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拉斐尔前派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09 14:11:08 作者:连笔君

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1849.4.6--1917.2.10)是英国新古典主义与拉斐尔前派画家。以其用鲜明色彩和神秘的画风描绘古典神话与传说中的女性人物而闻名于世。

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又常译为前拉斐尔派,是1848年在英国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这个画派的活动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对于19世纪的英国绘画史及方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他们认为拉斐尔时代以前古典的姿势和优美的绘画成分已经被学院派(Academic art)的教学方法所腐化了,因此取名为拉斐尔前派。他们尤其反对由约书亚·雷诺兹(Joshua Reynolds)爵士所创立的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的画风,认为他的作画技巧只是懒散而公式化的学院风格主义。他们主张回归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出大量细节、并运用强烈色彩的画风。

(《奥菲莉娅》Ophelia [blue dress],1905)

下面是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根据希腊神话与戏剧故事为灵感的作品。

Ⅰ.《水之女神》(Undine ,1872)Undine来源于拉丁文的unda,是海浪、水的意思。水之女神是欧洲传统神话传说中的形象。水之女神爱上一个男子,为此她也变成人类。但如果那个男子对她不忠诚,水之女神就将死去。

Ⅱ.《夏洛特的女子》(The Lady of Shalott ,1888)

根据丁尼生的诗所画。在一个叫夏洛特地方,有位美丽女子被神困在古堡里。她只能通过从窗户投射到镜子上的影像看见心仪的兰西罗骑士,如果望向窗外,她就要死去。终于她忍不住向外张望,结果厄运降临。镜子破碎,她被纺纱的丝线缠住,随后被神示载往死亡之地。画中的夏洛特之女正坐船驶向死亡,神秘、疏离、哀伤……丝丝凉意爬上暮霭的湖面,深绿的树丛、折断的水草、惊飞的小鸟、船头将熄的蜡烛、以及基督受难十字架,全都预示着即将发生得到不幸。黑色的小船搭着金黄色与玫瑰色相间的织毯,金发女郎悲戚地解开栓船的铁链,准备度过她人生的最后时刻。姑娘悲伤神情令人为之动容。

Ⅲ.《克娄巴特拉》(Cleopatra,1888)

著名的“埃及艳后”,是埃及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以美貌著称。世界史上三位最重量级的罗马人——恺撒、安东尼、屋大维都曾与她在一起。

Ⅳ.《瑟茜向奥德修斯敬酒》(Circe Offering the Cup to Odysseus,1891)

《奥德赛》记载:奥德修斯的船来到艾尤岛——女神瑟茜的居所,她的房子建在浓密的森林中,周围有很多狮子和狼。这些野兽原本是人,都是被瑟茜施了巫术。船员受到了瑟茜的盛宴款待,但凡是喝了她的酒的人就会变成猪。只有奥德修斯的副手欧律洛科斯,有所怀疑没有喝酒,他逃跑后报告奥德修斯。奥德修斯前在往救人途中,遇到了雅典娜派来的赫尔墨斯,赫尔墨斯告诉他,吃Moly草可以抵御巫术。后来奥德修斯救出了船员,并在艾尤岛上,度过了大约一年的时光。

Ⅴ.《尤利西斯与赛壬》(Ulysses and the Sirens,1891)

希腊神话中人面鸟身的海妖,拥有美丽的歌喉,常用歌声诱惑过路的航海者而使航船触礁沉没。她们是河神埃克罗厄斯的女儿,是从他的血液中诞生的。因与缪斯比赛音乐落败而被缪斯拔去翅膀,令她们无法飞翔,缪斯用赛壬美丽的翅膀为自己编扎了一顶王冠,作为胜利的标志。失去翅膀后的赛壬只好在海岸线附近游弋,有时会变幻为美人鱼,用自己的音乐天赋吸引过往的水手。她们居住的小岛就在墨西哥海峡附近。英雄尤利西斯率领船队经过墨西哥海峡的时候,事先已经得知赛壬的致命的诱惑,于是命令水手用蜡封住自己的耳朵,并将自己绑在船的桅杆上,方才安然渡过。 画中拥有美丽头部的赛壬围着船飞翔,她们的表情生动,仿佛能够听到魅惑的歌声。

Ⅵ.《瑟茜下毒》(Circe Poisoning the Sea ,1892)

故事源于奥维德《变形记》。海神格劳克斯爱上水泽女神锡拉,但被锡拉拒绝,格劳克斯向瑟茜求助,瑟茜爱上了格劳克斯,她决心除掉锡拉。于是,瑟茜在通常锡拉沐浴的海域下毒,锡拉被毒药变成怪兽,又在意大利和西西里之间的海域变成石头,这就是至今仍以危险著称的锡拉岩。

Ⅶ. 《纳西修斯与伊科》(Echo and Narcissus ,1893)

希腊神话中,纳西修斯是美貌出众的青年,迷恋于自我欣赏以至无暇顾他。伊科是山林水仙女,非常喜欢纳西修斯,但从来不被他所爱。纳西修斯每天到河边顾影自怜,伊科只能委屈地望着他,最后郁郁而死,化成一种回声。回声寓意自我呼应,后便转化为自恋。这是19世纪末的一种观念,挪威作家斯特林勃就曾提出:人从自己身上寻求的快乐很少,而从他人身上得到的快乐全无。

Ⅷ.《水仙女》(A Naiad ,1893)

河里浮起的水仙女,从树干的缝隙中贪婪窥视着熟睡在草坡上的青年。红发显示出女性特有的媚力,画面中几乎无处不在的红绿对比,被湖水反射出的蓝色减弱,显得相当协调。

Ⅸ.《 无情的妖女》(La Belle Dame Sans Merci ,1893)

根据济慈的诗《 无情的妖女》创作。讲述一个骑士在田野被精灵的女儿诱惑……

Ⅹ.《海拉斯与水仙女》(Hylas and the Nymphs,1896)

取材于希腊神话阿耳戈众英雄远航遇险的故事。赫库勒斯乘船到达塞欧斯岛,伙伴海拉斯上岸寻找水源。海拉斯来到泉水边,月光照在他的脸上映出绝秀俊美的面庞。水泽的宁芙(水仙女)立刻爱上了这年轻的异乡人,从水中露出了她们美丽的胴体,拉住海拉斯提水壶的手臂。那是他未曾听过的娇媚的声音,没有见过的令人迷惑的眼神,还有那晶莹如玉的珍珠。于是年轻的英雄被迷惑了背弃了主人,宁芙们把他拉到了永远冷静清幽的世界。柔媚的情怀,冰冷的结局,谁也无法抗拒这个充满梦幻、诱惑和悲伤的故事。

Ⅺ.《潘多拉》(Pandora ,1896)

宙斯创造潘多拉来摧毁人类以报复普罗米修斯,赫菲斯托斯创造潘多拉的身体,雅典娜给与潘多拉衣饰,赫尔墨斯传授潘多拉语言,阿弗洛狄忒赋予潘多拉魅力。然后,诸神皆给潘多拉一件施祸于人的礼物,宙斯让潘多拉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厄庇墨透斯。可是潘多拉私自打开了魔盒,疾病、灾祸、嫉妒、贪婪……来到了人间,唯一美好的“希望”却被关在盒子里。

Ⅻ.《西风神与花神》(Flora and the Zephyrs,1898)

花神芙洛拉是古罗马神话中青春的象征。相传花神以缀满玫瑰之姿现身,玫瑰因而成为花中之王。西风之神泽费罗斯追赶着大地之仙女克罗丽丝。仙女克罗丽丝使劲的企图摆脱西风之神的追赶,最终没有逃过西风之神的拥抱。克罗丽丝的口中溢出了鲜艳的花朵,纷纷而落。飘在花神芙洛拉的身上,形成一件美丽的外衣,曾经是一片白色的大地,转眼间已经是鲜花盛开,生机盎然。克罗丽丝是大地的仙女,西风神就是春风。春风吹过,大地花开,美丽的花神随之诞生了。奥凡提奥斯的《行事历》有这样的描写:“我,昔日的克罗丽丝,如今,人们叫我芙洛拉。” 就这样花神芙洛拉带着雍容典雅,飘洒着令人陶醉的香氛嫁给了西风之神泽费罗斯,结婚以后,西风之神送给她一座满是奇花异草的园子。春天到来的时候,芙洛拉和她的丈夫亲密地手挽着手在园子里漫步,他们一路上走过的地方百花齐放,绚丽动人。

XIII.《阿丽阿德涅》(Ariadne ,1898)

希腊神话中,米诺斯国王每隔九年送七名少男少女到克里特岛,给人首牛身的米诺陶勒斯当食物。雅典王的儿子自告奋勇加入七名少男少女中,除掉米诺陶勒斯。忒修斯到克里特岛,与公主阿丽阿德涅一见钟情。忒修斯许诺,若平安归来就娶公主为妻。进入米诺陶勒斯的迷宫前,阿丽阿德涅给了忒修斯一团毛线,让他出迷宫前有依循的方向,功成后两人乘夜私奔。在返回雅典的路途中遇到暴风雨,船只搁浅在索纳克岛。狄俄尼索斯也爱上了这位公主,他托梦忒修斯,让他放弃阿丽阿德涅。因为敬畏神,当阿丽阿德涅醒来后,忒修斯与水手们早已扬帆起航,不知去向......

XIV.《塞壬》(The Siren,1900)

塞壬只是个传说没有人真正见过,就算曾有人见过多半都已葬身海中。荷马史诗「奥德塞」的描写,也只有一点点,却没有真正说明或描述塞壬的长像。塞壬们以纯净的歌声来诱惑海中航行的水手,她们坐在岸上,身边堆满了水手的枯骨。

XV. 《唤醒阿多尼斯》(The Awakening of Adonis ,1900)

阿多尼斯是忒伊亚和女儿乱伦所生,出生后母亲变成了永远流泪的树。阿多尼斯年轻俊美,爱的女神阿弗洛狄忒将他收养并且爱上了他。后来阿多尼斯死去,阿弗洛狄忒请求宙斯允许阿多尼斯一半时间待在冥府一半时间与她在一起。 阿多尼斯的死亡与复苏,代表植物在冬天枯萎衰落,春天恢复生机。

XVI.《美人鱼》(A Mermaid,1901)

很久以前人们认为世界的尽头居住着歌唱的人鱼和喷火的巨龙……

XVII.《普绪克进入丘比特的花园》 (Psyche Opening the Door into Cupid's Garden,1904)

普绪克是人类灵魂的化身。罗马神话中,普绪克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以至于维纳斯心生嫉妒派儿子丘比特使普绪克爱上一个魔鬼。没想到丘比特对普绪克一见钟情并偷偷娶了她,但两人只在暗夜里相会,丘比特叮嘱普绪克不要看他的容貌。可好奇的公主用藏起蜡烛揭穿了爱神的秘密,丘比特便飞走了。

XVIII.《普绪克打开黄金盒》(Psyche Opening the Golden Box ,1903)

接上一个故事,丘比特离开后,普绪克四处寻找爱人,维纳斯布下重重难关,考验普绪克是否配得上自己的儿子。其中一项就是不许打开金盒,可好奇的普绪克又忍不住打开了金盒,从此陷入长眠。后来,丘比特将她领到外祖父宙斯的神殿,宙斯赐与普绪克神浆,她便也与众神一样得以永生。

XIX.《达纳伊德斯姐妹》又名《无底水缸》(The Dana?des ,1904)

埃及王有两个孪生儿子达纳俄斯兄弟,兄有50个女儿,弟有50个儿子,弟要兄的50个女儿嫁给自己的50个儿子。在新婚之夜,达纳伊德斯姐妹各自杀死了丈夫。神为了惩罚她们就设了一只水缸,罚她们往里注水直到满为止,但水缸永远注不满,寓有徒劳之意。

XX.《奥菲莉娅》(Ophelia[lying in the meadow] ,1905)

奥菲莉亚是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剧中的一个人物,哈姆雷特王子的情人,也是御前大臣波洛涅斯的女儿。哈姆雷特为了替父亲报仇,有一次,以为躲在帷幔后面的人就是叔叔克劳狄斯,便一剑刺去,结果刺中的是奥菲莉亚的父亲波洛涅斯。奥菲莉亚无法接受情人杀死亲生父亲这个残酷事实,爱和恨的剧烈冲突使她精神失常,疯疯癫癫地来到水草丛生的小河边,编好几个奇异的花环,然后爬上树枝要把花环挂上去。这时树枝折断,奥菲莉亚落入河里淹死了……

XXI.《拉弥亚与士兵》(Lamia and the Soldier,1905)

希腊神话中的人首蛇身女怪,上半身是美丽的女人,下半身为蛇身。拉弥亚原本是利比亚一位美丽的女王,宙斯爱上她并赋予她任意消除或更换眼睛的魔力。宙斯之妻赫拉得知后十分嫉妒,杀死了拉弥亚的所有子女。痛苦疯狂的拉弥亚为了报仇,把所有她能找到的儿童都吃掉或者吸食他们的血。拉弥亚就是莉莉斯(Lilith),画中她化作漂亮女子诱惑男子然后吃掉。

XXII.《拉弥亚》(Lamia,1909)

XXIII.《发现俄耳普斯》(Nymphs Finding the Head of Orpheus ,1905)

俄耳普斯善弹竖琴,歌声优美,他因得罪了酒神而被杀害,林泽仙女发现他的头和竖琴。 极暗的背景中凸现出的白皙的林泽仙女显得格外动人,林泽仙女的吃惊,怜悯,忧郁的表情被刻画的极其生动。

XXIV.《阿波罗和达芙妮》(Apollo and Daphne,1908)

阿波罗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伊洛斯是爱神。有一次,阿波罗取笑伊洛斯,伊洛斯因而大发脾气。为了惩罚阿波罗,伊洛斯对着天空射出了两支特别的箭。 第一支箭会使人深深陷入爱河,第二只箭则使人不会对异性动心。第一支箭射中了阿波罗,第二只箭射中了河神的女儿,一个名叫达芙妮的美丽少女。 阿波罗一看到达芙妮,就深深爱上了她。他如影随形地跟着达妮芙,可她不想接受阿波罗的爱。过了一段时间,达芙妮很疲倦。就向他父亲求助,她的父亲把达芙妮变成了月桂树。 然而,阿波罗还是无法中止对达芙妮的爱。他说那棵月桂树对他有特殊意义。他摘下一些月桂树的叶子,把它们编成皇冠带在头上。

XXV.《希思比》(Thisbe ,1909)

希思比是一位巴比伦少女,儿时起就爱上了邻家的皮瑞摩斯(Pyramus)。然而两家素不合睦禁止恋人相见,他们只能隔墙倾听对方的声音。阿芙罗狄蒂被他们的爱情感动,施以援手让墙上出现一道裂缝。通过裂缝,二人终于能够倾诉爱情,甜蜜亲吻,他们相约到城外林中一株白色桑树下会面。夜暮降临了,希思比偷偷溜出家门,先到了约会地点。在她环顾盼望恋人到来的时候,一只母狮子出现了,希思比尖叫着逃离掉落了面纱。母狮并无追赶之意,它用嘴和爪子撕破并且弄脏了那方面纱。听到野兽的嚎叫和少女的呼喊,皮瑞摩斯手持短剑直奔约会地点。此时母狮和少女都已不见了,看到被玷污的面纱,皮瑞摩斯立即猜到恋人出了意外。绝望中,他吻别面纱,抽出剑刺入自己的胸膛,急涌的鲜血把白色桑树染成深紫色。当希思比返回时,看到皮瑞摩斯在死亡的苦痛中挣扎,她泪如泉涌亲吻恋人苍白的脸庞,希望能使他重生。然而死神降还是带走了皮瑞摩斯。希思比愤怒地叫了一声,倒在皮瑞摩斯的剑上,伴他共赴黄泉。

XXVI.《暴风雨中的米兰达》 (Miranda -- The Tempest ,1916)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戏剧,讲述的是米兰公爵普洛斯因为钻研魔法而被弟弟和那不勒斯国王陷害,沦落到荒岛上与女儿米兰达相依为命。普洛斯公爵决心让女儿当成那不勒斯未来的王后,于是他使用魔法设计了一场暴风雨,让仇人们流落到岛上,那不勒斯的王子斐迪南和米兰达相遇相爱。在宽恕和感化中,一切变得风平浪静。

上一篇:蔡昀洁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