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杨松泉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22 09:11:14 作者:连笔君

梅花,称为中国的国花,小小的一朵梅花,被赋予中华民族的国魂,可见其品质高雅、超凡脱俗。 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象征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奋 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但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虐雪压,梅 花愈是开得精神,愈是秀气。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奇花!

几千年来,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 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 文明。有人认为,梅花的品格与气节几乎写意了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中国上至显达,下至 布衣,几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文学艺术史上,梅花的诗,梅花的画,其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 种花卉都望尘莫及。例如北宋王安石所写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在暗 香来。就足以代表了中国无数文人士大夫写梅的诗词歌赋中对梅花的赞美。

▲《月映梅花恍若梦 风动梅花香袭人》尺寸:68x68cm

梅花是千古以来常画不衰的传统题材,早已脍炙人口。古代宫廷画家画它,民间画师画它,文人士 大夫尤为者众,近当代专业画家画它的更多。夸张点说,数枝梅花成就了不少的画坛精英,也推动了 大众文化按中国特色的画坛发展。

▲《傲雪煅铁骨 斗雪炼精神》尺寸:136x68cm

峨眉山市的杨松泉先生以冰雪梅花而著称于中国画坛。他的梅花却又与中国当下所有画梅者大相径庭。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梅花大多写意于傲霜雪之际的梅花,在重重冰雪的 重压之下,数枝梅花斗风霜,战冰雪。极度严寒下,展示了梅花不畏艰险的风骨,令人望之油然而生敬意。 而以冰雪梅花享誉画坛的杨松泉先生每每吟诵毛泽东同志的《卜算子 咏梅》中“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便豪情满怀。 他常常在极度寒冷的隆冬到峨眉山报国寺的梅林中去摹写那雪压梅花,傲霜斗雪的别样姿态。空山寂静, 唯有大雪纷飞,此时此情此景,杨松泉便觉有一股豪情萦绕心间。对傲风霜而怒放的梅花,便有了一种 别样的情愫。于是,在他的笔下,雪梅便有了画家精神的寄托。同时展示了画家“只有香如故”的内心 独白。

▲《雪里红梅香益烈》尺寸:178x78cm

而在写意梅花的长期探索中,杨松泉先生对梅花的品质和精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中华民族几千年 对梅花的礼赞以及中华民族的历史也一直影响着杨松泉先生。早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杨松泉先生的梅 花还停留在对传统技法的探索上,他曾千方百计地搜寻大师的墨迹,有选择地搜集古今画梅的成就, 既在以书入画上追寻,又在吸纳传统文化上探索,以博采众长,尤其对关山月的梅花十分青睐,着重 继承了关山月大师的枝干如铁、繁花似火、昂扬向上的风格。所以,杨松泉画梅,不画疏枝三五而画 老树壮健,新花怒放。也不拘泥于或点瓣或钩花的一种画法,更不受对物实景写生的局限,而是以已 意取舍自然,以已见综合前人之长,有效地突出老干新花的蓬勃生意,俏不争春的孤清、迎击风雪的 雄襟、虬曲穿插的奇姿、郁勃昂藏的块磊和提早报春的喜气,形成了雄浑沉郁的境象,表现了永不消 沉的奇情。

近半个世纪的绘画生涯,杨松泉一直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在画梅的艰难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与他人 不同的路。经过他不遗余力地学习借鉴、反复探索,终于创作出在风雪中傲放的晶莹剔透的冰雪梅花来, 从而赢得好评如潮。而杨松泉所画的各种千姿百态的传统梅花,被许多喜欢梅花的爱家们称之为“当代 王冕”。杨松泉先生在回答媒体时曾说:“简单地说,我画枝干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用各种手法表现 梅花历尽沧桑的感觉,我努力探求着自己的艺术之路。我的作品若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表现梅花,这 才有助于生动传神。

”其实,杨松泉爱梅成癖,视梅花为师、为友、为知己。达到了不知我之为梅,梅 之为我的“物我两化”的境地。 在杨松泉笔下的梅花世界,是一个真、善、美的世界。杨松泉的这种创作,不是想入非非,凭空而来, 而是来自生活,来自自然。当你欣赏自然界的梅花,首先感到的是一蔟梅花组成的花丛,很难看清某朵梅花是由多少花瓣组成的。艺术不等于生活,生活必须经过艺术加工、概括、提炼、夸张。

▲《冰清玉洁发幽香》尺寸:68x68cm

在上个世纪末,为进一步表达梅花那不畏严寒的独特精神,杨松泉先生决意独辟蹊径,突破传统技 法,而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来独创晶莹剔透的冰雪梅花,但这绝非易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杨松泉为了艺术,经过不知多少的艰难险阻、从实践中不断摸索。尤其是不断深入生活——凡是在极 度严寒的隆冬里,一到大雪初晴的关键时刻,杨松泉都立即深入银装素裹的峨眉山写生,细细观察那 类似梅花树干在厚雪积压下的情状、冰消雪融中那晶莹剔透的冰挂以及那从雪团中崛起的虬枝,从而 厚积薄发,再经特殊技法的运用,终于独创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晶莹剔透的冰雪梅花来。所以, 很多艺术同道读了杨松泉的冰雪梅花作品后,都认为他的作品并非浪来虚名。认为杨松泉先生的冰雪梅花实实在在地成为一枝独秀,蕴含着一种新颖独特的内在美。

冰清玉洁的人间仙境

——杨松泉冰雪山水画赏析

王晓霞/文

有一种声音,循着雪花而来,与季节做一场回归与抗衡……这是一种来自画家内心深处的人生写意,是一种发乎于情,行于笔端的诗意表达。他以冰雪为媒,将一种对冰清玉洁世界的美好向往,尽情展示,他就是冰雪山水画家杨松泉先生。

▲《洞坪观云台》尺寸:178x96cm

生于峨眉山,长于峨眉山的杨松泉老师,一直有一个心愿,要创造一种崭新的方式,来展示峨眉山之秀美。画家们的一次初冬峨眉山采风活动,他被金顶一片银白的冰雪世界彻底震撼,那是一种浩瀚无边的白,那种与世无双的洁净,让他如入仙境般清新与惬意,于是,决定以冰雪山水的方式展示峨眉山的美境。那一年,他58岁。

▲《冰雪笼峨眉 仙山分外娇》尺寸:136x68cm

冰雪山水的创作比一般山水创作更难,难在要将冬的寒冷、雪的洁白、冰的晶莹形象地描绘、准确地表达。但这一切都难不倒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多年绘画的深厚功底与创新的无缝衔接,造就了他冰雪山水的独特魅力。观其《金顶银妆》画作,山的凌厉被无垠的冰雪包裹着,便有了几分温柔,傲雪的青松,在冰雪下倔强地生长,与远处的云海交相呼应,天边那一抹嫣红的朝霞,让这冰雪世界多了一份温暖,恍如仙境般,有一种闲逸之美。《象池冬韵》则以大写意的笔法,大胆使用皴擦、泼白、重叠等笔法,勾勒出远山的氤氲,层叠的云雾;而近景中的树木,则以细腻的笔法,细致勾画出石的坚硬,树的多姿,冰雪的无瑕,从而达到“画山无石、画林无树、画树无枝”的境界,整幅作品让人感觉到虽然是隆冬季节,一片洁白的世界里,却处处充满着盎然的生机。

《二零零八年那场雪》画作,重现云雾缭绕下神秘的冰雪世界;《冰肌玉骨宛若仙》则表达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仿佛听到冰雪压枝的吱吱声;而《盛世户外游》则让我们在冰雪的世界里尽享温泉的惬意。每一幅作品,都饱含了作者的独具匠心,每一幅作品都满含着作者的故乡之恋,每一幅作品都表达着作者对无处不在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杨松泉的冰雪山水画虽然借鉴了于志学大师的冰雪技法,但不照搬北方的冰雪姿态,而是立足于表现峨眉山的特色,着重描绘冰天雪地中那峨眉山的树,峨眉山的岩石,峨眉山的云雾,峨眉山的雄姿……塑造了别具一格的峨眉山的隆冬美景!

▲《冰肌玉骨宛若仙》尺寸:136x68cm

在杨松泉的冰雪山水画作中,白雪与苍茫融为一体,云雾的飘逸与之交相呼应,他置身其中,并以独特创新画法,将一种澄明,圆满于洁白剔透的世界之中——近年来,可谓是杨松泉创作的高峰期,每次采风回来,他都会满怀激情地创作出一批反映峨眉山特色之美的精品佳作。如今的他,正在以自己多年的创作为底色,以创新之笔,向冰雪山水创作的高峰勇敢攀登。

梅花山水冰雪魂,别具一格传春秋

——记著名画家杨松泉

丹青梅花与山水是千年画题,经由历代名家积淀范式鲜明。范式是个好东西,可以保持 画法的稳定性。范式如果不得突破,那么后人只能囿伏于王冕的梅题之下作画奴,也只能附 居于范宽的山水之下作画匠。当代画家都有嬗变古代画法的思潮,但是真正把这种思潮变成 艺术实践的大手笔当属杨松泉!他传承画梅的传统法度,被称为当代王冕。他创新冰雪梅绘 的新体系,被称为当代川南雪梅第一人!又独辟冰雪山水新路径,同时也成为当代山水创新 的扛鼎贤才!

传统山水水墨技法为主打,表现雪域寒林的画法以留白为主。留白是写意空灵气雾的手 法,转借过来表现雪的质韵,显然是“勉强而为之”的手段。所以我们看古代风雪山水,雪 是类比成了云雾,并不能全面表现出雪的绵度与厚度。再者留白画雪意山水,雪可以意象出来, 但是冰的形态却无法传神佳得。因此,古画有雪意山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冰雪山水。 杨松泉的冰雪山水,一改留白为写白,巧用矾水与墨的中和,通过层层积皴在多层夹宣 上进行冰雪自然态的铺陈,不但画出了雪的绵度与厚度,还画出了冰的晶莹与寒脆,矾墨相映, 成功开创了南国冰雪山水审美的新领域,画出了亘古未见的南国冰雪新形态。

这是线条造型 与块面造型的完美统一。也是由于杨松泉每到隆冬季节便深入冰雪覆盖的峨眉山采风写生, 仔细观察这南国的独特雪姿,创作出有别于北国风光的冰雪山水。画法从传统中走过来,经 过现代艺术语言的反复酝酿修证,在确保中国画气韵根本的同时,还介入类油画的造型精湛。 新材料,新构想,新体系,标新立异,独树一帜,让他的冰雪作品成为美术史上的新神奇。

▲《雪里红梅分外娇》尺寸:136x68cm

杨松泉不但冰雪山水有自独特性,其冰雪寒梅更是别具一格。

看过王冕的墙角一枝梅,心里自然会有这样的想法:对的,墨梅应该这样画。看过杨松 泉的冰雪寒梅映胭脂,必有这样的感叹:是的,梅花还可以这样画!他的梅花,在水墨的文 人味里,又加注的冰雪莹明铺陈,雄枝立乾坤,繁花显艳雅。冰雪的介入,梅花绘画全然突 破文人画戏墨的小娱情怀,赢得了冰雪映艳晖,玉树琼枝的精气神!他的傲雪梅花底色是水 墨的气韵生动。用浓淡相宜的墨韵为冰雪的映补打底,冰雪覆梅枝,质感不是“留白”的虚空, 而是矾水的积淀,从留白到写白,这是质感的提升,触之有寒凉之气,真实不虚。

所以晶莹 剔透就在眼前,水墨氤氲涵在其间,劲健与冷峻相辅相成,疏淡与丰艳对比鲜明。这种质显 强烈的对比画法,是现代主义的表现力,把冰雪的质感色泽逼近眼前,并不是要让你近看冰 雪寒莹,而是要反衬出梅的精神品格和生命气度!雪下透神丰,这是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 是可以激励精神,净化神魂的神形俱得,既有艺术感染力,也有审美情趣的丰满体验!

▲《雪压霜欺仰天笑 百弯不折送寒香》尺寸:136x68cm

画梅他是传统的,曾经深师古今画梅的成就,有以书入画的功力,也有博彩众长的参意。 特别心崇关山月的海派梅花,画枝干如铁,点染繁花似火。同时师而不拘,自立面目的努力 也是卓越的,不拘泥于前人画法,更不受物象的局限,善于以已意取舍自然,师益多门,自 有妙处:有效地突出老干新花的蓬勃生意,把俏不争春的孤清、迎击风雪的雄襟、虬曲穿插 的奇姿、郁勃昂藏的块磊和提早报春的喜气画到了极致,形成了雄浑沉郁的境象,表现了永 不消沉的奇情!

▲《雪里红梅展傲骨》尺寸:96x59cm

冰雪寒梅绘精神,独创一体传春秋。纵观他冰雪寒梅和冰雪山水,从中不难体验到他对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深刻体悟。他是一位画坛雄才,也是一位杏坛贤师,所以可以从文化与 艺术两个角度为梅花、山水创造别具一格的审美视角,在新形态创作的过程中,既有传承中 国画艺术格调的定力,又不囿于旧有的笔墨范式,不对旧有的作品进行抄写,而是极力表现 对物象的超越,在超越中他挖掘到了梅题与山水艺术新价值,也创造了梅题、山水精神的新 高度!这就是他的绘画作品为什么获奖颇多,好评如潮,并且远赴国外成为文化交流精品的 重要原因!大家著大功,画史留其功名,自是春秋必然!

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 2019 年 12 月 5 日

作 品 欣 赏

▲《冰天雪地见精神》尺寸:68x68cm

▲《已是悬崖万丈冰 犹有花枝梢》尺寸:178x96cm

▲《仙山的隆冬》尺寸:136x68cm

▲《蜀国多仙山 峨眉邈难匹》尺寸:178x96cm

▲《仙山隆冬行》尺寸:178x96cm

▲《蜀山水碧蜀山青》尺寸:136x68cm

▲《隆冬金顶银满山》尺寸:136x68cm

▲《二零零八那场雪》尺寸:178x96cm

▲《洪春坪冬韵》尺寸:178x96cm

▲《万佛顶冬韵》尺寸:178x96cm

上一篇:华谊兄弟招股说明书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