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黄石头2011年原创作品《独唱团——中国民营医疗投资风云》)
接上文《站在第二起跑线上的中国民营医疗(中)》
3、资本关注的焦点
上市门槛
现在通常说的上市有三种。
1)海外上市。
海外上市门槛最低,如美国纳斯达克创业板上市条件仅要求企业资产净值在400万美元以上,前三年中两个会计年度净收入40万美元;公众的持股在50万股以上,帐务清晰,通过相关的辅导及审批,就可以在海外正常上市。
但由于国外对于上市公司监管严格,因而可融资空间与国内相比相差甚远,所以一般医疗企业并不愿意在海外上市。
2)国内主板股票上市。
能在国内主板上市当然是最理想的融资渠道,但国内主板上市对于企业规模,盈利要求很高,审查极其严格,除非有强大的政府背景,否则很难达成。
国内主板申请上市条件: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
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等。
3) 国内创业板股票上市。
申请上市条件: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2,000万元,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且持续增长;
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五百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等。
相比较而言,创业板虽然募集的资金量相对主板要小,但对企业上市的相关要求也较低,审批手续相对宽松,如果企业业绩优良,且具备良好的社交关系,想要通过流程审批并不困难,所以现在民营医疗大多瞄准创业板,纷纷暗自做好准备。
上市企业类型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市场基础巨大,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百姓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除了传统的治疗性项目外,如整形医疗、口腔美容等利润较高的奢侈性医疗消费也逐渐成为医疗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结合目前行业内的市场状况,笔者预计,未来20年,民营医疗机构中率先通过上市审批的的热门企业类型将有:泌尿,妇产,眼科,口腔,结石,耳科,肛肠,乳腺,整形……。以上每一个器官都将有两至三家公司获批上市。
现在全国各地的各类民营专科医院正处在群雄争霸,各踞一方的战国时代,在这场较量中,谁能够独领风骚,率先成为行业佼佼者,谁就最有可能率先通过上市审批,赢得投资者的青睐,获得巨大的资本支持,进而以绝对的优势成就扩张版图的霸业。
第二起跑线的发令枪已响,谁能够抢先起跑,谁能够中途发力,谁能够笑到最后,谁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成为行业的王者。
4、谁主沉浮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未来的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势均力敌的民营企业在迈入了上市审批的第一道门槛后,生死较量已经展开,如何展开搏弈,与对手拉开差距,成为关乎企业未来命运的关键问题。
所以,在进入辅导期之后的企业,面对公众,不仅要依靠强大的社交关系,更要倚仗实际的运营能力,这个运营能力是做不了假,借不了壳的,它必须由优秀的人才来创造。
可以预见,在未来,对医疗人才的争夺也将成为企业间的主要竞争手段之一,专业技术人才,专业企划人才,专业营销人才等各类医疗专业人才,势必成为民营医疗企业竞争中成败的关键。
事实上,人才的争夺战早已悄悄打响,不少有实力有眼光的公司已经在为将来的扩张暗中储备和培养人才,同时,通过挖角对方的人才来提升自身实力、打击对手的手法也在华丽上演中,而人才的流动亦为企业带来新鲜的力量。
在这场人才的角逐战中,专业的医疗猎头公司必将应运而生,推波助澜。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在这场空前激烈的较量中,搏击在风口浪尖上的精英们,更清楚如何在最恰当的时候,巧妙地借力发力,运转乾坤,以出众的智慧和才干引领着民营医疗这艘巨舰驶向更广阔的海洋。
二十一世纪,得概念者得天下,得资本者得天下,得人才者得天下。
备注:本篇节选自本人2011年所著《独唱团——中国民营医疗投资风云》,有些内容现在已经失去了实效性,有些思路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来源:黄石头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