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春发疗法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18 02:14:59 作者:连笔君

飞扬穴可防治(太阳病)感冒

感冒似非大病,痛苦并不小,受常年频发之苦者,屡见不鲜,且常可继 发多种疾病。防治本病,不可忽视。

笔者发现针刺飞扬穴(外踝上7寸,承山穴外下方)防治感冒简便而效速,治愈率高,疗效可靠,患者易接受。极具“可重复性”。

例1:刘XX,男,35岁,农民。1988年1月15日患头痛、项强、腰痛、畏寒、无汗、鼻塞清涕一天余。脉浮、苔薄白,素体壮。嘱伸腿俯卧。

查左飞扬穴压痛明显,即以毫针直刺。针感立即顺足太阳膀胱经而下至踝。缓缓捻转后,针感沿足外侧至小趾端。继而从飞扬逆足太阳膀胱经而上,至腰背。顿觉全身热,腰痛止,头痛大轻。嘱试扭转颈项已不强,鼻塞已大轻。再施“守气法”并稍加“捻而不转”(不松手),针感渐抵肩外端,觉有热流沿双上肢至双手。同时针感过头至前额。立即觉胸、背、掌心热而汗出。头痛全止,清涕消失而鼻全通。稍候,患者诉全身仍温暖轻松而无痛,鼻孔通气仍良好。徐徐出针。施术全程约3分钟左右。

本例体健壮,得气快,见效速。

例2:张、胡二君,科技干部,40岁左右。86年正月十三日蹬山工作劳累后,同时感受大风寒流侵袭,均头身痛、畏寒1小时。夜宿深山,无医无药。张以指代针,按揉飞扬穴,不足10分钟,治愈二人感冒。

体虚经常感冒者,可埋皮内针于飞扬穴,可治,可防。

例3:张先生,53岁,素体弱多病,上世纪70年代以前,经常“泡在”感冒之中。近年来以此法治之,每次埋针,少则一周,多则月余,埋针多次。开始只于严冬感冒一次,后则数年不发。

机理探讨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感冒初期乃多因正气亏虚外邪乘虚而入,正邪交争于体“表”谓之“太阳病”。运行气血之通路受阻,必不通而为痛。阳虚畏寒,阴虚发热。足太阳经筋“起于足小趾之端,。。。。。。上头下额,结于鼻。”其气血不足,筋失所养,则鼻塞清涕,或干燥热痛。飞扬穴压痛为经络反映病侯之功能。取之,可传导感应,调整虚实而治本经病。针刺过程中,针感的传导和症状的转化,明显地体现了手、足太阳相通的关系。飞扬为“络穴”,可在踹内、小趾、肾俞穴等部位与足少阴肾经相通。肾气“。。。。。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肺气得以宣发,推动着进行了“气体交换”的新鲜血气,“从肺出,络心、注胸中。”继而输注全身。气血活而旺盛,故使身热汗出,热邪得以外泄,经络疏通,阴阳平衡,诸症消失。驱邪以扶正为基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本法治愈后,复发者甚少。

体会

本法与传统针法相比(注),取穴少而精。不论风寒、风热,均取飞扬。手法应随症状转化而随机应变。身后取穴可避免畏针心理。本法简便易学,人人可自治,便于及时处理,可防止延误治疗时机而邪气内传。便于推广普及。不受条件限制,随时随地可治。“指针法”不用脱衣。

注:(1)风寒感冒:处方 列缺 风门 风池 合谷

(2)发热感冒; 处方 大椎 曲池 合谷 鱼际 外关

例4:两个农民工不足20岁的感冒男患者,一个患风寒 感冒,鼻塞流清涕,另一个患发热感冒,鼻孔干燥发热。各取同样的飞扬穴,同样的针刺手法,他们相反的症状,当面彻底消失。

例5: 35岁的女工人,常年都处于感冒的痛苦之中,1986年夏天,每天晚上在街头乘凉之际,我给她针刺飞扬穴一次,连续7天,每天一次。此后观察数年,从未感冒过一次。

例6: 30多岁的农民工,常年都经常感冒,飞扬穴针刺一次,感冒症状当面消失,一个月以后,该患者又有点感冒趋势,立即让我针刺飞扬穴,以后多年不再感冒。

上一篇:凤凰传奇北京演唱会下载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