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通灵宝玉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31 18:51:58 作者:连笔君

《红楼梦》第二五回

读红品诗词-105

《叹通灵宝玉二绝》赏析

文/墨吟 筱蕊

图:通灵宝玉

赵姨娘和马道婆以鬼祟之术构陷凤姐和宝玉,二人命悬一线之际,一僧一道及时来到贾府。贾政问道:“你道友二人在哪庙焚修?”

那僧笑道:“长官不须多言,因闻得府上人口不利,故特来医治。”

贾政道:“倒有两个人中邪,不知你们有何符水?”

那道人笑道:“你家现有稀世奇珍,如何还问我们有符水?”

贾政听这话有因,心中便动了,因说道:“小儿落草时带了一块宝玉下来,上面说能除邪祟,谁知竟不灵验。”

那僧笑道:“长官你哪里知道那物的妙用,只因他如今被声色货利所迷,故此不灵验了。你今且取他出来,待我们持诵持诵,只怕就好了。”

贾政听说,便向宝玉项上取下那玉来,递与他二人。那和尚接了过来,擎在手上,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尘缘已满大半了,若似弹指。”

说罢,那和尚念了可羡可叹二首七绝:

其一

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

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其二

粉渍脂痕污宝光,绮栊昼夜困鸳鸯。

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

第一首是回顾通灵宝玉之过去。

前二句意为:通灵宝玉原本是青埂峰下一顽石,在天地之间无拘无束,心里没有喜悦,也没有悲伤。

后二句意为:顽石自从经过女娲锻炼,通了灵性,不甘寂寞,要求下凡,于是在人间寻寻觅觅,惹出了多少是是非非。

第二首是咏叹通灵宝玉之今日。

前二句意为:通灵宝玉的光华被女人的脂粉痕迹玷污,生活在富贵之家日日夜夜沉醉于声色犬马之中,因此不灵验了。

“粉渍脂痕”指女人对男人的影响,按佛教教义,男人本来是干净的,只因受女人勾引,变得肮脏丑陋了。“绮栊”是华丽的窗户,此处代指富贵人家,“困鸳鸯”代指男女情事。

后二句意为:通灵宝玉沉迷于梦境,终究会醒来;等到偿清孽债,戏也就散场了。

按佛教教义,人活着皆有冤债,还清冤债之时,就是离开人间之日。

那和尚念毕,又摩弄一回,说了些疯话,递与贾政道:“此物已灵,不可亵渎,悬于卧室上槛,将他二人安放一室之内,除亲身妻母外,不可使阴人(指女眷)冲犯,三十三日之后,包管身安病退,复旧如初。”说着便回头走了。

三十三天之后,凤姐、宝玉果然得以康复。

顽石下凡,其灵性幻化为贾宝玉,其实体则在宝玉降生时含于口中,从此便失去灵性,成为一件普通佩物。一僧一道下凡点化通灵宝玉以驱邪,在书中只此一遭。故脂批曰:“通灵玉除邪,全部百回只此一见,何得再言僧道踪迹虚实,幻笔幻想,写幻人于幻文也。”

由此可见,曹公写马道婆施巫术及一僧一道点化通灵宝玉除邪,并非真的信奉此类迷信之举,实乃借虚幻揭露赵姨娘歹毒心肠而已。

上一篇:旅行世界是真的吗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