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西方文化的一大显著差异,“性开放”始终是隐藏在中国人心中的、对于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的一种固有观点。
实际上,这是一种典型的刻板印象,因为美国是受基督教-犹太教文化影响很深的国家,他们对于“性”的观念很保守。
为什么我们会形成这种观念呢?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影视作品的存在,使得我们有空间想象其他国家人们的个性。
一、 美国的性启蒙变迁史
最著名的一个误解恐怕就是,将艾滋病的滥觞及其广泛传播的罪名“安”在美国身上。尽管这一结果与美国固然有分不开的关系,但起初的目的并非为了产生及传播病毒。
在美利坚合众国建立之初,社会并不重视对于未成年人的性教育,总体采取任由其发展的态度。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让美国的未成年人逐渐变得无节制。
所以,敏锐的美国政府及社会意识到了这一变化,立即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主张未成年人自尊自爱,讲究性伦理。
由于美国是一个讲究“自由、平等”的典型西方国家,在政府及社会的约束下,许多社会运动纷纷出现,主要是以年轻人为主的、控诉政府剥夺性行为自由的一系列游行活动。
在这些猛烈的社会运动促进下,美国社会对于性教育加重了关注,于是在此之后,社会与政府改变了性教育方式,不再一味地禁止,而是不进行人为指导,让他们自行摸索。
也就是在这一阶段,美国当时的性观念通过众多影视作品、歌曲、小说等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给我们留下了“性观念更开放”的观念。
然而,对年轻人妥协的后果就是产生各种社会问题:艾滋病肆虐、单亲妈妈数量激增、打胎率增加等等。
因此,美国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进行至另一阶段:既不放任,也不禁止,而是结合两者,比较中庸地进行性教育。
这一阶段的美国社会并不一味谴责早食禁果的男女们,而是将这种行为的后果详细说明,让过早进行性行为的严重后果为年轻人所知。
二、 想法与行动
在对于美国整体未成年人性观念的调查中表明,有八成以上的年轻人对于性行为持反对态度(厌恶/不支持),并且这个比例还在逐渐增加。
还有一个子调查项目是关于婚内出轨的,对此更是有90%的人持反对态度,可以说完全不支持。相似的调查也曾在上海与兰州进行,对婚内出轨持反对/不支持态度的人口比例占到了六成以上。
中国人受东方文化影响极深,在情感及态度表达上相对比较含蓄,所以比例相较于美国会稍低。更加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性行为这一概念在中国人看来是与道德伦理挂钩的。
但是,美国主张个体利益、自由平等,所以不会有过于明显的道德或社会伦理去约束这一行为。
中美都不支持婚内出轨行为,但是双方的出发点不一样。中国重视家庭与婚姻,希望生活美满幸福,美国则重视个体享受与自由。
所以可以这样概括:在美国,公民对于性行为的想法比较开放,但在行动上会相对保守,并不会像我们想象中那样开放。
三、 美国人眼中的性
其实在美国人眼中,性并非是不可以言说的“禁忌”话题,不会像在中国一样,比较隐晦、含蓄地表达。所以,在各种社会领域,他们都会将性摆在明面上,甚至大书特书。
比如,医疗行业、教育行业、娱乐业等,对于性的态度都十分“淡定”。
除了在各行各业中,经由媒体加工之后,传入大众观念中的性知识也会对民众起到一定影响,积极促进他们形成对于性行为的正确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