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作业盒子回应质疑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20 13:52:36 作者:连笔君

在盒子里不仅仅对自己情绪上、心理上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也影响了与你交往的人,影响人际关系。

这堂课的目的是教给大家跳出盒子的方法。

先来看一个实例,这是讲师说他们在培训时有个人分享的自己的亲身经历:

A是一名经理,前段时间手下有名员工申请调往了另一个部门,该部门经理称为B(AB同级),在某次例会上,AB的领导问起B那个调入他部门的员工情况怎样。

B十分高兴地回答说:这个员工来了我们部门以后做事十分努力,成绩不错,精神状态也很好,说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

可想而知,A听到这个话第一反应十分不爽:当这么多人包括领导的面,你这么说岂不是明摆着在质疑我的管理能力吗?

当然A什么都没说,但心理一直纠结着这个事,再回忆起B以前和他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觉得B原来一直就都在与他作对啊,一直想置他于死地。

以至于失眠好几天。

——现在大家知道,其实他已经跳进了一个盒子了。

好多天无法排解,终于忍不住了,于是他找了一个美丽善良的HR部门同事倾诉(这里大家很奇怪为什么要描述她“美丽善良”,等下分析)。

HR表示很同情他,觉得B这样说确实也大意了。

但同时HR也跟A说了B的一些情况:B这个季度的工作压力特别大,前阵子相继有几个手下离职,而且他身体也不太好,经常因为工作压力失眠什么的;你这个员工调过去以后,表现很好,他当然觉得非常高兴的,所以当时的情况是会上他确实太高兴了,很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了他的高兴而已。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A渐渐也对B有点同情,然后反过来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发现了自己跳进了“盒子”:

那名员工现在找到了更适合他的岗位,能有更好的发展,作为他的前任领导,我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啊;难道如果他发展不好的话,我反倒应该庆幸?我怎么成了这么自私、狭隘的人了呢?……

再回想起自己和B以前的合作,其实压根没有之前他所想的那样处处针对他。呵呵。

这样想着,他挺惭愧,觉得从心理上应该给B道个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当你身处盒子里的时候,你在盒子里的任何想法都不能帮助你跳出盒子。

2、当你意识到自己身处盒子的时候,说明你有救了。

3、跳出盒子的方法,就是去找一个没盒子的人——对于你来说,没盒子的人。

所以,A去找了那个他认为是美丽善良的HR(这是原话),从这个描述来看,他对这个HR是欣赏的,是有好感的,是看作成良师益友的。

那我们怎样找到没盒子的人?前面说过,对一些特定的人,我们是不会有盒子的;当我们身处盒子的时候,去找他们求助吧:

1、父母……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对父母一般是没有盒子的。

2、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想想你生命里有这样的朋友吗?他会客观地帮你分析情况,该批你时批你,而不是一味地附和你。

3、……

4、……

我现在忘了后边几种……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前几天这个讲师在被培训期间,是有作业的,每个人都需要分享一些例子。有人说了这么件事:

那天早晨他看见她老婆又穿了那双磨脚/打脚的鞋子上班,他就说:你别穿这双鞋子了,不是打脚吗?

老婆答曰:没事,能穿。

结果下班回去以后听说那双鞋子直接坏掉了,就是那个打脚的地方的问题哈。

这时候,他第一反应是想说:嗨,叫你别穿你还穿,让你不听我的。(很开心,觉得自己说中了)

但刚好这几天不是在上这个课嘛,他立刻意识到自己这样说的话已然是要跳进盒子。

难道他应该为他妻子的鞋子在上班时突然坏掉而高兴、幸灾乐祸吗?

当然不是的。

于是,他没有那么说,而是换了别的方式。具体是什么,讲师忘了。

我们可以猜测:比如拉上老婆去买双新鞋子,比如给老婆买个创口贴,比如说以后小心点儿等等。

总之,结果肯定比幸灾乐祸要好吧?~~~

未完待续。

这是昨天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分享会的主要收获,因为时间关系,讲师说还有一半内容,下次分享。

所以,我的分享,也到此,暂告段落。

上一篇:元亨利贞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