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美国陆军编制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11 13:31:46 作者:连笔君

陆军:苏联陆军80年代总数140万左右,分为A/B/C/D四种架构,总共有多达200个现役师。其中的A类部队约占到师总数的1/5左右,它们是装备大量先进坦克和车辆,拥有极其强悍突击力的部队,主要部署在东德和乌克兰。远东也有很少部分的A类部队。这些部队基本满编。B类部队,这些部队一般达不到满编状态,和平时期只有70-80%的编制,装备数量基本满编,装备较A类部队较差,属于二线部队。这两种部队是无需动员,可以直接参战的部队,师的数量只有一半不到。C类部队,人员编制只有一半左右,坦克满编,其余装备基本不满编。战时需要一个月左右补充和动员。D类部队,占苏军的1/3左右,基本不编制人员和车辆,只有一个空架子,需要三个月至半年左右才可以上战场。其余的还有一些后备役部队,没有日常的军事训练,只是简单的作登记。苏军的编制数量极其庞大,人数却并不算多,盖因那些只占空架子的部队太多所致。苏军的编制较为臃肿,军事革新较慢,苏军曾在70年代末在一个旅试点引入空地一体战法,效果很好,被建议全军推广,但是推广到80年代末也只推行了几个旅而已。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苏军架构过于臃肿,效率比较低下。苏军可能由于二战的经验,部署了很多方面军属炮兵师/军,编制了大量的重炮和火箭炮。这在西方国家是见不到这样的编制的。在70-80年代经过整改,很多炮兵军裁撤掉了,但是炮兵师这个编制却保留到了最后。西方的军事家们非常看不起苏军的类似编制,认为此代表了苏军的突破编制过于臃肿。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炮兵集约作战是苏军的特色,不过的确是存在臃肿的嫌疑。苏军还有一个特色是野战后勤人员很少而且集约化,苏联的前线部队,哪怕是A类王牌也是基本不编制后勤人员的,后勤完全依赖于方面军的专业人员(苏军认为,将后勤交给专业人员效果更好)。这就导致了苏军突击力极强,但长期作战能力很差,应该避免长期的消耗战,这是与苏军高度提倡速战速决与首战即决战的思路分不开的。苏军的后勤体制不仅是装备弹药油料的补充很有问题,人员的补充同样是一个大问题。苏军没有类似美军那样的高素质士官体系(这我以后谈美军时要提到),后补人员的指导是交给少量的军官的。这种后补方式的特色是损失部分老兵后战斗力急剧下滑,损失30%左右就长期无法作战,只能撤编。在苏德战争中,苏军这一特点表现的很明显,苏联有大量的部队损失了30%左右就不得不取消建制。战争打到后面,什么XXX步兵师这种编制都出来了…这是由于苏军没有高效的后勤补充体制所造成的。和苏军显著不同,美军的编制非常的集约化,美军在80年代末只有12个现役师,却有高达70万的陆军现役。美军在冷战高峰时期曾经有18个现役师,近百万人的编制。而且美军统计人数是只统计战斗人员,这70万基本都是军职,和苏军那种包括文职的注水统计方法完全不同。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因为美军一个师人很多,这只是部分原因。美军的师不仅人很多,而且每个师都是超编的,海湾战争中美军随便一个机步师居然有20000多人(其实现在也一样),这与苏军即便是现役也存在大量的空架子师显著不同。美军的师之所以人数很多是由于其的后勤体制,美军每一个师都有独立的后勤兵站,维持着整个师的高效运转,这种结构使得美军可以长时间地作战,而不用像苏军一样,几天后就拖下去整补。美军不仅有高度完善的弹药油料补给体制,还有高效的人员补充体制。在朝鲜战争中,单一个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就前后伤亡了数万人,受了那么大的损失,累计损失超过100%了,却依旧可以作战。我军对美军这种情况感到非常吃惊,因为经常都是打残了一个部队,过几天它又上来了,好像无穷无尽一样。美军这一特点是由于其的人员补充体制造成的,美军一个师有独立的兵站,战时可以直接补给。美军这么做是依赖于其素质超群的大量士官的,美军尊重这些士官,他们被称为美军的柱石,这些人长期地留在部队里,交会新兵蛋子他们所需要的任何东西,这和苏军显著不同,苏军没有类似美军的士官体系,前面说了,人员补充依赖于军官。这种情况是美国的教育体制造成的,美国非常出色的教育体制培养出大量出色的士官,这些士官只要还在,美军永远能持续不断地作战。所以在二战中,美军很多师都累计损失了百分之几百,却依然可以继续留在前线,这是苏军望尘莫及的。美军在冷战中还有数个国**卫队师和40余万陆上国**卫队现役,还有美国陆军后备役(和苏军那种只是登记姓名的后备役不同,美军的后备役和士兵们一块训练,战时直接补充进去),苏军没有类似的编制,所以美军的实际陆军有110万左右,人数和苏军差了30万左右,编制的师数量却只有苏军的不到1/10。美军的特点是非常的灵活,军队转形非常的快。美军是标准的半年一小变,3年一大变,整个部队始终是在不断转形的,今天可能上头说要重型化,美军三年左右就整个重型化了;拉姆斯菲尔德说要模块化,师改旅,美军三年不到就完成了。变的非常快,这主要还是结构问题导致的。而苏军不同,由于苏军编制非常臃肿,导致新的作战方法的推广困难重重,前面就提到了苏军空地一体的推广,10年就推广了几个旅,只有苏军的几百分之一。所以为什么苏军死抱着大纵深不放?很简单,因为苏军变不了。虽然苏军高层屡次求变,提出未来苏军的新战法,最后却都在内部倾轧和官僚体制的极低效率中以失败告终。

上一篇:全彩 列车到站之前无法停止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