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明懿皇太后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20 14:56:50 作者:连笔君

一、前朝太后

昭慧太后陈氏:隆庆帝生母,早逝于隆庆帝幼年,隆庆帝即位后追封昭慧庙号。其死乃昭宪太后授意,只为可以夺隆庆帝抚养权保住其太后之位。

昭宪太后夏氏:隆庆帝养母,太宗之淑妃,一手策划昭慧太后之死,昭慧太后死后抚养隆庆帝,一向感情甚笃。帝即位后奉为太后,上昭宪徽号。后帝执意迎摆夷女子(阮嫣然)入宫,导致母子反目。而后昭慧太后之死事发,太后薨逝后,先帝严令只与太后之号,灵位不入太庙,梓宫不入皇陵,只许葬入妃陵,不系帝谥,后世也不许累上尊号。逝后极尽冷清。

(部分为后宫琳妃传添加细节,但大致与甄嬛传中描述相同)

二、前朝后妃

废后夏氏:隆庆帝的废后,昭宪太后的侄女,德行有亏,且蠢劣异常。在舒贵妃日常饮用的红枣蜜中下了鹤顶红,事败后被昭宪太后袒护才算掩饰了过去;意图谋害皇四子玄凌和尚在幼龄的皇六子玄清,故意趁皇子玩耍时弄松了两人常攀玩的地方的石头,想借皇上之手摔死六王,一箭双雕。事败之后,先帝忍无可忍,不顾昭宪太后养育之恩,终究还是废了夏氏,移出紫奥城别居,三月后,废后幽愤难抑,坠井而死。

琳妃朱成璧:正三品琳贵嫔→正二品琳妃→太后→昭成太后。纯元皇后和温裕皇后的姑姑,隆庆帝第二女真宁长公主、第四子玄凌生母,清河王玄清养母,原为校书女官,隆庆帝时为琳妃,美貌仅次于舒贵妃和玉厄夫人,智谋却远在二人之上。与摄政王有不伦之恋,隆庆帝死后在摄政王的帮助下扶助其子玄凌继位,自己则成为太后,赶走舒贵妃,收养其子清河王,并亲手诛杀摄政王,太后铁腕无人敢违抗,后病逝前亲口下诏朱氏不得出废后。

晰悯德妃汤馥娴:魏王府侧妃→正一品晰悯德妃(追封)。为隆庆帝在魏王府的宠妾,颇得宠爱,生隆庆帝长女乐安长公主,皇次子(早夭)之母,未入宫即病死。隆庆帝登基后追封其为德妃,谥号"晰悯"。

舒贵妃阮嫣然:正二品舒妃→正一品舒贵妃→舒贵太妃→冲静元师,金庭教主→昭舒太后(追封)清河王玄清生母,摆夷奴婢出身,身份低微却美丽绝伦,后隆庆帝为纳她为妃,入宫后得隆庆帝专宠。生下清河王后加封为舒贵妃,为保玄清一生平安,隆庆帝驾崩后被迫出宫修行,新帝继位前已逝世,遂追封为昭舒太后,与隆庆帝合葬。

钦仁淑太妃:隆庆帝长子岐山王玄洵生母、皇长女乐安公主养母,在诸太妃中身份尊贵自然不言而喻,隆庆帝驾崩后尊为钦仁太妃,后玄凌为祈太后安康,给后宫太妃上尊号,由于清河王生母舒贵太妃尚在人间,所以尊钦仁太妃为钦仁淑太妃,居后宫太妃之首,玄凌驾崩后,新帝继位,又尊其为钦仁太皇贵太妃。

庄和德太妃:隆庆帝第五子生母,第九子玄汾养母,其亲生子早殇,不甚得宠,隆庆帝驾崩后尊为庄和太妃,后玄凌为祈太后安康,给后宫太妃上尊号,尊其为庄和德太妃,玄凌驾崩后,新帝继位,又尊其为庄和太皇淑太妃。

顺陈贤太妃陈氏:隆庆帝第九子玄汾生母,原本是绣院的宫女,出身微寒,容貌既逊,性子随和,不甚得宠,终隆庆帝一朝,其位份不过是恩嫔,儿子由庄和太妃抚养,隆庆帝驾崩后,母凭子贵尊为顺陈太妃,后玄凌为祈太后安康,给后宫太妃上尊号,因其出身寒微而只是加以礼遇,未赐封号,直到其子玄汾成婚时才加封为顺陈贤太妃。玄凌驾崩后,新帝继位,又尊其为顺陈太皇贤太妃。

玉厄夫人林氏:汝南王玄济生母,博陵侯幼妹,出身高贵。曾经很得隆庆帝宠爱,后来因博陵侯造反受到牵连,又嫉妒舒贵妃得宠而口出怨言,逐渐失宠。病逝后无追封,直到多年后玄凌迫于形势,为稳定汝南王,下旨追封其生母玉厄夫人为思肃贤太妃,迁入太庙供奉香火,汝南王谋反失败之后,被褫夺封号,并迁出太庙。

祝修仪祝氏:为隆庆朝前期宠妃,后因舒贵妃入宫而带领同宫妃嫔一同哭谏,之后被触怒的隆庆帝封宫五年,颇为凄凉。

(以上嫔妃及事迹皆在书中出场,后宫琳妃传中添加了很多细节和人物,由于作者和甄嬛传不同,且为杜撰,所以不做添加)

三、兄弟王爷

玄洵:岐山王,钦仁淑太妃之子,隆庆长子,喜爱玩乐,无政事野心,也算是安稳一生。

皇次子:早夭。晰悯德妃之子。

玄济:汝南王,隆庆三子,玉厄夫人之子,后被玄凌肃清。王妃贺氏,有一女庆成宗姬,一子。

皇五子:庄和德太妃独子,早夭。

玄清:清河王,隆庆六子,舒贵太妃阮嫣然之子,深得隆庆喜爱,与甄嬛相爱,后皇帝妒恨且起疑而命甄嬛亲手毒杀,死后由皇三子予涵继嗣清河王府。无王妃,有两位侧妃:尤静娴、甄玉隐(浣碧)。有两子两女,予澈为静妃所生,其余三位皆是甄嬛所生。

皇七子:甄嬛传中未提及。琳妃传中,是秦贵人之子,与苏昭仪共同抚养,早夭。

皇八子:甄嬛传中未提及。琳妃传中,是妍贵嫔韩氏之子,后被密贵嫔宋氏抱入太液池中双双死亡。

玄汾:平阳王,隆庆九子,顺陈贤太妃之子,后由庄和德太妃抚养,娶甄嬛之妹甄玉娆为妻,唯有一女。后由养子予澈继嗣王府。

四、姐妹长公主(姑祖母大长公主)

乐安长公主:隆庆帝长女,生母为晰悯德妃汤馥娴,养母为钦仁淑太妃。后因巧合嫁与状元郎张先令,二人恩爱非常。

真宁长公主:隆庆帝次女,生母为琳妃即昭成太后,玄凌唯一的同胞姐姐,下嫁驸马陈舜为大周驻守吉州,生育一女承懿翁主陈慧生,其下嫁甄珩。

舞阳大长公主:根据辈分可推出是玄凌姑祖母,即太祖之女。其驸马与太后同出朱氏,生有晋康翁主,其外孙女胡蕴蓉。

五、皇后嫔妃

朱柔则:皇后→谥号纯元皇后,玄凌的结发嫡妻,宜修之嫡姐,在其母陶夫人陶婳娉的设计下入宫陪伴有身孕的宜修时,被玄凌看中成为皇后,遭宜修暗中怨妒,孕期饮食内被掺入芭蕉、桃仁,因而难产死亡,母子双殁,临终嘱咐玄凌好好照顾妹妹朱宜修。

朱宜修:正二品娴妃→正一品娴贵妃→皇后→皇后(礼节仅于末位更衣)谥号温裕皇后,纯元皇后的妹妹,庶出之女。城府深且心狠手辣,害死多位得宠或有孕的嫔妃,为贵妃时曾有一子,因高烧不治,不满三岁而早夭,悫妃死后扶养皇长子予漓,最后因为谋害纯元皇后的事情败露,被皇帝下旨囚禁,新帝登基后上徽号温裕,当日晚因心悸而死于凤仪宫昭阳殿,死后以贵妃之仪葬入妃陵,无太后尊号。

慕容世兰:正五品华嫔→正四品慕容容华→正三品华贵嫔→正二品华妃→从一品皙华夫人→正二品慕容妃(甄嬛小产后玄凌降位褫夺封号)→正二品华妃→从七品慕容选侍(遭曹琴默告发罪行后玄凌降位)→追封顺选侍→追封正三品顺成贵嫔,曾为皇后之下第一人,因过于嚣张跋扈且皇帝忌讳慕容家兵权而故意不令其有孕,有一子小产,最终于冷宫自尽,大封六宫时被追封为顺成贵嫔。

甄嬛:正六品莞贵人→正五品莞嫔→从四品甄婉仪→从三品甄婕妤→正三品莞贵嫔→从二品甄昭仪(遭皇后陷害未上册,但以昭仪之名回宫)→正二品莞妃→正一品莞淑妃→皇贵妃→明懿皇太后,吏部侍郎甄远道之女,生有胧月帝姬绾绾、皇三子赵王予涵、灵犀帝姬韫欢,雪魄帝姬芊羽(除胧月为玄凌之女外,其余皆为玄清之子女),与眉庄是好姊妹,新帝予润即位后以养母之尊,称为明懿皇太后。但因为予润儿子没有子嗣了,最后自己与玄清的曾孙登基为皇帝。

沈眉庄:从五品沈小仪→正五品惠嫔→正四品沈容华→正七品沈常在(遭华妃陷害假孕,玄凌降位)→正四品沈容华→从三品沈婕妤→正三品惠贵嫔(太后下旨晋位)→从二品沈淑媛(和温实初有孕后晋升)→正二品惠妃→追封正一品德妃→追封正一品惠仪贵妃→昭惠懿安太后(新帝登基追封),济州都督沈自山之女,与甄嬛是好姊妹,生有皇四子楚王予润(为温实初之子,后为太子,玄凌崩后登基为新帝。但因其子无子嗣,因此甄嬛的曾孙被迎入宫成为了新帝。)。

安陵容:从七品安选侍→从六品安美人→从五品安小媛→正五品安嫔→从四品安芬仪→正四品安容华→正三品安贵嫔→从二品安昭媛→正二品鹂妃→追谥为正三品鹂音贵嫔,因出身寒微一直无封号直至有孕封妃后皇帝赐名安鹂容(甄嬛故意为之,并借机会请旨大封六宫),对甄嬛之兄甄珩有特殊情感,谋害宫嫔事迹败露后被幽禁于长杨宫景春殿,服食杏仁自杀,临死前托甄珩转告甄嬛纯元皇后死亡的秘密。

齐月宾:正三品端贵嫔→正二品端妃→正一品端贵妃→端康贵太妃,进宫最早,受皇帝指使送了安胎药给华妃导致其小产,遭华妃强灌红花绝育,其后因身体衰弱避世多年,直到华妃死后才渐渐涉足六宫往来,在曹氏死后养育温仪帝姬。

冯若昭:正四品冯容华(初入宫和华妃同住宓秀宫)→从三品冯婕妤→正三品敬贵嫔(迁至畅安宫)→从二品冯淑仪→正二品敬妃→正一品冯德妃→和敬德太妃,与华妃同届入宫,曾与华妃同住宫室,因而没有子嗣,应甄嬛请求代替她抚育胧月。新帝登基后被尊为和敬德太妃。

徐燕宜:从六品徐才人→正六品徐贵人→从四品徐婉仪→正四品徐容华→从三品徐婕妤→正三品贞贵嫔→从二品徐淑容→正二品贞妃→从一品贞一夫人→贞怡太妃,甄嬛出宫后选秀入宫,与傅如吟同届,不甚得宠。生有皇二子晋王予沛,深爱玄凌,胡蕴蓉被废后代为抚养皇四女和睦帝姬。新帝登基后被尊为贞怡太妃。

吕盈风:正三品欣贵嫔→从二品吕昭容→正二品欣妃→欣恭太妃,性格爽直大方,生有皇长女淑和帝姬,新帝登基后被尊为欣恭太妃。

胡蕴蓉:正六品昌贵人→正五品昌嫔→从四品胡德仪→正四品胡容华→正三品昌贵嫔→从二品胡昭仪→正二品昌妃→从五品胡良娣(因被诬陷擅自使用皇后凤图绣凤而惨遭降级,证明清白后复位)-正二品敏妃→从一品庄敏夫人→正一品胡贤妃→从六品胡才人(因被胧月拆穿玉璧为假造而惨遭皇帝降级)生有皇四女和睦帝姬珍璃。玄凌的远房表妹,外祖母为舞阳大长公主(皇帝玄凌的姑祖母),母亲为晋康翁主,出身高贵,性情高傲,眼光放于皇后之位,瞧不起出身寒微之安陵容。因将玉隐和玄清的家书呈给皇上间接导致了玄清的死,试图以天象扳倒甄嬛,但被胧月戳破妄称其握玉璧而生的谎言被废为才人,后被甄嬛设计其哮喘发作而惨死。

汤静言:从五品汤良娣→从四品汤顺仪→正四品汤容华→正三品悫贵嫔→从二品汤昭仪→正二品悫妃→追封正一品恭悫贤妃,生有皇长子齐王予漓,曾被皇后指使利用猫让恬嫔受惊并害甄嬛留下伤疤,后又因在恬嫔的糕点里掺了夹竹桃花粉令其小产,事发后亲子被皇后夺去抚养,为保亲子自缢身亡,大封六宫时被追封为恭悫贤妃。

曹琴默:正四品曹容华→从三品曹婕妤→正三品襄贵嫔→追封正二品襄妃→追封襄穆妃,生有温仪帝姬,原为华妃一党,性格沉稳心计颇深,为求帝姬前途与自保,华妃失宠后反咬一口揭发其罪行,遭甄嬛与温实初下药毒杀,死后追封襄妃,大封六宫时被追封为襄穆妃。

方淳意:正七品淳常在→从五品方良媛→追封正五品淳嫔→追封正二品淳悯妃,因撞见华妃私收宫外官员贿赂(曹琴默设计被发现),而被谋害落水而亡,后追封淳嫔,大封六宫时追封为淳悯妃。

管文鸳:正六品祺贵人→正五品祺嫔→从四品管顺仪→从三品管婕妤→正三品祺贵嫔→正五品祺嫔(责打宫女遭玄凌降位)→从八品管更衣→庶人,与福嫔等三人同届入宫,初入宫颇得恩宠,曾假意与甄嬛交好,后责打宫女而被废为嫔,后因揭发甄嬛私通之事后失败,被贬为最末等更衣,之后更因管氏一族结党营私、污蔑大臣之事被皇帝废为庶人,家族也被以此事作借口被玄凌整顿,为家人求情时遭雷击死于雨中,尸首被拖去乱葬岗。

叶澜依:从八品叶更衣→从七品叶选侍→正七品滟常在→正六品滟贵人→从五品叶小仪→正五品滟嫔→庶人。原为明苑驯兽女,出身低微只能逐级晋封,爱慕玄清,因玄清的死,在皇帝生辰的天长节时,试图以金钱豹弑杀皇帝未果,万箭穿心,尸首腐烂,碎尸万段,废为庶人。

余莺儿:从八品余更衣→正八品余采女→从七品余选侍→正七品妙音娘子→正七品余娘子→从八品余更衣→庶人,因冒替倚梅园中的甄嬛而受宠,又擅昆曲,一月内由更衣晋位采女、选侍及娘子,因得恃宠而骄欺凌史美人和甄嬛被褫夺封号降为更衣。受华妃利用,命花穗在甄嬛的汤药下毒,因欺君罔上被废为庶人,玄凌赐她自尽,最终于冷宫中被甄嬛指使李长用弓弦勒死。

荣赤芍:从八品荣更衣→从七品荣选侍→正七品余容娘子→正六品余容贵人→正五品荣嫔,本名慕容世芍,华妃的幼妹,慕容一族抄家后没入永巷为奴,后成为贞妃的侍女,被玄凌看中封为宫嫔,颇得皇帝恩宠。处处针对甄嬛,后在家宴毒害甄嬛未果,误杀清河王静妃(实为浣碧二次下毒),其身世遂白,而被玄凌赐死。

祝含芷:正七品珝常在→从六品祝才人→正六品珝贵人→正五品珝嫔-正三品珝贵嫔。原名采芷,玉隐出阁后联络各家亲王王妃,举荐侍女入宫,为清河王府送入宫中的侍女,擅长昆曲。盛宠时曾为擅守边疆的清河王求情,遭玄凌迁怒后失宠。

黎萦:正六品福贵人→正五品福嫔→正三品福贵嫔,做为协助玄凌扳倒汝南王势力有功之臣的家眷而入宫,为福祥祺瑞四贵人之一,大封六宫时为福贵嫔。

洛临真:正六品瑞贵人→正五品瑞嫔→追封正二品昭节妃,与福嫔等人同届入宫,遭管氏一族诬陷勾结甄氏一族,为表清白而自缢而死,大封六宫时被追封为昭节妃。

倪氏:正六品祥贵人→正五品祥嫔→从八品倪更衣。与福嫔等人同届入宫。为人张扬尖酸,曾因和福嫔争宠而被甄嬛以糙米珍珠汤罚,后和管文鸯一起以滴血验亲污蔑甄嬛,失败后降为更衣,被甄嬛打入冷宫。

周珮:正六品庆贵人→正五品庆嫔→正四品周容华→从三品周婕妤→正三品庆贵嫔。比甄嬛晚一届入宫,得宠又失宠,后因和管文鸳同住宫室但不合,甄嬛回宫时主动投诚,并让其母家协助甄嬛揭发安陵容之父安比槐收贿一事。

江沁水:正七品瑛常在→从六品江才人→正六品瑛贵人→正五品瑛嫔→从四品江婉仪→正四品江容华→从三品江婕妤→正三品瑛贵嫔。玉隐出阁后各家亲王王妃,举荐侍女入宫。平阳王府无王妃,便由先帝之庄和德太妃举荐江氏,擅跳胡旋舞与竹枝舞,生有皇六女怀淑帝姬(实为羽林郎陆离之女)。

罗惜惜:正七品瑃常在→从六品罗美人→正六品瑃贵人→正五品瑃嫔。玉隐出阁后联络各家亲王王妃,举荐侍女入宫,为歧山王府送入宫中的侍女,擅弹月琴。

杜佩筠:正六品恬贵人→从五品杜良娣→正五品恬嫔→追赠正二品恬妃,与甄嬛同届入宫初有孕时每每以身体不适为由将玄凌从其它妃嫔宫中请走,孕期时让玄凌连续晋封其两次(怀孕可晋封一次,生子才可再进封),造成六宫非议,遭悫妃施以夹竹桃之糕点造成小产。后期在玄凌生辰时被拉来挡住叶澜依驱使之豹子,惨死爪下后追赠为恬妃。

陆氏:从二品陆昭仪→从四品陆顺仪。早期妃嫔,秦芳仪之表姐,在甄嬛小产失宠后在永巷令其罚跪,后甄嬛复宠,秦芳仪被吓疯后,未免甄嬛报复自请降为顺仪,搬去与秦芳仪同住。

秦氏:从四品秦芳仪。与甄嬛同届入宫,与表姐陆昭仪在永巷给予甄嬛唾面之耻,甄嬛复宠后遭其以人彘故事吓疯。

李氏:从二品李修容。早期妃嫔。曾因有一双长得像纯元皇后的手而得宠。第一次提到李修容,是在注目冯淑仪时,提及有陆昭仪、李修容与她并列;第二次是恬嫔小产时,提到李修容也曾小产,和陆昭仪一样早早便失宠。于甄嬛回宫前年抑郁病故。

费云烟:正三品丽贵嫔。华妃党羽,对容貌颇为自负,容色艳丽,身量丰腴,是后宫里仅次于华妃的美人,由华妃引荐入宫,颇得恩宠,曾一夜宠幸三次,所以玄凌才赐"丽"字为封号。后遭甄嬛吓疯,打入冷宫,在冷宫时依旧对美貌念念不忘。

杨梦笙:从五品杨良娣→从四品杨芳仪→庶人→追赠正三品恭静贵嫔。与胡蕴容、周佩等人同届入宫,颇得恩宠,后遭安陵容以含有麝香之香囊陷害,玄凌降其为庶人,并幽禁寝宫。之后便吞金自杀以明志。大封六宫时被追赠为恭静贵嫔,此为太后旨意,意味对安陵容之指控的推翻,使得安陵容很不安。

梁氏:从六品梁才人→庶人,与甄嬛同届入宫,后因得罪华妃,而被华妃施以"一丈红"。残废后被废为庶人打入冷宫,后在冷宫孤独终老。

刘令娴:正六品慎贵人→正五品慎嫔→从四品刘德仪→正四品刘容华→正三品慎贵嫔,与甄嬛同届入宫,不怎得宠,因照顾同住的徐燕宜生产得当被封为容华,大封六宫晋位贵嫔。

傅如吟:从五品傅小仪→从四品傅婉仪→从三品傅婕妤-正三品婉贵嫔(未封成)→从三品傅婕妤,甄嬛出宫后选秀入宫,因相貌与甄嬛相似(其实是因为与纯元皇后相似)而受宠,在沈眉庄设计下更受宠,在安陵容的怂恿下以五石散引诱玄凌,导致玄凌病重,也种下日后玄凌身体衰弱的种子,被太后朱成璧赐死。

赵仙蕙:正五品韵嫔→正四品赵容华→从三品赵婕妤→正三品韵贵嫔,比甄嬛早一届入宫,不甚得宠,因为会奉承皇后,所以皇后常常派她去陪侍玄凌,皇后失势后她又去奉承胡蕴蓉,玄凌病重时带头在寝殿门口哭,甄嬛命小允子打肿了她的脸,后因与她同住一宫的汪贵人和康嫔的事情,遭甄嬛下旨封宫。

汪轩媖:从六品汪美人→正六品睦贵人→正五品睦嫔→从四品汪芬仪,与甄嬛同届,选秀入宫封汪美人,不甚得宠,在荣赤芍晋为正七品余容娘子时意外出门滑倒。

史移芸:从六品史美人→正六品康贵人→从五品史良娣→正五品康嫔→从四品史顺仪(未封成)→正五品康嫔,比甄嬛早一届入宫,同住棠梨宫。初入宫时封为美人,不久便失宠,和妙音娘子起争执时被关进了暴室。玄凌病重时,与康嫔同住一宫的汪贵人有孕,康嫔跑去报喜,玄凌封她为顺仪,后经查证汪贵人私通,顺仪未能封成,并被盛怒的玄凌一巴掌差点打死,而后甄嬛下旨封宫。

陈氏:从六品陈才人→正六品芳贵人→从五品陈良娣→正五品芳嫔→庶人,比甄嬛早一届入宫,初封才人,进芳贵人、良娣,承恩半年后有身孕进封芳嫔,后小产,盛怒之下误以为是慕容世兰一人所为,后又顶撞玄凌,因而被贬为庶人,并被贬入去锦宫。之后疯癫。

金氏:从六品金美人→从五品金良媛,和周佩一起进宫,和韦才人、季常在等人同住翠微宫,甚得皇上宠爱,祺贵嫔都十分笼络。结果一个一个莫名其妙犯了事,或死或废。真实死因是有孕后喝了韦才人送来掺有桃仁的杏仁茶而血崩致死(实为朱宜修暗害)。

韦氏:从六品韦才人,和周佩、金良媛一同入宫,与季常在同住。不甚得宠,后因被朱宜修指使给金良媛送有掺有桃仁的杏仁茶而导致金氏血崩而死,事发后因后怕而畏罪自裁。

季氏:正七品季常在,比韦才人晚一届入宫,家中敛财,不甚得宠,性格胆小怕事。居住翠微宫,后其他宫妃接连丧命,心中惶恐,搬到姜小媛宫内,但又嫉妒姜小媛得宠,后姜小媛因麝香流产,被送入暴室严刑拷打,不堪受辱而自尽。

穆景秋:正六品穆贵人→从五品穆良媛,不甚得宠,与傅如吟同届入宫。安陵容失宠时她带着严才人和仰顺仪至景春殿胡闹,后玄凌大封六宫,册为良媛。

严致秀:从六品严才人→正六品璘贵人,不甚得宠,与傅如吟同届入宫。跟在穆贵人身后瞎闹,后玄凌大封六宫,册为璘贵人。

仰氏:从四品仰顺仪→庶人,不甚得宠,与傅如吟同届入宫,因在玄凌面前批评倚梅园的梅花不好(倚梅园的梅花是玄凌和纯元皇后一起种的,而倚梅园又是玄凌初遇甄嬛的地方),被直接废去位份,贬到花房。

卫筠:正六品琼贵人,由皇后挑选入宫,相貌有几分似甄嬛,选秀时就颇得玄凌瞩目,但未侍寝就失踪了,(皇后故意设计,其为卫临远房亲戚,入宫前就与自己表哥相好)皇后以此为借口诬陷甄嬛。

姜氏:从六品姜美人→正六品姜贵人→从五品姜小媛,与琼贵人同届入宫,颇得恩宠,不久怀孕,但未足月便流产(亦为皇后设计)。她一口咬定是甄嬛送来的《送子观音图》里藏有麝香,后经查证是被人陷害,从此失宠。

孙氏:从六品孙才人,甄嬛受封皇贵妃后入宫。和侍卫私通,玄凌欲五马分尸,甄嬛趁玄凌病重,只是将二人禁足,在玄凌死后将二人放出宫。

乔颂芝:从八品乔更衣→正八品乔采女→从七品乔选侍,原为华妃陪嫁丫鬟,后华妃为对抗甄嬛,在行宫避暑时将乔氏献给玄凌,华妃败落被贬后她与华妃一起迁居永巷,撤了绿头牌,从此不再侍寝。为了保命,对华妃都是避而远之。

苗氏、甘氏:苗贤妃→庶人,甘德妃→庶人。比纯元皇后晚一日入宫,嫉妒纯元皇后得宠,贤妃屡屡出言不逊,纯元气结,而被罚跪,意外流产,纯元自责不已。后纯元皇后难产而死,太医说是怀孕期间受惊吓所致,玄凌怒极,下令二人殉葬,累世不得追封。

鸢羽儿:为鹂妃安陵容近身宫女,被玄凌临幸过几次,但无名分。被甄嬛骗着采狐尾百合插在安陵容殿中,甄嬛趁机在狐尾百合中加入暖香,从而导致安陵容小产,事后被驱至瓷房当差。

汪氏:从七品汪选侍-正七品汪娘子-从六品汪美人-正六品汪贵人-从五品汪良娣(未成),后期嫔妃,为争宠而借种有孕,被甄嬛发现后一同封宫。番外《玉覃秋》中提到,其在小产后就死了。

(注:还有一些嫔妃只在对话中出现,也没有剧情,因此不做添加。)

五、皇子皇女

予漓:皇长子,后封齐王,为悫妃汤静言所生,后由皇后抚养,娶隋国公养女许怡人为王妃。

予沛:皇次子,后封晋王,贞一夫人徐燕宜所生,甄嬛曾在祺嫔告发私通时,滴血认亲时,被拿来当作是予涵来滴血认亲。

予涵:皇三子,后封赵王,实为甄嬛与玄清之子,与灵犀帝姬韫欢为龙凤胎。在原著结尾中因为予润的儿子没有子嗣了,因此孙子被迎入宫中登基为皇帝。在番外玉簟秋中则自己登基为皇帝。

予润:皇四子,后封楚王,实为沈眉庄与温实初之子,后封太子,登基为皇帝。但在书中结尾提到因为儿子没有子嗣了,因此予涵的孙子被迎入宫中登基为皇帝,大周朝归于正统。

淑和帝姬云霏:皇长女,欣妃吕盈风所生。

温仪帝姬良玉:皇次女,襄穆妃曹琴默所生,后由端妃抚养。

胧月帝姬绾绾:皇三女,皇贵妃甄嬛所生。番外《玉簟秋》中提到嫁于摩格赫赫之子为妻。

和睦帝姬珍缡:皇四女,贤妃胡蕴蓉所生,胡蕴蓉降为才人后由贞一夫人徐燕宜抚养。番外《玉簟秋》中提到雪魄帝姬选择出家后,被指定嫁于雪魄帝姬原定驸马--永州都督的长公子,正二品嘉州防御史楼归远。结局中也提到俩人婚后相处和睦,其乐融融。

灵犀帝姬韫欢:皇五女,实为甄嬛与玄清之女,与赵王为龙凤胎。番外《玉簟秋》中提到,在与予澈相恋不果后,看破红尘,最终选择皈依佛门。(因为予澈和灵犀均为清河王玄清的孩子,即同父异母的姐弟,所以甄嬛不得不强行拆散这对畸恋。)

怀淑帝姬:皇六女,实为昭仪江沁水和羽林郎陆离之女。

雪魄帝姬芊羽:皇七女,实为甄嬛与玄清之女。番外《玉簟秋》中提到,本在"凤台选婿"已选定驸马楼归远,两人并无感情基础。雪魄帝姬在出宫至清水寺祭祀时与寺里和尚持逸互相产生爱慕之情,但由于身份地位的悬殊与限制,为了帝姬的前途和自己的信仰,持逸选择了离开。心灰意冷加上忍受不了心爱之人的离去,雪魄帝姬以"为太后追福"为由选择了出家。甄嬛虽愤怒失望,却也无可奈何。

@复香婉月 原创无盗

上一篇:碗莲的种植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