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种新型固定器的出现,很多医生好像已经开始慢慢淡忘了传统的固定方式,比如石膏绷带。虽然现代骨科的手术越来越多,但作为骨科医生,石膏绷带这种看家本领怎么能忘呢?
尽管现在已是钢板、髓内钉等固定物的天下,但传统的固定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管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前辈”,还是刚入临床的“后生”,对于石膏绷带固定操作都是必须掌握的。作为骨科医生,你对石膏绷带固定操作技术还熟练于心吗?
01绷带技术
最常见的绷带包扎技术包括:
半重叠技术
纵横交错技术
拉伸----放松技术
“8”字形技术
半重叠技术弹性绷带和石膏通常应用半重叠技术,每圈绷带重叠约其一半的宽度。应用半重叠技术时,软组织被压缩,有助于减轻肿胀和水肿。纵横交错技术纵横交错技术应用于肢体粗细不一处的受伤处理,沿着肢体往远端直径减小或向近端直径增大。首先固定绷带,以微小的角度逐渐包绕肢体直到跨越关节或受伤部位,然后再以相同的方式往回包裹。这种技术能为直径有差异的肢体提供加压效果,并且效果持久。
拉伸——放松技术拉伸——放松技术用于高分子石膏材料。首先,通过牵引材料释放张力,然后将绷带在无张力下包裹到肢体或其下层的高分子石膏材料上(图)。应用合成材料时,张力太大会导致石膏管型过紧。“8”字形固定技术主要用于手肘、膝盖或脚踝等关节处伤口。绷带于关节远端缠绕固定后,沿对角线越过关节缠绕固定于其近端,然后继续折返缠绕固定。重复这个步骤,形成“8”字形固定。这种技术可以在提供支持的同时仍然允许关节运动。弹性绷带最常用于踝关节,建议使用“8”字形固定技术。02
8种上肢石膏包扎技术上肢石膏固定是石膏包扎技术中最简单、最常见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包括长臂石膏(POP)夹板、长臂高分子石膏夹板、长臂石膏管型、Sarmiento肱骨高分子石膏支具等。适用于上肢各个部位的损伤、骨折、脱位及术后固定。
长臂石膏(POP)夹板
适应证:前臂骨折、桡骨头骨折、肱骨远端骨折、肱骨髁间骨折、肱骨髁上炎。
治疗目标:稳定前臂及肘关节。
体位:病人取舒适坐位。受伤肢体放置于操作台上,肘关节屈曲90°,置于功能位。
操作步骤:A.套入管状绷带,近端达肩部;B.平整、拉紧管状绷带,避免形成褶皱;C.将管状绷带于拇指部位剪孔。E.使用棉垫,同样在拇指部位留孔;F.用半重叠技术将棉垫缠绕前臂。H.使用棉垫保护骨凸的部位;I.使用纸样绷带间隔于干棉垫和湿POP之间;J.同样使用半重叠技术将纸状绷带缠绕前臂;K.在浸水前根据所需固定长度折叠好石膏夹板;L.将石膏夹板对折以形成8层厚度夹板;M.浸入水中几秒后,拿出石膏夹板并挤掉多余水分;N.拉伸并铺平石膏夹板,将各层加压形成一体。该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形成一整体,那么各层间就会松散,降低石膏夹板强度;O.放置石膏夹板并在肘关节平面剪开部分夹板以利石膏折叠;P.交叠石膏夹板的切割部分;Q.修整位于MCP关节石膏夹板;R.将另外一端的POP夹板放置于肘关节区域以加强固定;S.使用湿纱布绷带将石夹板固定在位;T.在前臂使用半重叠技术进行缠绕;U.在肘部使用“8”字形包扎技术以避免绕层数过多;V.抬起前臂并塑形石膏夹板直到夹板位置固定在位;W.石膏夹板固定在位后,折叠管状绷带近端及远端;X.将拇指穿过管状绷带;Y.在石膏剪开部位予以标记;Z.由远端开始全层剪开;a.完成近端部分;b.使用弹力绷带将石膏夹板固定在位,同样使用半重叠技术进行缠绕;c.在肘部使用“8”字形包扎技术,以避免缠绕层数过多;d.使用医用胶布或带夹固定弹力绷带。最终评估:A.掌骨头未固定,以便手指能自由活动;B.石膏夹板应达肱二头肌近端顶部并且肘关节内侧应保持空虚。
长臂高分子石膏夹板
适应证:前臂骨折、桡骨头骨折、肱骨远端骨折、肱骨髁间骨折、肱骨髁上炎。
治疗目标:稳定前臂及肘关节。
体位:病人取舒适坐位。受伤肢体放置于操作台上,肘关节屈曲90°,置于功能位。
操作步骤:
前面步骤同“长臂石膏(POP)夹板”的A~G。
H.在肘部使用“8”字包扎技术,以避免绕层数过多;I.为了与上臂直径相匹配,近端部分的夹板各层呈扇形展开;K.将夹板浸入水中几秒后,拿出石膏夹板并挤掉多余水分;L. 使用夹板,肘关节内侧保持空虚;N.沿MCP关节平面修剪夹板;O.用纱布绷带缠绕夹板,同样使用半重叠技术;P.夹板塑形应与前臂相匹配;Q. 修剪夹板近端并使用纱布绷带缠绕;S.折叠管状带近端及远端;T.将拇指穿过管状绷带开孔;U.将夹板维持于所需的位置直到夹板硬化;V.剪开夹板内侧及外侧部分;W.使用弹力绷带将石夹板固定在位,同样使用半重叠技术进行缠绕;X.在肘部使用“8”字形技术缠绕,以避免缠绕层数过多,最后使用医用胶布或绷带夹固定弹力绷带。
最终评估:
A.掌骨头未固定,以便手指能自由活动;B.尺骨鹰嘴应游离于夹板之外;D.夹板应达肱二头肌近端顶部;E.夹板具有腕关节和上臂的外形。长臂石膏管型
适应证:桡骨骨折、尺骨骨折、肘关节骨折、肱骨髁上炎。
治疗目标:稳定前臂和肘关节。
体位:病人取舒适坐位。受伤肢体放置于操作台上,肘关节屈曲90°,置于功能位。
操作步骤:
前面步骤同“长臂石膏(POP)夹板”的A~G。H.在肘部使用“8”字形包扎技术以免缠绕层数过多;I.使用纸样绷带间隔于干棉垫和湿POP之间;J.绷带缠绕于拇指和食指区域时,由近及远将绷带剪开一半以便操作;K.用半重叠技术缠绕前臂;L.将石膏卷浸入水中几秒后,拿出石膏夹板并挤掉多余水分;M. 石膏卷绕于拇指和食指区域时,由近及远将带剪开一半以便操作;N.用半重叠技术将石膏缠绕;O.于背侧使用4层厚度的POP夹板额外加强稳定;P.将石膏夹板浸入水中几秒后,拿出石膏夹板并挤出多余水分;Q. 拉伸并铺平石膏夹板,将各层加压形成一体。此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形成整体,那么各层间就会松散,降低石膏夹板强度;R.放置好石膏夹板并在肘部剪开部分石膏夹板以利石膏夹板重叠;S.抚平石膏夹板;T.折叠并修整管状绷带近端及远端;U.最后再使用熟石膏卷进行固定;V. 塑形石膏管型以使关节及肘关节达到理想位置;W. 确保关节、手指以及拇指能自由活动;X.标记石膏夹板切开线;Y.摆锯锯片是摆动而不是旋转,因此不会对皮肤造成直接伤害;Z.使用摆锯锯开石膏管型;a.使用石膏撑开器撑大裂缝;b.使用医用剪刀剪开棉垫和管状绷带以完成石膏管型劈开;c.使用弹力绷带将石膏夹板固定在位,同样使用半重叠技术进行缠绕;d.使用医用胶布或绷带夹固定弹力绷带。
最终评估:
A.手指以及拇指在MCP关节平面能自由活动;B.腋窝与石膏管型的距离为两指宽度。Sarmiento肱骨高分子石膏支具
适应证:肱骨干骨折、不建议一期骨折处理的骨折。
治疗目标:维持肱骨干的稳定。
体位:病人取舒适坐位。患肢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
操作步骤:A.将管状绷带从两侧剪开,分别形成一长一短裂口;B.通过裂口可将管状绷带围于颈部;C.将管状绷带绕于颈部并打结;D.平整、拉紧管状绷带,避免形成褶皱;E.助手需在操作间隙维持肩关节及肘关节的位置;F.在第一层管状绷带下穿入2倍长度的小号管状绷带,该绷带会使后期支具撑开的操作更加容易;
G.绕第一层高分子绷带,助手在肩部固定绷带,从肘关节到肩关节垂直位缠绕高分子绷带2次;H.保持肘关节位于90°,使用高分子绷带缠绕覆盖尺骨鹰嘴;I.使用半重叠技术缠绕余下的上臂;
J.确保关节内侧管状绷带没有褶皱;K.使用硬质夹板并裁剪至需求长度;L.将小号的管状绷带向后折叠盖于高分子绷带上方,并在缠绕下一层高分子绷带时维持在位;M. 使用3个黏性魔术贴;N. 将弹力绷带浸入水中,使用湿的弹力绷带加速硬化;P.支具硬化后除去湿绷带;Q.标记需要修剪的支具边缘;R.确保腋窝与肩部有足够空间;S.标记肱骨髁及肘窝;T.确保鹰嘴窝没有被固定;U.以小管状绷带为导向,劈开高分子绷带;V.通过小管状绷带由近端剪开;W.经近端将剪刀的一叶伸入管状绷带的外层;X.导引剪刀向管状绷带并剪开外层高分子绷带;Y.由远侧剪开管状绷带;Z.移除外侧部分的小管状绷带;a.确保劈开的高分子绷带能被打开;b.从颈部剪开大管状绷带;c.皮瓣的外侧定位下层的管状绷带;d.翻开已剪开的高分子绷带边缘,以小管状绷带为导向剪开下层高分子绷带;f.剪开大管状绷带;g.打开并移除支具;h.裁剪支具至需要形状;i.在使用支具前,在上肢套入新的管状绷带并覆盖前臂;j.将支具边缘部分重叠以免皮肤陷入其缝隙;k.贴上 Velcro魔术贴,轻轻加压支具后使用魔术贴临时固定;l.对管状绷带施加张力,放松 Velcro魔术贴,将支具置于最终位置后再次收紧魔术贴;m.确保肘关节能自由屈伸;n.确保鹰嘴窝能自由活动;o.将管状绷带反折覆盖支具以达到保护局部软组织的目的。最终评估:
通过检查脉搏判断支具是否太紧,检查有无局部皮肤刺激。桡侧短臂掌侧/背侧石膏夹板
适应证:桡骨远端骨折。
治疗目标:稳定前臂背侧及腕关节。
体位:病人取舒适坐位。受伤肢体于功能位放置于操作台上。
操作步骤:A.将腕关节置于背屈20°;B.置腕关节于尺偏位;C.使用管状绷带;D.将管状绷带于拇指部位剪孔;E.管状绷带于食指PIP关节处剪第二个孔,以便后期能反折越过拇指;F.确保腕关节位于背屈20°,轻度尺偏位;G.使用棉垫,首先于拇指处制成一个小孔,撕扯棉垫以确保拇指与食指间平滑保护;用半重叠技术将棉垫缠绕前臂;使用纸样绷带间隔于干棉垫和湿POP之间,用半重叠技术将纸样带绕前臂;H.折叠并截剪POP夹板于适合长度及形状;I.以肘横纹以远两指距离开始,计量一剪刀长度。并以该点为终点由远及近剪开石膏夹板;J.夹板外形;K.将石膏夹板浸入水中几秒后,拿出并挤掉多余水分;L.使用夹板并塑形;M.在掌横纹部修整石膏夹板确保手指能自由屈伸,以拇指为参照物;N.在MCP关节处修整石膏夹板以确保手指能自由伸直;O.使用纱布绷带以半重叠技术缠绕;P.反折管状绷带近端及远端;Q.拇指穿过管状绷带中的第二个孔;R.将拇指置于理想位置并固定至石膏夹板硬化;S.使用平手技术将石膏夹板固定于正确位置;T.经尺侧完全劈开石膏夹板。该过程应使用渐次劈开、固定技术,以避免复位丢失;U.剪开纱布绷带,由远侧开始填充,由近端剪开管状绷带;V.从近端开始使用弹力绷带闭合夹板;W.剪开另一部分管状绷带同样用弹力绷带闭合夹板;X.剪开余下的管状绷带并且使用弹力绷带闭合夹板,使用该技术可以避免复位丢失;Y.使用医用胶布或绷带夹固定弹力绷带;
最终评估:
A.手指在MCP关节可以自由屈曲;B.夹板近端离肘横纹2指宽,允许肘关节可以自由屈曲;C.拇指可以自由活动,掌横纹未固定;D.MCP关节可以自由活动;E.拇指自由活动,腕关节位于背屈20°。掌侧短臂石膏夹板
适应证:稳定的没有移位的桡骨远端骨折;桡神经麻痹。
治疗目标:稳定前臂远端及腕关节。
体位:病人取舒适坐位。受伤肢体放置于操作台,操作时置于旋后位,石膏硬化时置于功能位。
操作步骤:A.平整、拉紧管状绷带,避免形成褶皱,将管状绷带于拇指部位处剪孔,用一个小的管状绷带套在拇指上,再次使大、小管状绷带平整,避免形成褶皱;B. 使用棉垫,首先于拇指处开一个小孔;C. 撕扯棉垫以确保拇指与食指间平滑保护,用半重叠技术将棉垫缠绕前臂;D.确保腕关节位于背屈20°,轻度尺偏位,棉垫和夹板的边界位于掌骨头;E.纸样绷带的使用:撕一孔以与拇指相适应,使用纸样绷带间隔于干棉垫和湿的POP之间;F. 用半重叠技术将纸样绷带缠绕前臂;G.将石膏夹板对折以形成8层厚度夹板,并将近端修剪成理想形状;H. 夹板近端放置在肘横纹以远两指处,再修剪远端至理想的长度,MCP关节不要固定;
I.将石膏夹板浸入人水中几秒后,拿出石膏夹板并挤掉多余水分,展开并铺平石膏夹板,将各层加压形成一体。该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形成一整体,那么各层间就会松散降低石膏夹板强度;J.使用夹板并塑形;K.经过拇指与食指间修剪石膏夹板;L.外形;M.塑形手部及前臂石膏夹板;N.反折管状绷带近端及远端,使用纱布绷带固定石膏夹板在位;O.使用半重叠技术将纱布绷带绕前臂;P.塑性石膏夹板于理想位置并维持至石膏硬化;Q.确保腕关节位于背屈20°,轻度尺偏位;R.使用渐次劈开、固定技术劈开夹板并用弹力绷带封闭裂缝,以避免复位失败,最后使用医用胶布或绷带夹固定弹力绷带。
最终评估:
A.掌骨头未固定,拇指及手指可以自由屈伸;B.夹板应位于肘横纹以远2横指,以方便肘关节自由活动;C.最终的形状和夹板的轮廓显示其模仿了前臂和手的外形;D.食指和拇指间边缘可见;E.远侧掌横纹未固定,病人可以握拳F.夹板的槽状结构支撑尺侧远端部分;G.腕关节掌侧面夹板为腕骨和掌骨提供支撑。掌侧短臂高分子石膏夹板
适应证:稳定的没有移位的桡骨远端骨折。
治疗目标:稳定前臂远端及腕关节。
体位:病人取舒适坐位。受伤肢体放置于操作台上,置于功能位。
操作步骤:
前面步骤同“掌侧短臂高分子石膏夹板”的A~C。A.确保掌骨头未固定。为了与前臂直径相匹配,近端部分的夹板各层间呈扇形展开;B.裁剪高分子石膏夹板于理想形状;C.修剪高分子石膏夹板使MCP关节未被固定;D.从高分子石膏夹板切除一部分,以利拇指自由活动;E.高分子石膏夹板外形;F.将高分子石膏夹板浸人水中几秒后,取出石膏夹板并挤掉多余水分,放置高分子石膏夹板并塑形;G.使用纱布绷带固定高分子石膏夹板在位,并用半重叠技术围绕前臂;H.使用平手技术将腕关节置于背屈20°;I.反折管状绷带近端及远端;J.石夹板于理想位置进行塑形并维持至石膏硬化;K.当对高分子石膏夹板进行塑形时应确保掌骨不受压;L.使用渐次劈开、固定技术劈开夹板并用弹力带封闭裂缝,以避免复位丢失,最后使用医用胶布或绷带夹固定弹力绷带;
最终评估:
A.掌骨头未固定,拇指及手指可以自由屈伸;B.夹板应位于肘横纹以远2横指,以方便肘关节自由活动;C.夹板有一槽状结构为前臂远端背侧提供支撑,可见一片状夹板位于食指和拇指间;D.高分子石膏夹板的斜形边缘位于掌骨头部;E.近端圆形边界利于肘关节自由活动。短臂石膏管型
适应证:桡骨远端骨折。
治疗目标:稳定前臂远端及腕关节。
体位:病人取舒适坐位。受伤上臂放置于操作台上,置于功能位。
操作步骤:A.套入管状绷带,将管状绷带于拇指部位处剪孔,于指端几厘米处修剪管状绷带,管状绷带于食指PIP关节处剪第二个孔,以便随后能反折越过拇指;B.使用棉垫,首先于拇指处开一个小孔,用半重叠技术将棉垫绕前臂;
C.使用纸样绷带,并制成一个与拇指相适应的洞孔;D.使用纸样带间隔于干棉垫和湿的POP之间;
E.用半重叠技术将纸样绷带缠绕前臂,将熟石膏卷浸入水中几秒后,取出石膏夹板并挤掉多余水分,使用第一卷熟石膏卷,熟石膏卷缠绕于拇指和食指区域时,由近及远将其剪开一半以便操作;F.缠绕前臂时使用半重叠技术;G.塑形和平整石膏外形;H.向远端折叠管状绷带覆盖第一层POP;I.管状绷带通过第二孔穿过拇指并折叠覆盖POP;J.使用另一层POP。如果需要额外的稳定性,可以使用多个夹板;K.折回POP边缘;L.塑性石膏管型至需求的形状;M.浸湿的手更利于平整石膏;N.打磨石膏边缘使其更加顺滑;O.确保掌骨头未被固定以利于手指和拇指运动;P.使用摆锯切开石膏管型;Q.摆锯的锯片是摆动而不是旋转,因此不会对皮肤造成直接伤害;R.直接切割应避免用于骨突部位;S.标记切割线;T.由近及远切开石膏管型;U.使用石膏撑开器撑开石膏管型;V.使用剪刀剪开棉和管状绷带;W.使用弹力绷带固定石膏管型;X.使用半重叠技术进行缠绕前臂;Y.使用医用胶布或绷带夹固定弹力绷带,确认包括拇指在内的手指可以自由活动;Z.对于前臂严重肿胀的病人,可条状去除部分POP石膏管型;a.将棉垫填于切除间隙以避免间水肿;b.使用弹力带缠绕(半重叠技术)石膏管型再用医用胶布或绷带夹固定弹力带。最终评估:
A.拇指可以自由活动、手指在MCP关节能自由屈曲;B.石膏管型与肘横纹应有2指宽,允许肘关节可以自由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