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二胎夫妻分工表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08 11:49:23 作者:连笔君

独立带娃两周,按照既定的分工,哥哥越来越知道每天要干什么,最大的进步就是会自己吃饭了,哪怕是我们拿着家法放在桌子上 " 威胁 " 所得的结果,我也觉得小有成就了 ……

当你看到俞女士制作的这张分工表,

你很可能会有一番感慨——

养个孩子真不容易啊。

(俞女士独立带娃两周的感慨)

宁波的俞女士家住东部新城,有一儿一女,儿子上幼儿园托班,女儿一岁半不到。

夫妻俩都要上班,儿子带在身边,女儿则交由乡下的爷爷奶奶。

俞女士做的这张表格,可以用 " 精细化 " 来形容,有详细的任务清单,包括孩子学习了哪些新单词、投篮几次、发脾气了吗 ……

而 " 爸爸妈妈少看手机,多陪伴 " 这句话更是戳中了当下许多家庭的 " 痛点 "。

(这张表格是俞女士制作的,用心良苦)

为什么要做这张表格?3 月 30 日,甬派记者联系上俞女士,请她谈了谈想法,以下是她的自述——

老人家对孩子一般都比较宠,孩子也会有意识,感觉自己抱了棵大树,对爸爸妈妈的话不是那么言听计从了。

眼看着儿子马上要上幼儿园了,两周前,我跟妈妈提议,让我自己独立带儿子,先试一段时间,实在坚持不下去再找她帮忙。

我认为,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趁早树立。

有了好的习惯,我的女儿以后跟着哥哥一起也会跟着学,它会有一个带动作用。而且大人也跟着省心,不至于以后上小学了手忙脚乱。

这张表格是我自己做的,贴在冰箱上,每天一换。时间跨度从早上 7 点至晚上 9 点,都做了规划。

当中,我和孩子爸爸各有分工,在育儿这件事上,爸爸不能当 " 甩手掌柜 ",一同参与可以培养亲子关系。

我和他爸爸都是 " 手机控 ",以前回家爱看手机,觉得无聊就会拿出手机来看一看,看到大人玩手机,孩子就会凑过来。

我们也意识到这样很不好,包括身边看到不少小孩,经常抱着大人的手机打游戏。

我跟他爸爸特地约定 " 少看手机 ",并写在了纸上,这是自我约束和监督。每天下班,我们都把手机放在茶几上,除了必须的工作事务外,尽可能不去碰。

除了学习新词,我们还要求儿子每天玩投篮,投篮有个向上的动作,这是对他身体上的锻炼。

另外,我们家就客厅装了一台电视,外婆过来带孩子时,比较喜欢看战争剧,我们自己很少看,会给孩子看下动画片,但会控制时间。

虽然坚持的时间不算长,但一些变化正在发生:儿子学会了自己吃饭和刷牙;我们的效率也提高了,每天能在 8 点 10 分出门,赶到单位吃上早饭。

(俞女士家的 " 家法 ",孩子的爷爷奶奶当年用过)

俞女士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她有信心坚持下去。

至于遇到孩子不听话怎么办?俞女士说,他们有 " 家法 " ——竹条子。这是爷爷奶奶传下来的,从小在孩子爸爸身上施展过,据说效果显著。当然,家里人以口头教育为主,到目前一次都没有用过。

俞女士将这张表格发到朋友圈后,一下子火了,收到一堆点赞。但她说这只是一次尝试,目的是帮助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习惯。

你对俞女士的做法怎么看?

你有什么好的育儿经验可以分享?

欢迎留言。

(编辑 蒋翠翠)

上一篇:宋世长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