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公元前100万年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21 00:59:42 作者:连笔君

公元前150-100年世界十大强国排名和评分

1.汉帝国 29分
2.罗马共和国 24分
3.安息帝国 20分
4.匈奴汗国 12分
5.努米底亚王国 11分
6.托勒密王国 10分
7.塞琉古王国 9分
8.本都王国 8分
9.印度-希腊王国 6分
10.毛里塔尼亚王国 6分

大事记

公元前149年,第三次布匿战争,罗马灭亡迦太基共和国。

公元前141-87年,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对匈奴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公元前170-138年,安息帝国密特里达特一世在位时期,夺取了塞琉古王国大片领土。

公元前133年,帕加马王国阿塔罗斯三世死,按照其遗嘱将国家赠送给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138-115年,汉帝国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东段。

公元前111-105年,朱古达战争,罗马共和国战胜当时的北非强国努米底亚王国。


公元前150-100年世界十大强国评析
汉帝国在汉武帝时期进入了鼎盛阶段,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扩展了势力,凿通了丝绸之路的东段,并继续推行大一统的政策。它唯一的强劲对手是其北边强悍的游牧国家匈奴汗国。匈奴汗国的骑兵部队曾所向无敌,但最后在汉帝国密集的军事打击之下实力明显削弱。罗马共和国和安息帝国国力仍然处于上升阶段,继续扩大了领土和势力范围。与它们形成对比的是以塞琉古王国和托勒密王国为代表的希腊化国家,呈现持续衰落之势,已退出一线强国的行列。
1.汉帝国 29分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87年在位)继位之后,加强了中央集权。他的一个重要政策是削藩,推行“推恩令”,使诸侯的领地越分越小,不再具有与中央抗衡的能力。此外,他将铸币大权收归中央,又将盐铁的专卖权收归国有,还设立平准官,由政府控制物价,经营贸易。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在他的后继者们的不断强化之下,终于成为压倒一切的思想体系,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骨髓中,并压制了其它思想的发展。他还建立太学,这是中国历史上官方办学的开始。
汉武帝一直将抗击匈奴作为其基本国策之一,总共组织了多达16次的对匈奴战争,其中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战夺取了河套平原,使长安免除了匈奴的直接威胁,前121年的河西之战夺取了从甘肃直至罗布泊的大片土地,使汉人的势力范围伸入到西域,前119年的漠北之战以倾国之力出击,直插匈奴心脏,封狼居胥,从此“漠南无王庭”。这一时期汉帝国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扩展了势力。在南方,先后消灭了闽越、瓯越、南越三个国家,将东南越族地区纳入汉朝版图;在西南,以招抚兼武力胁迫的手段,征服了当地未开化的夜郎等民族。在东北,征服了古朝鲜国。历史意义更大的是凿通西域。为斩断匈奴右臂,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诸国,公元前138-115年经过两次艰难跋涉,终于打通了中亚文明同东亚汉族文明之间的通道,这也成为丝绸之路的东段。这条大道在此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一直是中国同西亚乃至欧洲等文明交流的主干道。前120年前后,汉帝国的人口曾达到约4000万,到汉武帝统治末期,疆域面积已扩张至约410万平方公里,
2.罗马共和国 24分
罗马共和国继续在地中海周边进行扩张,公元前149年发动了第三次布匿战争,彻底灭亡了迦太基,吞下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133年,帕加马末代国王死后按照遗嘱将他的国家赠送给罗马共和国,罗马人的势力正式挺进小亚细亚地区。公元前100年,罗马共和国控制下的面积达到约13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约1430万。
罗马在所征服地区设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到本世纪中期,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行省组织管理制度,成为罗马维系庞大国家的基础之一。由总督执掌行省的军政大权。根据享有的权利的不同,各行省的城市分为自由城市和纳税城市两个档次,而自由城市又分为同盟城市和非同盟城市两大类。罗马内部也存在着诸多矛盾,两次西西里大起义反映了奴隶和奴隶主阶层的矛盾斗争,而格古拉兄弟改革,则体现了平民与贵族、保民官与元老院之间的矛盾冲突。本世纪末期,执政官马略实行军事改革,改公民兵制为募兵制,从而大大扩充了兵源。当然,最具战斗力的重装步兵仍然由罗马公民担当。同时,在军团内部推行联队制作战阵式,还把角斗学校的训练方法引入到正规军中,提升了罗马军队的战斗力。在矛盾斗争中力量不断壮大,是本世纪和下个世纪的罗马的基本特征。
3.安息帝国 20分
安息帝国的国力继续处于上升阶段,塞琉古王国则是其主要打击对象。公元前155年密特里达特一世西征占领米底,公元前141年侵入巴比伦,驱逐了塞琉古的总督,将巴比伦纳入安息帝国版图。他还从大夏国手中夺取了木鹿等重要城市。到密特里达特二世(公元前123-88年在位)统治前期,通过军事改革使安息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提升,为继续扩大版图打下了基础。公元前100年前后,安息帝国的版图面积已达到约23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约580万。
安息帝国虽为君主专制国家,但存在两个贵族会议(氏族贵族会议和祭司会议),有选举君主和限制君主权力的作用。本世纪后期,随着丝绸之路东段为张骞所贯通,安息帝国成为沟通东西方的媒介,商业更加繁荣。
4.匈奴汗国 12分
这个时期的匈奴与汉帝国之间相互进行密集的军队攻击,公元前119年汉帝国取得关键性的大捷,匈奴南部领土尽失,导致“漠南无王庭”,其中水草丰茂的河套及其以西土地的丧失,对匈奴的打击尤其重大,导致其畜牧业受到严重限制。不过,匈奴仍然维持了统一,其军事实力在当时的世界仍然名列前茅。
5.努米底亚王国 11分
努米底亚在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146年)中再次与罗马结盟,灭亡了迦太基,称雄北非地区。但这次战争也是努米底亚走向覆灭的开端,因为没有了迦太基这个缓冲,它就直接成为罗马的竞争对手。此后双方关系恶化,公元前111年罗马对努米底亚宣战,遭到努米底亚王朱古达的顽强抵抗,尽管罗马军队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占明显优势,但经过6年苦战才取得胜利,这场战争也被称为“朱古达战争”。此后努米底亚沦为罗马的附庸。
6.托勒密王国 10分
托勒密王国和塞琉古王国这对竞争对手变成了难兄难弟,均处于衰落阶段,两国还互相干涉,频频挑起对方内乱。同塞琉古王国相比,托勒密王国因为有埃及这个比较稳固的基地,以及选对了罗马这个盟友,处境相对稍好,仍然是地中海东部地区一股重要的力量。
7.塞琉古王国 9分
这段时期的塞琉古王国可谓江河日下,遭到罗马和安息的夹击,这两个国家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像铁钳一样挤压中间的塞琉古王国的领土。到本世纪末领土只剩下今叙利亚一带,在外部形势日益严峻之时,该国还频繁发生内乱。
8.本都王国 8分
本都王国是小亚细亚东北部沿海的一个国家,建于公元前281年。米特拉达梯六世在位期间(公元前121-63年)是本都王国的全盛时期,先后征服了科尔基斯和博斯普鲁斯王国,称霸黑海沿岸地区。他还入侵罗马的属国比提尼亚和卡帕多细亚,这引发了本都与罗马之间的战争(史称“米特拉达梯战争”),最终给本都王国带来了灭顶之灾。
9.印度-希腊王国 6分
亚历山大帝国入侵印度之后,在印度北部和西北部留下了许多希腊人后裔,他们后来接受了孔雀王朝的统治。孔雀王朝衰亡之际,这些希腊后裔建立了多个国家,史称“印度-希腊王国”。米南德一世统治时期(约公元前155-130年),将印度-希腊王国团结起来,国力达到全盛,他同时也是与阿育王、迦腻色迦一世并称的佛教三大护法王之一。
10.毛里塔尼亚王国 6分
古代毛里塔尼亚王国位于今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西北(不同于现代的毛里塔尼亚共和国),在与罗马合作打垮了努米底亚之后,获得努米底亚西部的领土,成为北非强国。

上一篇:宙斯盾舰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