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吉林省农安县杨树林乡初级中学:付宝萍
教学目标:
8
7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诵读,识记文言文字词音、形、义,能够扫清文字障碍,自主疏通文意,把握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文言知识,形成学习、分析文章、把握主旨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初读—品读—诵读的程序,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师巧加点拨,让学生了解人物志趣、生活状况、性格方面的特点。
8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风貌及其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来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有一位诗人,他曾经带着我领略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桃源风光,欣赏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林美景,体验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田园生活,拜读过“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铁骨。他是谁呢?
(二)预习先知:,
1走近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隐士,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其诗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
2.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清高不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道德品质与节操。作者写此篇时已是晚年,生活相当困苦窘迫,但作者丝毫不后悔自己选择的归隐生活,而是以古贤者颜回自况,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情怀。
(三)检查预习
(1)生字注音:
嗜 shì 辄 zhé 吝 lìn 褐 hè 箪 dān 瓢 piáo
娄lóu 汲 jí 俦chóu 觞 shāng 欤 yú
(2)解释词语:
(3)翻译句子:
(四)多种方式读文: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和句读。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韵味。
(3)学生试读下面语句: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4)学生代表读全文。
(5)全班齐读。
(五)悟读品味:走近五柳先生(阅读课文第1段)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五柳先生的形象的?
文章分别从名号的来历、性格、志趣、生活等方面来刻画五柳先生的形象的。名号来自于宅边的五棵柳树,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志趣是读书、饮酒、著文章,生活情况是“环堵萧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请结合文中的内容来说说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中,我看到了一个——————的五柳先生。
(明确给学生一个句式:)
从“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中,我看到了一个超脱世俗,淡泊宁静的五柳先生;
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中,我看到了一个在阅读中得到精神愉悦,意存高远的五柳先生;
从“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中,我看到一个率真豪放的五柳先生;
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中,我看到一个不为环境所困,开朗乐观,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从“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中,我看到一个自得其乐,恬淡自足的五柳先生。
8
从赞语中找到总体评价五柳先生的语句:
(陶渊明在这幅人物画卷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清高洒脱、淡泊名利、恬然自得、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
4、请找出本文中所有含有“不”字的语句。
(明确:共有9个“不”字语句)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亦不详其姓字”
“不慕荣利”
“不求甚解”
“家贫不能常得”
“曾不吝情去留”
“不蔽风日”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8
7请讨论作者到底想对什么说“不”?
社会背景提示:东晋末年,门第观念强烈,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简朴的生活。
(六)研读展示:倾听他人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思考结果,体会一下交流的快乐。在交流过程中,你听到了哪些精彩的语言,记录下来吧!
(七)精读积累:
8
7同学们试着以“不”字句为线索,尝试着对课文背诵。(选背其中的一段)根据提示尝试背诵: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不慕荣利”
“不求甚解”
“家贫不能常得”
“曾不吝情去留”
“不蔽风日”
(赞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同学细读课文,寻找佳词好句,归纳整理,落实到积累本上。
(1)、积累名言: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积累精练雅致的连用四字句。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造饮辄尽、期在必醉、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忘怀得失、以此自终、酣觞赋诗、以乐其志。
(八)美读运用:
8
7文中共用了9个“不”字句,其实“不”字句的用处还有很多,比如说多用“不”字句有时会使文章达到一种幽默诙谐的效果,老师仿照本文也以“不”字句来写了两篇文章。2模仿迁移:同学们也仿照例文多用“不”字句写上几句自赏自嘲的话来介绍一下自己。
(九)课堂小结: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五柳先生的背影也渐行渐远,慢慢地从我们的视野中淡出……当今社会,科学越来越发达,人却越来越无力;商品越来越丰富,生活却越来越单调;世界越来越喧闹,心灵却越来越孤寂,这已经是几乎每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切身感受。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空虚的心灵?崇尚自然,守望精神,也许正是我们期待的“大道之行”。因此,我们不能不缅怀那些在极度的贫困与潦倒中依然能够守住“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五柳先生们,不能不追念那几成绝响的魏晋风流……
板书设计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字号:宅边有五柳树
性格:闲静少言 不慕名利
不慕荣利
好读书 不求甚解
爱好: 性嗜酒 期在必醉
著文章 忘怀得失 安平乐达
境况: 家 贫 宴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