陆军倒阁而引起了第一次护宪运动(大正民主运动(大正デモクラシー),开始出现政党政治。
大正时代前期,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国力最高峰的盛世,但1921年,大正天皇因病而由太子裕仁摄政,数年后发生关东大地震,以及在国际会议中节节败退,使日本社会日渐艰难。
战后时期
16、战后初期
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军投降。美军占领日本,改日本实君立宪制为虚君立宪制,天皇作为日本的象征被保留下来。
17、昭和时代后期
次当选自民党总裁,并连续三次组阁,任期也超过了恩师吉田茂及明治时代的桂太郎。他宣布引退后,自民党有五人参选党总裁,分别是佐藤派的田中角荣、大平派的大平正芳、福田派的福田赳夫、三木派的三木武夫,四人参与总裁选举。结果只有田中与福田二人出线,世称为角福战争,田中角荣成功拉拢大平、三木以及中曾根(康弘)结果以击败福田当选总裁组阁。
18、平成时代
昭和天皇于昭和64年(1989年)1月7日驾崩,子明仁继位,驾崩隔日起(1月8日)改元平成,称为平成时代(公元1989年至今)。
日本的关西大学介绍
关西大学(Kansai University 简称“关大”) ,于1886年创立,是一所本部设置于大阪府吹田市山手町三丁目3番35号的著名私立大学。关西大学的建校精神是“从权力手中保护正义”。是“关关同立”的西日本地区四大名校之一(关西大学,关西学院大学,同志社大学与立命馆大学)。 绿色环绕着校园,毕业生多数都是财界人士,关西大学作为就职率高的大学被广为人知。以“从关西大学走向世界”为口号,培养对社会做贡献的知识性领导人才。1886年作为“关西法律学校”开学。以“学习的实化”为教育理念,同时学习对世界有用的学问的理论和实习两方面,培养对社会有贡献的领导人才。关西大学曾连续5年被评为关西地区高中生最想报考的学校,也是关西地区知名度最高的学校。
日本家有妙招 的正真的名字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的话,能否介绍一些生活类的日本综艺节目。
那个节目太古旧了,完全不知道诶~
嘛,其他的综艺,比如,
日本妙国民 ,日本学问大,美食冤大头,都是生活类的综艺,都在纬来日本台放送,翻译名是电视台的官方翻译。
再说几个
発掘!あるある大事典(関西テレビ)是提供,健康,身体,衣食住,美容之类的情报。节目从96年改版后开播。但是,该番组貌似有不少丑闻。
时短生活ガイドショー(TBS)就是如何将一些日常的事务处理更高效快捷,告诉你一些提高做事的效率的技巧。09 ,10 年左右的节目。
日本国的历史
日本国的历史:日本列岛最早在20万年前出现人类,已知最早的日本人类化石可追溯到约3万年前。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日本在公元4世纪出现首个统一政权大和国,其后于大化革新后确立天皇体制,引入唐朝文化,仿效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尝试创建一个律令制的国家。
710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日本进入奈良时代,律令制国家也日益成熟。大和政权的版图在这时也逐渐扩张,征服东北地方部分地区和南九州。
1867年,明治天皇整顿内政,富国强兵,一战后短暂经历大正民主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落入军部控制,实行军国主义,但于1945年被盟国击败后宣布投降。日本在恢复主权后经济高速增长,跻身先进国家之列,直至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日本进入长期的相对经济不景气状态至今。
扩展资料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资源匮乏并极端依赖进口,发达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科研、航天、制造业、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此外,以动漫、游戏产业为首的文化产业和发达的旅游业也是其重要象征。
日本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许多方面堪称世界典范,其国民普遍拥有良好的教育、极高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素质。至今保存着以茶道、花道、书道等为代表的日本传统文化。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72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日本陆地面积约37.79万平方公里。日本东部和南部为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
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
求一篇日语小短文,介绍日本文化的,不要太深奥就行了,拜托了
文化という言叶は、芸术や学问など人间が生み出した高い达成度を持つもの(ハイカルチャー)を指すとともに、人间の社会が长年にわたって形成してきた惯习や振舞いの体系を指す。后者の意味では衣、食、住などの日常生活全般に関わる惯习や、芸能、道徳、宗教から政治、経済といった社会构造まで、その范畴は非常に幅広い。日本の文化も単纯にひとくくりにできるものではなく、様々な要素を含んでおり、古代から中世にいたっては中国を中心としたアジアの近隣诸国、そして明治以降の近~现代では欧米からの影响を受け、吸収?取舍选択を缲り返し、様々な手が加えられて独特な展开を遂げている。日本の伝统文化は、神道を基轴とし、その他の宗教を取り込みながら、时代とともに変迁してきたが、表面的に大きく変化していても、その中に一贯する极めて日本的な要素や倾向を指摘できる面もある(例:住居が和风の座敷から洋间に変わっても、室内に靴を脱いで上がる点では変わらない)。
日本文化を特徴的に示す概念として、「和(わ)」という言叶がしばしば用いられる(例:和语、和文、和歌、和服、和食、和风旅馆など)。「和」は古くから日本を示す言叶で、汉(中国)や洋(西欧)など外国からの事物に対比して使われる。また「大和(やまと)」という言叶が使われる场合もある(例:大和言叶、大和魂、大和抚子、大和絵など)。「大和」は本来、奈良地方を指すが、同时に日本全体を示す古い言叶でもある。古代からこの国において不変と考えられる事象を示して呼ぶことが多い。
译文
所谓文化,不仅指由人类创造的、具有一定水准的艺术形式、作品或相关论述之类的东西(High culture,即高雅文化),还包括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由人类社会逐渐形成的习俗以及行为体系。后者涵盖了衣食住等关系到日常生活的全部习俗、才艺、道德、宗教直至政治、经济这样的社会体制,其范畴及其宽泛。日本文化亦非用一两句话就能够简单表述清楚的,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因素。自远古到中世纪,受到来自于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邻邦各国以及在明治以后的近、现代来自欧美的影响,通过不断吸收和反复取舍并施以再创造,逐步形成了日本所特有的文化模式。日本的传统文化以神道为轴心,在兼收并蓄其他宗教的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有所改变。不过,尽管表面发生很大变化,但仍然可以明确地找到个中那些不离不弃非常明显的日本元素。例如:居所即使由日本风格的“座敷(铺草席的堂屋)”变成了西式的客厅,但登堂入室必须脱鞋这一点终究没有丝毫改变。
最能体现日本文化特征的,是随处可见的“和(わ)”这个词,例如:和语、和文、和歌、和服、和食、和风旅店等。“和”是自古以来最能代表日本的一个词,它常常用来区别于“汉(中国)”或“洋(西欧)”等从外国舶来的事或物。此外,也常有使用“大和(やまと)”这个词的场合,例如:大和言叶(日本词汇)、大和魂(日本精神)、大和抚子(日本石竹)、大和絵(日本画)等。所谓“大和”,虽然原本只指奈良地区,但同时也是代表全部日本的一个古老词汇,大多用于那些被认为在日本亘古不变的事和物。
关于日本的详细资料有?
首先,日本是一个尚武的国家,他们崇尚的是武士道精神,所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对外民族的态度,他和德国对二战的不同态度就反映了这点。另外,他们也是一个规则性很强的国家,就像是套子里的人,什么都要遵循那些勉强的规则,这也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对外民族有排斥观念。
日本是个好地方。首先,是一个喜欢武士道的国家;其次,他们很有礼貌礼节,喜欢和服。
日本哪个综艺节目比较大型?就像快本在中国的地位,大家在看什么日本综艺呢?
岚系列,交给岚吧和岚运动会(女性向),AKB48(偶像宅向)的都算
综艺个人感觉最有名是 黄金传说 这个我和日本人老师交谈10个里面知道8个各个年龄层都有,我自己也看了好几年。这个超级有意思,强烈推荐。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 全能住宅改造王 是关于日式房屋的改建,这个差不多问了有一半以上日本人都知道。
伦敦之星这类节目对搞笑艺人不是很了解可能找不到笑点
另外像日本学问大(日本的一些常识),矛盾大对决(和国外某个节目有点像就是辩证两个论点,挺有趣的)宠物当家,难以置信这家店有这么好吃!,来去乡下住一晚(超好看)恋上北海道(专门介绍北海道)
最后推荐一个外国看的叫 老外来日本,国人对这个都比较有兴趣 国内做的字幕组不多,我是特别喜欢这个节目,日文名叫YOUは何しに日本へ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