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谈桐梓,讲桐梓的发展历程,说桐梓的过去和未来。这份关注,缘于对桐梓这片热土的深深的热爱。
之所以还要谈,还是出于一种关注,一份责任,一片倾心。
桐梓是有故事的。上世纪90年代,桐梓抓住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争当全省改革先锋,造就了桐梓速度、形成了桐梓精神、塑造了桐梓形象、成就了桐梓辉煌。河滨大道、城建开发、内陆深圳、娄山热土这些关键词每每被人们提及,津津乐道、欢欣鼓舞,言谈举止间充满着一种赞许,洋溢着一种自豪。是的,都二十年了,那段时光早已被历史定格,但透过历史的或是时间的雨雾,那段辉煌仿佛还在熠熠生辉,至今人们不仅没有忘记那一群人,而且还铭记着那个时代。
不只是感慨,那是怎样的一种浓情啊!
记取历史的成功经验,不是要复制,历史是复制不了的。但我们可以进取,以桐梓人的胆略和气魄,以我们骨子里不服输的那股锐气和闯劲,激荡情怀,应势而动、搏势而行。
尽管我们当前的发展面临着太多的困难,甚至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资源的,内部的、外界的,主观的、客观的,但真正考验我们的还是定力。这种定力包含一种毅力、决心、韧性和刚强。我不想提及这些年来人们的一些议论、苦闷和情绪,那不是存在的客观,而是期望的差距,是允许有的一种情绪释放。虽然不该回避,也不必高谈阔论,指指点点,纵然是有些失误,但方向是没有错的,轻言发展失败那是妄自菲薄。
当然,我们更应该关心桐梓、关注桐梓,关于她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你会发现,“桐梓“,真象爱情一样,一言难尽,无论作者抱什么样的情绪、态度和观点,她永远是个说不完、写不完的话题。
在很多场合,人们都在讲一个话题:桐梓现在好艰难啊!甚至有人认为当前的桐梓没有活力,深陷困境,举步维艰,前景堪忧,表现出一种忧虑的情绪,可以理解,但这种看法和评价是乎太过否定,也并不客观。而有些人的言行,畏难情绪,不思进取,正如老百姓评价的“干部比群众还落后”。更有甚者谈起桐梓当前的困难和现状,一无是处,不是关切的态度,而是责怪的口气,俨然一副旁观者、“批评家”的姿态,好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全然没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我就在想,桐梓究竟怎么了?是不是真的没了发展的底气和进取的动力?问题有哪些,症结在哪里?其实,客观上是遇到了困难面临着压力,而主观上却是畏难情绪不思进取,根本原因还是思想解放不够、作风不实、缺乏担当,主要还是在于人的内生动力不足,缺乏精气神。
回望桐梓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改变桐梓落后面貌,推动桐梓发展的力量,还是主要靠我们自己。90年代初,桐梓突出表现为一个'穷'字,穷则思变,抢抓机遇,负重争先,才有了那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发展,创造了闻名全省的“桐梓速度”。20世纪初,桐梓突出表现为一个'惑'字,艰难困苦,百折不回,走出困惑,才踏上了艰辛探索的工业化之路。在工业化进程中,虽然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但我想说的是当时的战略思路和发展方向并没有错,只是在一些产业布局和项目选择上为后来留下了遗憾。不过,这也是历史之鉴,不要让桐梓的改革发展,结果是解决了一个问题,接着又引出来一串问题。而我们当下面临的问题则突出表现为一个'怠'字,思想松懈,精神懈怠,怨天尤人,不思进取。突破口在哪里?
是的,人们都在讲,当前我们主要还是缺乏精气神,还是干部作风问题,并且也明白一个道理:不解决这个问题真会懈怠了工作,影响了事业,诒误了发展。但如何提振精气神呢?实际工作中,却是议论的多,说长道短的多,而对于如何提振人们的精气神却是没有多少人冷静的深层的负责的思考,没有触发那股子坚忍不拔的干劲、重振雄风的豪情和干事创业的激情。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我们再不振奋精神聚集士气昂扬斗志真抓实干,那么桐梓在“全面小康”的这场赶考中就真的要落后了。
桐梓是不服输的,诚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也无法回避。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内部发展陷入困境,产业支撑乏力,桐梓的发展举步维艰。这一严峻形势将在一个时期内困扰着我们,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考验的是县委、县政府的执行力,考验的是桐梓广大干部的担当力。
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必须行动,必须找准”桐梓座标”,明晰”桐梓路径” ,再聚”桐梓力量”。
公正地说,有很多人都是了解桐梓的。但是桐梓的现实情况,困难与问题,潜力与希望,没有谁比决策者们更了解和更清楚。相信他们对桐梓遇到了哪些困难问题,该怎样突围?面对艰难局面如何抉择要如何发展?无时无刻不在思索不在审视不在行动。斯人所虑,责任使然,重任在肩啊!
桐梓人民是有创造力的,桐梓还应该有更精彩的故事。
其实,全面小康的桐梓篇章已经完成布局并正在徐徐展开。
从“三化一游”到“三基地一城市”,不只是战略思路上的转变,而是发展布局上的调整,更是从抽象到具像,从规划到目标的实现,正在一点点呈现。座标已经定位,路径已经明晰,关键是团结全县上下聚精会神形成合力攻艰克难。当务之急是激发活力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
没有思想的解放,认识的统一,就达不到行动的一致。当前的确是存在一些议论,主要源于对桐梓目前的自身形势了解不够,看重问题而忽略优势。其实桐梓发展潜力巨大优势巨大,只是我们宣传得不够,发动得不够,导致信心不强底气不足认识不够统一。这种不够统一,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对既有的形成了的发展战略的坚持,动摇我们对战略坚持的决心和信心,最关键的还是一旦出现杂音以后,能量聚集受到影响,就会影响发展速度。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一场大发动让广大干部了解县情清楚优势明晰目标看到希望从而动员群众激发活力增强动力?当然方式还有很多,只要引导得当,发动得好,将会极大提振全县干部的精气神,进一步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形成汇聚加快发展的强大正能量。例如:在思想解放上。只领导解放不行,要全体干部职工都要解放;只党政解放不行,要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要解放;只干部职工解放不行,要全体劳动者都要解放。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使桐梓县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只有希望之光闪亮才能凝聚起70万桐梓人为之追逐、努力和奋斗。这不是务虚,我们是有经验的,90年代的成功就证明了,我们就是占了干部优势,充分发动和依靠了一支风风火火干事业,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以“把冰雪踏成烈火,把荆棘踩成大道”的豪情和勇气,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娄山魂。这一条直到今天也仍然值得我们记取。这可能既是提振干部精气神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桐梓突围的一个重要手段。
信心来自于了解和信任,动力来自于激励和梦想。我们要考虑其人的价值需要,这种价值需要或是精神鼓励、物质实惠,或是政治荣誉、能力认可。人往往就是在实现理想体现价值中得到满足,特别在这种时候,就是要让人们看到希望清楚目标得到实惠。桐梓是具备很多发展优势的,而且加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从高举工业大旗,坚持新型工业化,到建设宜业宜居的生态蟠龙新城,再到连通工业走廊的桐楚大道建设,围绕“一体两翼”城市框架,着力打造娄山关高新区和娄山关经开区两个工业园区;从四在农家创建升级到充分利用气候自然等优势的乡村休闲旅游度假基地的建设;从城市扩张的量质提升到山地城镇化的村城互动;从农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到现代农业高效示范园区的启动;从引导农民增收致富到高度关注民生、提高全民社会保障水平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今天的桐梓已经开始展现活力,幸福美景就靠我们描绘。
桐梓的未来取决于我们现在的认识和行动。
有人说过,一个地方被调动起来,正如一个民族被调动起来一样,会创造伟大的奇迹。
是的,在黔北,在娄山脚下,一座城市,一群干部,一种精神,一股力量,还将继续上演着怎样的精彩,发生着怎样的奇迹,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