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对于唐宋八大家:韩柳加欧阳,三苏并曾王这一顺口溜耳熟能详,这八位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可谓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他们的文章也非常受读书人欢迎,自此以后他们的文章甚至成为了衡量古文优劣的标准。但唐宋时期有名的文学家绝不止八大家,宋代有一位文学家范仲淹,他的文学造诣丝毫不输八大家,黄庭坚等人称范仲淹为宋朝文武第一人。
范仲淹出生于989年江苏徐州。他这一生写诗无数,仅仅在《全唐诗》中就记载了302首,且篇篇精品,他的诗向来清新质朴。除了写诗,他还写过骈赋、词、古文;对于骈赋,流传下来的有35篇,范仲淹开创了骈赋理论研究的先河,曾在《赋林衡鉴》一文中总结过骈赋的创作理论,并进行创作改革;范仲淹留下了的词不多,比较出名的有传唱度较高时间较长的《苏幕遮》、还有被称为边塞诗中名篇的《渔家傲》。
他最大的成就便是在古文创作和诗文改革上,现存作品很多,他的古文常常叙事抒情,文辞优美,最著名的有《岳阳楼记》,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毋庸置疑,范仲淹是极其优秀的,之后的学者、文学家皆对他赞不绝口。那为什么范仲淹没能进入唐宋八大家行列呢?难道是编辑 “唐宋八大家”之名的人在打压他吗?
唐宋时期由于人们在创作骈赋时过于追求华丽的辞藻,使骈赋的内容变得空洞,因此以韩柳为首的唐宋八大家便建议古文改革,反对骈赋,主张恢复先秦时期的古文,这便是后来的古文运动。他们的主张受到读书人的推崇,纷纷效仿和学习,人们便把这些读书人称为“唐宋派”。在明朝时,朱右、茅坤、唐顺之等人开始甄选唐宋八大家,其甄选标准有两个:第一,作者必须是唐宋派的;第二,作者为唐宋派中的骨干或领袖。这两个标准必须符合一个。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为什么唐宋八大家没有范仲淹?虽然范仲淹在古文的研究、创作及改革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但是他并不同于唐宋派,且区别明显;范仲淹更注重文章的教化作用,主张切合实际。此外,范仲淹更推崇白居易、王勃等人的文学主张,所以范仲淹非唐宋派人,也非唐宋派的骨干或者领袖,那他和他的古文作品自然也就不能被选录进“唐宋八大家”了。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唐宋八大家”的称号是在朱右、茅坤、唐顺之等人选录完文集之后才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