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3月24日湖南《国民日报》第七版刊登了一篇劝降文章,大标题为:“彭德怀、黄公略赶快率部来归!”
这正是蒋介石亲自导演的计策,这一年彭德怀、黄公略十分英勇,大挫了蒋介石的部下。
蒋介石心中愤懑,又心痒黄公略这样的大才,便想设想招抚黄公略。在老蒋心里,他认为黄公略这样的人才投身到毛泽东麾下,简直是屈才!
为此,在调查了黄公略的身家背景后,蒋介石想出了一个毒计。
在蒋介石的授意下,他的忠实手下何键给黄汉湘发了一份请帖。黄汉湘是黄公略的亲戚,这是已在朝阳峰当起了隐士。
然而,所谓“隐士”只是黄汉湘的“遮纱罩”,究其缘由还是当初黄汉湘想要加入何键队伍,何键给了他给闲职黄汉湘不满意罢了。
这次何键来信言情切切,邀请黄汉湘前去参加张辉瓒的丧礼。
黄汉湘心中开心,还和黄公略的兄长黄梅庄喝酒,他边喝边道:“这次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哈哈哈,梅庄我要出山了。”
果然,黄汉湘见到何键就知道这次自己机会来了,因为何键旁边还有一人,他胖乎乎、皮肤白净,神态自若地坐在太师椅上。
黄汉湘乍一看就惊讶了:“这位是?”
原来,这人正是何应钦。这次不仅何键来了,军政部长何应钦也来了,黄汉湘真的受宠若惊。
几人一番商业互吹后,何应钦露出了他的真实目的:“我们总座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把你的侄子黄公略吸引过来,而且,黄公略和彭德怀是10多年的老同学,他若是归顺了,彭德怀定然也会归顺。”
何应钦口若悬河,继续畅谈:“他们若是归顺,朱毛等共党首领就失去了左右手,则江西剿匪不费吹灰之力!”
在何应钦的种种好处许诺下,黄汉湘同意了策反黄公略。
不过,由于个人孤掌难鸣,黄汉湘还说:“黄梅庄是黄公略的亲兄弟,如果他去劝降,必然事半功倍!”
于是,黄梅庄就出马去“策反”黄公略了。
黄梅庄找到彭德怀所在,直接就道:“我是黄公略的兄长,我求见彭德怀将军。”
几个拦住他的儿童团员听到他是黄公略的兄长,便急忙去通报彭德怀了,彭德怀听说了,也十分高兴。
彭德怀连忙走出大门,上前亲热地黄公略握手,笑道:“梅庄好久不见啊!”
作为黄公略的亲兄弟,黄梅庄也是和彭德怀见过面的。故友重逢,两人也是说得十分开心,但是彭德怀知道,黄梅庄应该来者不善。
怎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呢?
随后,彭德怀邀请黄梅庄前去喝酒聊天,黄梅庄不疑有他、欣然赴约。
在酒席上,彭德怀对黄梅庄十分亲热,他吩咐司务长:“搞两瓶好酒,炒些湖南菜,还要多放辣椒,让我好好陪黄军长的老兄干一杯。”
两人你一杯我一杯,很快黄梅庄就喝的鼻不见眼了。
他醉醺醺地说:“彭军长,你们连续取得胜利,势力发展得真快啊!如今正是今非昔比了!”
随后,黄梅庄又说:“可惜,你和我公略占领的这个江西实在偏僻,可是穷山恶水啊,真没意思。”
彭德怀见他狐狸尾巴露出来了,顺水推舟哭穷:“我们连红米饭都吃不饱上呢!伤员也缺医少药!”
黄梅庄见气氛正好,慢慢把“正事”说了出来:“蒋司令很看重你们呢,你们要去,你当总司令,公略仍去当军长!”
彭德怀只是笑:“你哪里认识蒋司令,怕是喝醉了?”
黄梅庄着急了,连忙把自己的来意说得明明白白。同时,他还打开自己随身携带的皮箱,里面赫然躺在1500枚银元。
他说:“这些银元就是蒋总司令给我的。”
说着,黄梅庄又拿出一把小刀,在皮箱上轻轻一划,就抽出了两封信,里面一封是蒋介石写的,一封是黄汉湘写的。无非“吹嘘”之词。
黄梅庄本以为彭德怀看到信件后定然会立马归顺,却没想到彭德怀直接把他扣押住了。
当天晚上,黄梅庄被好几个人看管住,根本无法脱身。他欲哭无泪,只能在心里祈祷:“希望黄公略为我求求情,他是我亲弟弟,总不会杀我吧!”
可惜,事实和黄梅庄想的截然不同。
黄公略很快接到总部转来的彭德怀的电报,上面表示,你的兄长黄梅庄前来劝降,事情已经禀告了毛泽东和朱德,他们的意思是你自己决定。
看到整个消息,黄公略更是义愤之极,请求中央将黄梅庄处以死刑。
同时,黄公略还给蒋介石写了一封回信,上面写着:
蒋贼卖国,屠杀工农,罪当处剐;汉湘附逆,亦将引颈受诛;梅庄甘当走卒,还尔狗头,以儆效尤。
随后,黄梅庄果然被处以死刑。
随着黄梅庄同来的还有一个勤务兵,他侥幸生还,把黄梅庄的头颅装在油桶里带给了蒋介石。
黄梅庄作为蒋介石的说客,前来“劝降”红军将领,最后却落得个这样的结局,这场策反可以说是失败之极。黄公略的坚决更是反映了红军干部的团结,反映了共产党员坚定的革命之心。
蒋介石看起来的“大计”,无疑变成了一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