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什么前什么后成语】-什么前什么后-语文-蔺套

来源:连笔字网 2023-11-25 12:03:10 作者:连笔君

概述:本道作业题是董对坊同学的课后练习,分享的知识点是晚上怎么知道时间,指导老师为扈老师,涉及到的知识点涵盖:【古代晚上怎样确定时间】-晚上怎么知道时间,下面是董对坊作业题的详细。

题目:【古代晚上怎样确定时间】-晚上怎么知道时间

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浅说

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

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具体划分如下: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刻以下为“字”,关于“字”,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和福建广东的闽南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分”.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汉语”特别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汉人流落岭南,与中原人久离,其语言没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

律历志》载,秒为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古时计时工具有两种,一是“日晷”,二是“漏”.日晷是以太阳影子移动,对应于晷面上的刻度来计时.日晷不用说了,大家应该在北京故宫里和观象台上见过.诗词中所常用的漏壶,即刻漏制记时法,最早出现于西汉,将一昼夜平分为一百个等分,也称百刻记时制.昼夜的比例是40:60,冬夏相反.漏是以滴水为计时,是由四只盛水的铜壶从上而下互相迭放的组合.上三只底下有小孔,最下一只竖放一个箭形浮标,随滴水而水面升高,壶身上有刻度,以为计时.原一昼夜分100刻,因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又先后改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为96刻;就这样,一个时辰等于八刻.一刻又分成三份,一昼夜共有二十四份,与二十四个节气相对.注意,这分不是现时的分钟,而是“字”,在两刻之间,用两个奇怪符号来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细如麦芒的线条来划分,叫做“秒”;秒字由“禾”与“少”合成,禾指麦禾,少指细小的芒.秒以下无法划,只能说“细如蜘蛛丝”来说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词,忽指极短时间,然指变,合用意即,在极短时间内有了转变.

“更”是一种在晚上以击点报时的名称.从酉时(今之晚上七点)起,巡夜人打击手持的梆子或鼓,此称为“打更”.七点至九点一击,为一更;九点至十一点两击,为二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三击,为三更;一点至三点四击,为四更;三点至五点五击,为五更;此时天亮了,不再打更.夜半或半夜之说一般是泛指,如《夜半歌声》,没有实指某点时唱,而是一段时间唱.若要实指,就得在半夜之前后加字,那就有实指了,如三更半夜,实指了三更.又如过了半夜,实指“过了”,这时就有说法了;夜的一半在何时点,在正三更处,即子时四刻,现之零点正.另外,在古军队营寨里也有打更的,不过击打的,不是木制的梆子,而是金质的,叫做“金柝”.

相关例题

题1:【在古代人们是怎样确定时间的】[物理]

我国古代,人们发明了很多计时的方法或工具.

圭(读作guī)表是一种既简单又重要的测天仪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组成.它利用了立竿见影的道理来测量日影长度.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并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此外,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节气.

日晷(读作guǐ)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又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使用时,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15分钟).

铜壶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壶”.即用一个在壶底或靠近底部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铜壶的水位变化来计算时间.我国发明的铜壶滴漏比外国制作的滴水计时器要早的多,应用也普遍,成为历代计时的重要工具.

除了以上的计时方法之外,我国古代人们还用“沙漏”、“火计时”、“烛光计时”等方法来计时.

题2:古时候夜晚人们怎么知道时间

在中国古代,至少有两种我知道的计时工具,就是沙漏和水漏.相信楼主也听说过这种工具吧.古代人就是用这种工具计时的.

题3:【“人定”“黄昏”在古代是指几点?】[语文]

我国古代计时法主要有两种:

【天色计时法】 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yì)、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地支计时法】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古天色计时、地支计时与今序数计时对应关系见附表.

天色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现代 23-1点 1-3点 3-5点 5-7点 7-9点 9-11点 11-13点 13-15点 15-17点 17-19点 19-21点 21-23点

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计时方法.

《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恕至城下……,鸡鸣,雪止……,晡时,门坏.”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别称.

《失街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

《景阳冈》:“可教往来客人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

《祭妹文》:“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群英会蒋干中计》:“从巳时直杀到未时.”

参考资料: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题4:【古时候人们没手表他们是如何确定时间的】

水滴计算法,还有关注太阳照射的光线角度

题5:古代的几更天与现在的时间具体是怎样相对应的?

打落更(即晚上七点)时,一慢一快,连打三次,声音如“咚!——咚!”,“咚!——咚!”,“咚!——咚!”;

打二更(晚上九点),打一下又一下,连打多次,声音如“咚!咚!”.“咚!咚!”;

打三更(晚上十一点)时,要一慢两快,声音如“咚!——咚!咚!”;

打四更(凌晨一点)时,要一慢三快,声音如“咚——咚!咚!咚”;

打五更(凌晨三点)时,一慢四快,声音台“咚——咚!咚!咚!咚!”.

总体来说是由慢到快,连打三趟便收更结束.但为什么又不打六更(凌晨五时)呢?因为古人早睡早起,五更一过便开始起床做家务了,“一日之计在于晨”嘛,就连皇帝也在五更天便开始准备上朝了.另外,还有种说法就是五更天鬼在串,此时不宜惊动他们以免影响他们回不到阴间而在阳间为祸,当然,这是古人的封建迷信了.

思考:

思考1:夜间怎么辨别时间和方向

提示:你好! 夜间通常利用北极星判定方向。寻找北极星,首先要找到大熊星座(即俗称的北斗星),因为它与北极星总是保持着一定的位置关系不停地旋转。当找到北斗星后,沿着勺边A、B两星的连线,向勺口方向延伸,约为A、B两星间隔的5倍处,有一颗...

思考2:早晨、上午、下午、傍晚、晚上、深夜、凌晨是怎么...

提示:早晨一般是指5-8点人们起床的时间 上午是指8-12点工作时间 中午是指12-14点午休时间 下午是指14-17(或18)点下午虹作时间 傍晚是指晚饭后至19点这段时间 晚上是指19-22(或23)点晚上娱乐时间 深夜是指22(或23)-次日2(或3)点 凌晨是指2(或3)-5点之间

思考3:古代晚上打更的人是怎么知道时间的

提示:关于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 1.干支计时法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时”字表示。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每一时刻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这十二时辰与现今计时法的关系...

思考4:请问人们一般说的: 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

提示:早上6:00-8:00;上午8:00-12:00;中午12:00-14:00;下午14:00-17:00;傍晚17:00-19:00 晚上19:00-23:00;深夜23:00-3:00;凌晨3:00-6:00

思考5:古代晚上怎样确定时间

提示:古代晚上确定时间的方法和习惯其实一直沿用至今。中国只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人们普遍有了座钟,手表和收音机后才开始慢慢淡忘了使用古代晚上确定时间的方法。当然,清皇室和民国府邸使用现代的西方机械表要早一些。 大概古代晚上确定时间的方法有...

上一篇:2010新歌,2010到2017年好听的歌曲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