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鉴不远
【拼音】:yīn jiàn bù yuǎn
【释义】: 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 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出处】: 《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成语典故】
《诗经 · 大雅 · 荡》最末有两句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原来殷商之前,就是夏(或称夏后氏)。以治水闻名的夏禹,是夏代的第一任君王。这夏禹,是我国传说中上古时代有名的圣王之一。可是夏代末了的一个君王,叫做夏桀的,却荒淫暴虐。于是商汤起义,把夏朝灭掉,改立为商朝。商汤就做了商代的第一任君王。这商汤,也是一位有名的圣王,可是商代传到末期,也逐渐腐败,越来越不像样子。
当时作为西方诸侯之长的“西伯”周文王曾怀着一片好心,提出过诚恳的劝告,上述诗中的两句,也就是这个意思。那两句的大意是说:殷商的教训不必向远处去找,就在夏桀那一代!也就是说:夏代的灭亡,应当作为殷商的鉴戒。可是殷商的末代君王商纣,不听忠言,不接受前代的教训,终于被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所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