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最后一次来到鹿邑,和他的战友把从日本带来的两个白色方柱恭恭敬敬地立在老君台前和太清宫里面。据说那次回国后不久,梅川太郎就死掉了。
说起这段故事,还有一个插曲,就是梅川太郎打了十二发炮弹,他的指挥官打了一发炮弹,一共是十三发。可是在日军成立的维持会人员捡炮弹的时候只发现了十二发,参与这个工作的鹿邑人罗永年记得十分清楚,当看到梅川太郎的回忆录里写到是十三发时,罗永年感到很蹊跷。谜底终于在2003年被揭开,当年因为台体存水过多,雨水泡塌了老君台一角,在民工清理废墟的时候,从里面又发现了一颗锈迹斑斑的炮弹,原来这枚炮弹钻进了台体的泥土里,一藏就是六十多年。这枚炮弹被公安人员取走后,请专家给引爆了,谁也没有想到,一枚七十年前的炮弹,爆炸威力依然强劲。据《鹿邑县志》记载,当年守城官兵的弹药库就设在老君台上,如果十三发炮弹有一发爆炸,触发了弹药库,整个鹿邑东城就会夷为平地、变成焦土,老百姓死伤就会十分惨重。
老君台:传说中的太上老君即中国道家始祖:老子升仙处
鹿邑县明道宫内的老君台,为鹿邑独有的一大景观。老君台,为老子修道成仙飞升之地,故初名“升仙台”“拜仙台”。建于汉代,盛于唐代,多次毁于兵乱,后历代修葺,已有2000多年历史。台高8.84米,台底面积765平方米。山门下青石台坠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
记者看到,在老君台上还放置着4发炮弹。上面记载,1938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四),侵华日军攻打鹿邑县城,对老君台进行炮击,共打13发炮弹,无一发爆炸。见此情景,日军炮兵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停止了炮击。这些炮弹是当年日军炮击老君台的哑弹。近代历史可以查阅证明的。
扎进树洞里的未爆炸的炮弹
在老君台的下面,有一根白色的方柱,方柱四面分别用日文、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刻写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方柱的创意来自梅川太郎,一个七十年前侵华日军的炮手。
该碑立于1997年9月19日,是1938年侵华日军炮兵梅川太郎等人所立,当年日军向老君台打13发炮弹均没爆炸。为向鹿邑人民表示忏悔,祝愿全人类和平,特立此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