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惊蛰的人生含义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11 06:37:14 作者:连笔君

◆◆ ◆

觉悟 音乐: 黎瑞恩 - 你是我生命中一切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

惊蛰已至,雷声渐起,蛰伏的昆虫在冬眠中惊醒,开始爬出地面。

从蛰伏走向奋起,从沉睡走向苏醒,是惊蛰中包含的最耐人寻味的意蕴。

细细品悟,那原来是人生的三种大修行。


01

时机不到,学会蛰伏


人为什么需要蛰伏?一为保存自己,二为等待时机。

你有才华和潜力,但是没能力和机会,这时乱出风头就很容易被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者是来自别人的直接打压,或者是自己在困境中一蹶不振。

所以《周易》中说:“龙蛇之蛰,存其身也。”

龙者,鳞虫之长。秋分之后,天气转冷,龙开始潜入深渊,默默等待春天来临。惊蛰之后,巨龙苏醒,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才开始抬头升空。


能大能小是条龙,只大不小是条虫。在外界环境严峻的时候,就连龙这么强大的生物,在严寒之中也懂得委屈自己,收敛锋芒。

唐末隐士罗隐言:“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时机不到,纵然是英雄豪杰,也只能处处碰壁、不得施展。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此时能知沉潜,方为识时务,才是真豪杰。

何为“时机”?

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大势所趋,地利,是适合你展现才华和抱负的环境和平台。人和,是你的经验已经积累够,你的定力已经锤炼成,你的才能已经锻造出。

当这些不具备,就要学会蛰伏,在忍耐低调中保存自己,在自我修炼中等待时机变化,直到万事俱备,东风吹起。


品味国学经典,赏读智慧人生▼ 点击下方卡片,立即关注

对此张良堪称我们最好的典范。

他在亡国后凭血气之勇散尽家财寻天下勇士刺杀秦始皇,在古博浪沙掷出惊天一锤后,失败而遭通缉追杀,从此隐姓埋名九年,这就是在保存自己。

这期间也正是他修炼心性、积累学识、砥砺才能的最好时机,待到天下大乱、楚汉争霸的时机到来,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绝代谋圣。

所以《周易》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管子》说:“时则动,不时则静。”这值得我们一再领悟。

知自保,有静气,沉得住,能等待,是成大事者的必备素质。


02

时机一到,惊而奋起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明智的人,会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采取不同的行动。

时运不济,就默默蛰伏,积蓄力量;时来运转,则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这样的人,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进退自如,无往不利。

所以成大事者,不仅在时机不到时能沉得住,在时机到来时更要能奋得起。蛰,是为了惊。

为什么蛰伏有利于奋起高飞?除了经验、心性和才能的积累、磨砺与锤炼,还有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眼光。


一个蛰伏的人是身处事外的人——他是局外人,能够站在局外观察和思考他人以及外在的环境、变化和趋势。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而更容易看清、看透。这就会训练出一种见识和眼光。

时势的特点是厚积而薄发,来得慢、发得急、去得快,往往转瞬即逝。

于是能不能具备看到、看准并及时抓住的眼光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所以《菜根谭》中说得好:“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耐得住寂寞,其实就是在积攒未来成功的分量。


03

惊雷一声,万物觉醒

惊蛰,是从沉睡走向苏醒。人生,也需要从迷执走向觉醒。

惊蛰就如同是天地间的一声号角,唤醒沉睡数月的花草蛇虫。同时也唤醒了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人们开始响应天地的复苏,开始自己的人生觉醒。

这种觉醒的背后,是一种大转向,名为“王阳明时刻”。

点击上方关注【诗词天地视频号】


何为“王阳明时刻”?

明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至贵州龙场的荒僻之地。

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在一种困顿和痛苦之中,结合自己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终于在一天半夜豁然大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史称“龙场悟道”。这一时刻,标志着千古心学的正式诞生,乃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事件。

这便是那个“王阳明时刻”。


王阳明顿悟之时所说的那句话,归结为八个字,其实就是禅宗的“本自具足,不假外求”。

你所要的一切,你心中本来就全都有,不仅不必向外逐求,而且向外求本身就是一种虚妄。

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弄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所要的,是什么。

向外求,求的是金钱、权力、他人的认可、物质的占有……

而不论求的是什么,说到底都是为了自己心理上的满足——从最根本处,人所谓的成败荣辱喜乐悲欢,关系的不过只是自己内心的感受。


“王阳明时刻”的真正意义,就是从“向外求”转为“向内求”。这种转变,是智慧的真正开始,觉悟的真正开启。

人们仿若惊雷一声,顿悟觉醒,抓住春天的机会,全力以赴,挥洒自己的勤劳与汗水。开启一年的工作,开启一年的奋斗。

并且始终相信,梦想能到达的远方,总有一天脚步也会到达!


诗词君说:

作为一个节气,惊蛰上接于天时;作为一种智慧,惊蛰下达于人事。

这是一个天人合一的节气。也是一个大变动的节气,有机遇,更有挑战。

顺应天时,保持谨慎的同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全力以赴,这一年,一定大有可为。

上一篇:莫纬樑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