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酸浆豆腐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10 01:17:21 作者:连笔君

酸浆豆腐,是将制作豆腐过程中压出来的浆水盛在一个专用缸内,由自身的乳酸菌发酵作用而变酸即为“酸浆”,再用酸浆做为“引子”兑清水点制而成。其原理类同与用“面肥”来蒸馒头相同。

自制酸浆做豆腐是最绿色的豆腐了,酸浆豆腐是做豆腐过程中,盛出来的浆水,由自身的乳酸菌发酵作用而变酸即为“酸浆”,用酸浆点制的豆腐叫做“酸浆豆腐”,做一次豆腐留一次酸浆,可以循环使用。

何谓酸浆,就是初次用酿造白醋制作豆腐后沥出的汁水,俗称浆水;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由自身的乳酸菌作用 而变酸,酸浆利用其含的乳酸来制作豆腐,规避了化学物品的污染,减少了豆腐本身的寒凉性,又增加了有益菌的用途,又称为绿色食品。

酸浆制豆腐是利用豆腐发酵以后变酸的特点,利用PH值的不同使得蛋白质发生沉淀,这也是传统常用的方法,这豆腐一经发酵之后,最大的变化是产生出了大量的维生素B12,而人体要是缺少了维生素B12,就会加速大脑的老化。所以,我们要经常吃一些经过发酵的豆腐,这样对预防大脑的老化和老年性痴呆症是有好处的。用酸浆做豆腐的原理类同于用“引子”或“面肥”来蒸馒头,没有任何添加剂和化学物质,可以说“原汤做原食”,所以酸浆豆腐是“绿色环保的豆腐”。真正的绿色食品、健康生活!

做豆腐简单,主要就是泡豆、磨浆,过滤,煮浆,点浆、压榨这几个程序。做豆腐的关键就是酸浆的发酵了,酸浆的制作,点浆时候的变化,将上次的浆水保留发酵,下次用来点豆腐即可。

我做完豆腐,每次称一下,黄豆豆腐,250克黄豆可以做出豆腐680克--770克左右,就是一斤黄豆出2.7斤--3.1斤豆腐之间。

酸浆水点的豆腐很嫩、很香很好吃,会做酸浆豆腐了,再也不要吃那些化工原料做的豆腐了,原汁原味真正的绿色食品哦,做了酸浆豆腐成功后,很兴奋的,特别是用酸浆点浆的时候,豆浆发生变化的那一刻,我真的感觉到很神奇,很有成就感的,呵呵,我把我做的过程写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初次做酸浆豆腐要用白醋兑水点浆的,

材料黄豆500克 水5000ml(黄豆:水=1:10) 白醋50ml+250ml纯净水(白醋:水=1:5)

1、泡豆:将黄豆浸泡一夜,豆水重量比为1:3,泡好的黄豆约为原来的2倍,夏季6—8小时,春冬季12小时左右,如浸泡时间过长会影响出浆率。

2、磨浆:我用荣事达10-12L商用豆浆机,将泡好的黄豆加入5000ml水(干豆和水的比例是1:10以内),为了提高出浆率,我都是磨两遍,

3、滤渣:准备好过滤豆浆的精密棉布袋,将打好的生豆浆倒在布袋中,用手把豆浆挤出,过滤后的豆浆放在锅内,纱布最好是密一点的那种,过滤不好煮浆时容易糊锅底,如果纱布不密,就要过滤两遍

4、煮浆:过滤后的豆浆放在锅内煮开,将表面的泡沫捞出,豆浆煮开后还要继续小火煮五分钟左右,把浆煮透煮香,注意一定不要离开,要看着锅以防溢出

5、点浆:初次先用50ml的白醋加上250ml的纯净水,搅匀兑成酸浆。煮好的豆浆关火,降温到80度,加入800ml-1000ml冷水至锅中,加好后我都是测一下温度,刚好80度的,将兑好水的白醋分三到五次倒入锅中,此时用汤勺在锅中慢搅、轻搅。将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凝聚到一起。当豆浆开始出现絮状沉淀物并且与水分离就可以了,点好后要保温静止20分钟左右

6、留酸浆水和酸浆水点浆:留酸浆就可以用汤勺将锅中的清汤舀出下次所需的点浆量,500克干豆要用1000ml左右的酸浆,做为酸浆备用,放在有盖的的瓶子里发酵48小时就会变酸即成酸浆,这种变酸的水才是真正的“酸浆水”在下次做‘酸浆豆腐’时,用这种‘酸浆水’以1:1的比例(即500克干黄豆用1000ml酸浆原液+1000ml饮用水混合后点浆)加入清水勾兑,即可再做‘酸浆豆腐’了。酸值过度,就不能用了,时间稍长就会产生杂菌,而产生异味。现在的温度发酵3天,我家温度比较低,我都是放在暖气旁边,我用筷子,沾了一点尝了酸度,不是很酸,就直接用酸浆点豆腐,当豆浆开始出现絮状沉淀物并且与水分离就可以了,再开火加热1到2分钟,点好后要保温静止20分钟左右,

7、模具:准备一个可以滤水的容器,这是装面酱的盒子,下面打眼

8、可以滤水的容器,铺好干净纱布盖好纱布,

9、豆花:点好的豆花,

10、将豆腐花舀到纱布内,

11、把豆腐花铺平,用纱布裹好,上面盖上,盖子要比模具小一点,

12、压制:上面用重物压住以利于把水挤出,压20分钟左右,压豆腐的时间和力度根据个人的口感来决定,喜欢吃嫩的就少压一会

做好的豆腐没有一点酸味,比例很重要,自己做食物即省钱又放心,好的酸浆是很酸、微黄、透明、清香的液体,浑浊的就是坏了。

下面白醋是自己做的,瓶子里面是醋蛾子做醋用的,朋友给的,自己做的白醋没有买的酸,不过可以用来点豆腐,外面卖的醋多是醋酸勾兑的食用醋,现在假醋太多了,

白醋做法

瓶子刷干净,控干水,酒、糖、凉开水的比例是1:1:10,加一起搅拌均匀,放入醋蛾子,但注意温度不能高于45度,一层半透明的膜,这层膜越长越厚,变酸就可以了,

酸浆豆腐制作实验

原料:黄豆200克 第一次白醋20克 第二次酸浆400克做法:

1.干豆涨发6—10小时(夏季6 冬季10)完全泡发,按1:10加水打成豆浆。(豆200克水2000克)

2.用密度比较高的纱布滤去豆渣,入锅中烧开,转中火烧一会儿(约10分钟),煮出豆香味,关火。

3.将20克白醋与100克水混合成酸浆。比例为1:5

4.给煮好的豆浆降温,直接倒入500--1000克凉水,保持温度大约是80℃,将半勺酸浆慢慢加入(从外圈到里圈,顺一个方向),再分次加入剩下的酸浆。出现豆花了,开火稍微加热一下(不能烧开,如果烧开豆腐的质地会还粗,口感不好了),以增加豆花的形成。

5.关火,留酸浆:用漏勺压下豆花,勺子中就是酸浆,再用勺子舀出来。48小时后会自然发酵成酸浆。一般留400克酸浆,等用的时候再兑入400克水就可以点豆腐了。(比例1:1)

6.压豆腐:将模具准备好,放好滤布,将所有豆花浆水倒入;包上滤布,盖上盖子用手压出多余的水;白白嫩嫩的大豆腐就成了。

以后,每次做完豆腐都留下酸浆,就可以实现原浆点豆腐了,即是“原汤做原食”。

小贴士:

1.点豆腐是关键,不能太快了,出现絮状,基本分离出浆水就可以停止。

2.做的豆子不多,可以用手压一会儿就行。不能太用力了,豆腐压的太实就成豆腐干了。

3.留酸浆要在压豆腐之前,压豆腐出来的水不是酸浆。但是,可以用来洗脸、洗头、泡澡,很有营养,丢掉了实在可惜。

没有豆腐模子可以用细漏勺或屉布滤去水分(别用手使劲儿攥干)就是很好的稀小豆腐,做点卤子,一样美味。

前些时候做出来的酸浆豆腐,实在好吃,出来就用勺子挖着吃,烫嘴啊!真的比买的好吃,通过了家人的一致验收。连前几次声称:我肯定不吃你做的豆腐的老妈都直说:好吃那!后来才想起来拍照,整整型就这样了。看着就滑滑嫩嫩滴!煮豆浆的时候一定不能心急,要反复煮,大约要十分钟。要看住了,很容易沸腾瀑锅的。瀑锅了到处都是扑出的豆浆。用大漏勺压住点好的豆浆,上面的清水就是酸浆,48小时后就可以继续点豆腐了。如果不想继续做就放在瓶子等不怕酸性腐蚀的容器中,啥时想用都行。第一次做了1斤黄豆,把家里的豆浆机和搅拌机都用上了。太耗时,磨叽得很。1斤黄豆的豆腐渣,难以消耗。1斤豆子,用上了所有能用的家伙式儿豆腐渣很细,出浆水就能多一些。一斤豆子要兑入10斤水,两个大锅同时煮,麻烦。这个也不知道是那次做的了,看着就比较粗。做出的豆腐做一盘菜还是足够滴。这是第一次做的酸浆,因点的过程太急,出豆腐少,留出的酸浆几天后成豆腐脑了。但是味道很酸,没法吃丢掉了。不过,那酸水就是酸浆,使用没问题。压豆腐的模子还是很讲究滴。这是不成功的一斤豆子出来的豆花,到处粘连,不好洗滤布这是成功的4两豆子的豆花,没压呢,看着就像那么回事,一点儿也不粘。这就是压好的豆腐。

感悟:

学习一个手艺绝没有那么简单!

只有仔细琢磨,变成了自己的东西才能成功。

不要自己没做好,就抱怨人家的方法不对,还是找找自己的原因靠谱。

文章操作心向海城

关注豆制品论坛订阅更多行业知识

上一篇:岑丽香凸点图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