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中国合伙人的原型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20 08:30:02 作者:连笔君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坔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大凡看过电影《中国合伙人》的都知道,这部以新东方创业史为原型的电影中,一共有三个创始人;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新东方的创始人除了俞敏洪之外,还有徐小平和王强。他们曾是北大的好友,在新东方的创业中,俞是舵手,徐是新东方的大脑,王是实力派,因而三人被外界称为“新东方的三驾马车”,是黄金搭档。他们每人33%的股份,各司其职,但是做大后,矛盾逐渐凸显,最终分道扬镳,然又各有建树!

新东方的这三个创始人中,被称为“新东方大脑”的徐小平则是笔者桑梓泰兴人,与笔者同为50后。笔者虚长徐小平一岁,徐小平生于1956年,其父曾当过泰兴镇的副镇长,为人老实,口碑甚好,即便于文革期,亦未受太大的冲击。1979年,当时在江苏泰州文工团为小提琴手的徐小平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系。23岁的他来到北京。到音乐学院的第一天,他读到了《北京文学》上刘心武的文章《我爱每片绿叶》。“这篇小说比音乐学院里咿咿呀呀的琴声更让我感动。文学能打动我,音乐却不能。”徐小平曾如是说。迄今为止,科班出身的徐小平也很少听音乐。1983年,徐小平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作为该院音乐学系1978级的学生,徐小平同班的同学们大部分今天都成为了中国音乐学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毕业后,徐小平面临几个选择:搞学术;到文化部群众文化司当干部;到音乐出版社搞音像出版。为了对得起自己的社会理想,他去了北大,当团委文化部长,一干就是五年,最终却发现自己“并不适合从政的那种操作”。1983年至1987年,先后任北京大学艺术教研室教师、北京大学团委文化部长、北大艺术团艺术指导。当时,王强是北大艺术团的团长,俞敏洪是北大艺术团的观众,同时王强也是俞敏洪大学班上的班长。他们三人就是在这时认识的,也可以说这时他们就有了合作。徐小平曾调侃说,当时当舞台上没有拉幕的人的时候,就把俞敏洪叫过去,而俞敏洪也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动手能力,三个人可以说是当时北大最好的朋友。其实,1987年,也是让徐小平颇纠结的一年,和今天拜倒在高师门下的千千万万咨询者一样,当时的徐小平在留下和出国的天平上亦是摇摆不定。“如果我在中国搞唱片出版,一年可以挣几十万。”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出国去闯一闯。1987年最后一天,徐小平来到美国俄亥俄州。到达的第一天,他就想回国,“其实我从事的文化活动,除了中国没有地方可以施展,我这个才华只能在中国贩卖。所以我当时一到美国就有前途渺茫后路已断的感觉。”1987年至1995年,他在美国、加拿大留学、定居,并获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音乐学硕士学位。徐小平和王强都出国了,当时几乎北大整个英语系、团委的人都出国了。俞敏洪也想出国,但没能出得去。王强后来接受采访称,当时他们班50个人有49个人都出国了,就俞敏洪没走,说他是他们班最落后的人。但没能出国成功的俞敏洪却发现了在英语培训行业的机会,就开始了新东方最早期的创业,办起了培训班,最开始的合伙人就是他的老妈和老婆。就这样一个小班慢慢地就做大了,后面人力不够了,就把他老婆在天津居委会的人拉来了,把他老妈在江苏农村村庄的人拉来了,由此形成了新东方早期的强大的团队。1995年左右,身价数千万的俞敏洪揣了五万美金作了一趟北美之行,在加拿大时他找到了徐小平。

加拿大,老友相聚,余小平请吃饭,是在商场里的餐馆吃的。当时,商场有停车场,但徐小平在外面兜圈子,最后把车停在老远的地方,因为商场停车场收费两加元(徐小平没工作缺钱)。俞敏洪开始有点纳闷,不过,很快就知道了缘由。吃饭时,他问徐小平的理想是什么,徐小平说是回北京搞音乐,出唱片。老俞问实现这个愿望要多少钱,徐小平说大概30万。老俞当场说“我给你30万”。他说,他在北京等徐小平。这对徐小平来说非常震撼。

1996年元月,徐小平回到北京,这时,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的王强也被俞敏洪请回北京,由此新东方的“三驾马车”正式起航。在新东方,他对留学、教育、职业、创业等有关青年奋斗成长问题上的演讲、访谈和著述,对青年学生尤其是留学生群体有着广泛的影响。因为他在新东方的工作,徐小平先生在2006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选为“中国魅力50人”之一,2004年入选福布斯杂志“中国名人榜Top 100”。2006年,新东方成功上市,几位合伙人因此身价倍增,但是徐小平却在后期因为经营理念的不合,在2011年黯然离开了新东方。离开新东方之后,徐小平除了钱,没有任何方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想要什么,一度感到非常迷茫。直到一次无心插柳,让徐小平重新找到了方向。曾经在新东方从事行政工作的洪根强,当时在Facebook刚刚兴起之时,表示自己要创办中国的Facebook,需要100万资金,于是徐小强就投资了他。

于是,徐小平重新找到了人生方向,进入创投领域,与新东方的另一个创始人王强,共同创立了真格基金,由此成为了一名天使投资人。事实上徐小平创立真格基金的初衷,也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比俞敏洪差,他可以创办一家不输于新东方的公司。没想到进入创投行业的徐小平,却真的创出了名堂,在真格基金成立初期,徐小平一连投资了世纪佳缘、聚美优品、兰亭集等初创公司,后来这些公司都成为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尤其是聚美优品,但是徐小平投资了18万美元,后来聚美优品迅速在美股上市,这一笔投资让徐小平赚到了1000倍的收益。2011年,徐小平、王强联合红杉资本中国,使得真格基金的管理资金大增,由此投资能力迅速提升,徐小平开始组建专业的投资团队,真格基金在他的管理之下,逐渐成为一家专业的投资机构。多年来,真格基金投资了聚美优品、ofo小黄车等众多明星企业,至今累计投资的初创公司,已经超过了600家。

此后,徐小平又获得了“2012年最佳天使基金”,“2013年最佳天使投资人”,“2013年中关村天使投资领军人物”等称号。徐小平还担任中国天使会主席、中国青年天使会荣誉主席、中国证监会基金业协会天使投资专业委员会主席等职务。他创立的真格基金在2014-2015年连续荣获清科“中国股权投资年度最佳天使投资机构”称号。在“2019年全球最佳创投人”榜单中,徐小平高居第11位,而真格基金也成为国内赫赫有名的天使投资机构,同年,他还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这些殊荣已经足够证明徐小平的能力,的确绝不逊色于俞敏洪。作为新东方的“三驾马车”之一,徐小平认为有关新东方的创业经历应该可以拍成一部很好的电影,并写出了剧本,剧本经修改后由香港著名导演陈可辛执导,最终定名为《中国合伙人》。该片中,三驾马车分别由当红的三位著名男星黄晓明、佟大为和邓超出演,影片中这三个男人的性格分别被定为为保守、中庸和激进。随着《中国合伙人》的热映,电影中“合伙人”的现实原型——新东方的“三驾马车”:俞敏洪、徐小平、王强也成为网友议论的焦点。徐小平是桑梓之才子,他是泰兴人的骄傲和创业者的榜样!长情贯微,与君碰心;杏园秋雨,期盼几许!作者杏园秋雨(原名,李长贯,签约作家),挂鞭归去来兮杏园翁,好吟喜文,著有长篇小说《杏雨烛泪》,常以涂鸦知会。

上一篇:中国货源大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