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篮桥监狱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30 22:14:26 作者:连笔君
20世纪30年代提篮桥监狱上海市提篮桥监狱,原名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华德路监狱,1901年在今保定路、长阳路、舟山路、昆明路内陆块破土动工,占地约四万余平方米。起初有两幢监房,按美国监狱样式设计,每层60间,背靠背排列,每排监房有铁门,1903年建成。初建时,主要有两幢4层楼的监楼,囚室480间,以及炊场、办公楼、医务所等占地10亩左右。1916年起,陆续向北面和东西进行扩建,30年代初又拆除了部分初建时的建筑,进行了重建,直到1935年时基本定型(现存建筑物均为1917~1935年间所建造)。占地60.4亩,拥有10幢4~6层监楼,近4000间囚室,还有工场、医院、炊场、办公楼等建筑的大监狱,共有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监狱四周有5米多高的围墙,内部除普通监室外,另建有“橡皮监”(防暴监房)、“风波亭”(禁闭室)、“室内刑场”(绞刑房)和室外刑场等特种设施。监狱主要关押对象是上海公共租界内判处徒刑的中国籍犯人(开始均收押男犯,从1904年起兼收女犯,1906年停止,1943年8月恢复收押女犯。从1935年9月起关押外国籍犯人)。由于它建筑精良,规模宏大,犯人收押数量多,最多达8000多人,大于印度的孟买监狱和日本的巢鸭监狱,因而号称“远东第一监狱”。(提篮桥监狱的建筑物,1994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定为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单位,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1999年被上海市命名为“市级现代化文明监狱”,)上海提篮桥监狱英国人1903年修建、被称为“死亡之城”的上海提篮桥监狱是中国仍在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监狱。然而,到2020年上海人口将猛增至3000万,而这个位于闹市区的监狱却占据了宝贵的土地。在迎来首名囚犯的110年后,这个监狱将被关闭。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报道,身为提篮桥监狱改造规划小组成员的上海同济大学学者阮仪三说:“我们会保留值得保留的部分,但城市改造和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监狱周围弄堂里的居民,66岁的严印根(音)说:“我们是真的想搬迁。这是我们穷人过上更好生活的唯一办法。”提篮桥监狱在1943年交还租界以前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华德路监狱,长期由英国管理,俗称“外国牢监”、“西牢”。1903年5月18日,第一幢监楼竣工启用。以后陆续增建,至1935年形成占地60亩、楼房10余幢的规模,四周有5米高的围墙。提篮桥监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关押过许多著名人物。1945年至1948年间,这里是关押、审判和处决日本战犯的场所,曾有上百名日本战犯关押于此,至少有13名日本战犯处决于狱内。提篮桥监狱将其中一幢楼房改建成上海监狱陈列馆。其中还特别展示了一个保存完好的室内绞刑架设施,下方有活动地板,尸体可以直接落入一楼的停尸房。提篮桥监狱作为一处精美的近代建筑群,1994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建筑保护单位”。目前(截至2013年)部分建筑为上海市监狱管理局所在地。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监狱楼道监狱内景囚犯释放时的情景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