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我的命是空调给的”这句话就在朋友圈里流行开来。
尤其是年轻一代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小就在空调间度过每一个夏天。而没有任何西方医药集团或权威医疗机构,会普及空调的不利。相反,那些拥有中医医疗思想体系的人,都会苦口婆心劝阻大家少吹空调。
夏天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很少人会去真正思考这个点。
老一辈人的都知道:“伏天汗不流,病来急白头”。夏天多出汗,就是排除体内的病毒和疾病。
我们之前说过,中医的思维,是做到如何让细菌,病毒和细胞和谐共处。
当然,西医一般都会嗤之以鼻,如果每个人都懂得这些,医药费就没得赚了。
中国的地理位置,是人类最宜居的位置,四季分明,人体就具备了调节机制,夏出而冬藏,所以中医医学体系的诞生,就是结合了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结合中国人的身体,所发展出来的一整套保健预防疾病的体系。
上医是预防疾病,到了真正生病再去治,就是下医。
丝绸之路两千年战争史,中原四周,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苦苦攻打到中国,就是为了掠夺中国的宜居环境北纬 30 度是非常宜居的地理环境,所以,拥有文明遗迹的许多古国,均贯穿北纬 30 度。
一般来说,如果不是发生气候突变,我们默认游牧和定居民族相安无事。但是气候一变化,双方就发生战争,气候越恶劣,战争的频次越多,损害越严重,乃至灭国。
也就是说,是寒冷的气候,逼迫游牧民族外迁寻找生存空间。
那么,所有喜马拉雅山脉的游牧民族,向外迁移之后,最终分为两支,往西走的民族,到了地中海,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往东走的民族,就到了中国东北,成为辽国和满清。
在东亚方面,具体来说,12 世纪出现寒冷期,并且是 5 千年来最寒冷的时期,游牧民族面临巨大的生死考验。如果哪一处的气候先变暖,谁就能最后生存。到了 13 世纪,在契丹,女真,党项和蒙古所处地区,气候对蒙古民族最有利,牧草生长状况最好,所以,最终成吉思汗胜出。
就地理环境来说,欧亚大陆,甚至包括非洲,是一个整体。
而美国则是一个孤岛。
我们从世面上流通的地图看,美国和中国隔着太平洋东西遥望。然而实际上,美国在中国的北面,中国距离美国最近的距离,是从北冰洋上空,穿越阿拉斯加。相反,太平洋的距离,是最远的。
北冰洋的北美国家,距离北极圈很近,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美国是世界上难得的不宜居地带。
人类社会的发展,绝大部分人都会忽略气候的问题。由于世界进入石油时代,石油能源让气候对人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但事实上,人类活动都是大同小异的。总体来说,社会制度造成的差异极其微弱。
让你生活在北极,人类会有心情瞎折腾社会制度吗?能活下去都是个问题。
好莱坞经常拍 [后天] 等极寒天气的灾难电影,是因为,北美洲包含北极地区,北美洲受极寒天气的严重影响。在极端气候下,能源供应的作用,都是微不足道的。
中国因为有喜马拉雅山阻挡,因此就能做到四季分明,但美国显然不能。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近年来北极地区的冰盖厚度在不断下降。一些证据表明,最迟到 2040 年或 2100 年,北极地区在夏季时将不再为冰所覆盖。
这意味着什么呢?北极这里是一个风口,北极融化后,北美非常有可能遇到极寒天气,即零下 40-70 度。美国的大部分山脉都是纵向延伸,无法起到抵挡恶劣气候的作用,美国和加拿大被这样的天气袭击一下,就会造成毁灭性打击。
人类文明是十分脆弱的,来一次历史大洪灾,冰封,整个社会就玩完了。
所以美国人天生就会有这样的忧患意识。
一个民族的天然环境往往决定一个民族的一些习惯。
比如,日本人大多留给大家的印象就是不乱扔垃圾,重视垃圾清洁。从社会习惯来说,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但背后的原因是因为,日本是个岛国,本身并不具备垃圾处理的地理纵深,同时又是地震海啸等灾害频发,一次灾难,处置不当,就会导致瘟疫爆发。
以前包括日本在内的国家,都会把垃圾丢给中国,现在洋垃圾禁运,日本只能干着急了。
现代欧洲的白种人普遍愿意去沙滩晒太阳,尤其是英国,一到天气晴朗时,都爱出去野营,跑步。这些习惯,都和当地气候息息相关。前一阵,爱尔兰遭遇史上难得的高温天气,实际上最高温度只有30度不到,但全民如临大敌,一些富人区的公交车站,还摆放了饮用水。
没有了四季分明的气候来对人体自然调节,那唯一的办法,就是运动出汗。
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热衷拍灾难片。因为美国的统治阶级深刻知道,一场寒冷的气候,就能让北美社会陷入彻底瘫痪。所以,美国制作和发布的灾难电影,游戏层出不穷:
电影《2012》
游戏《冰器时代》
这里再强调一下,美国,在中国的北面,美国,是一个北冰洋国家。当然,美国无时不刻会把自己的忧患转嫁给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美国最惧怕北极冰川融化,所以对于全球气候变暖这件事情,就会极力夸张中国的负面作用,借此机会讹诈中国。
当然,正所谓天下苦秦久矣,现在没人会上当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