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造字的人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27 06:32:29 作者:连笔君

都具有创造的潜能

再小的手艺,也有自己的价值

让世界看见你

无限可能

来源:自然造物 微信号:ziranzaowu

图文版权归属原作者,仅限交流学习

以下为图文

有些人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儿,却比任何人都成功。

导演/王猛涛Tee 摄影/仲文&朱与蒙 撰文/林俊&冯雨薇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浙东南,东源村。

王超辉,61岁,王氏家族木活字印刷第二十三代传承人。

我们找到王师傅时,他正在午睡。

电视机开着,伴着老电扇咿咿呀呀,有点微风,窗户缓缓摇曳吱吱,屋后的工地里,工人正酣酣劳作,阳光下熠熠生辉。

“以前年轻的时候眼睛眼力好,晚上没有电灯,煤油灯点起来刻字,特别喜欢。一直到现在,现在天天还要刻字的。”王师傅这样说。

那时候,年轻的他对木活字非常热爱,一直到现在这种热忱变成了习惯,悄无声息地伴了他大半辈子。

很多人只听过木活字,却并不了解木活字。

说起木活字要用到的木料,王师傅就自豪告诉我们,那是一种叫做棠梨木的木料。

棠梨木细腻柔韧,二三百年不烂。

“君王立殿堂,朝辅尽纯良。庶民如律礼,平大净封张……”

王师傅说这一盘盘的木活字,可都是有捡字口诀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字体都是老宋体。

这个源于古代的传承,在这里继往开来。

学习木活字,最难的怕是写字和刻字了。

写反字,刻反字,这需要时间积淀的技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学会的。

过去人们称王师傅这样的手艺人为“梓辑师”、“梓辑先生”。梓辑,便是修家谱。

曾经备受尊敬的梓辑师,现在也慢慢地被快速的生活“遗弃”了。对比起电脑刻字的便捷,木活字似乎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

王师傅的木活字主要用来印家谱。

木活字刻起来并不容易,而且年纪大了,速度总是比较慢一点,但是他却把喜欢的这件事做了一辈子。

一本家谱需要上千的木活字,这背后需要很长时间的付出,有时候一个月两个月都要在外面跑。每一张纸每一个字,都需要手工印出来。在王师傅眼里,他们作为手艺人,做的都是手工艺的活,赚的都是劳动成果。

“我们温州地区喜欢搞家谱,我们搞家谱不会失掉的。”

他自信的目光,告诉着我们,这是所有人都该有的态度。

作为一个国家级传承人,王师傅用行动去证明了木活字存在的意义,让它得以保留、延续。

有些人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儿,却比任何人都成功。

感谢王超辉师傅。

上一篇:和于术数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