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相亲 天涯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08 10:48:11 作者:连笔君

迎来儿子
文/吉安天涯

一九八九年农历4月29日儿子出生了。儿子是经过保胎才幸运地来到这个世界,当 时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儿子营养没跟上,出世时才四斤九两。我望着像青蛙般的儿子,不是开心,而是伤心,因为我的大意,两次差点导致儿子流产。我望着经历十磨九难 后,终于来到这个光明世界的儿子,我很心疼,泪水不断地滑落。公公婆婆满心欢喜,赶忙去村部打电话,把这个喜讯告诉在赛城湖的老公。

老公接到电话,当天就回来了。做女儿时,我曾经也算过命,算命先生说我的命 可以属于中等偏上。但来婆家后,却是一路坎坷。儿子在出世第五天,突发高烧,到
村卫生所去看医生,医生叫去大医院,孩子太小,打点滴他没经验。当天下午,我和 老公,婆婆一起抱着儿子来到了九江附属医院。儿子很幸运,我们去刚好遇到一位姓
赖的儿科专家,他很细心地为儿子做了检查,原来是肚脐溃烂引起高烧。那时的农村 妇女都是贱命,产前不会检查,要生孩子时,难产的就送城里医院,乡下当时还做不 了这种手术,顺产的,接生婆用剪刀将脐带剪断,就大功告成。因为当时农村条件有 有限,接生用品只做简单的消毒,所以才引起肚脐溃烂。过去的农村,初生儿死亡率 比较高,估计就是溃烂的伤口经有毒的细菌感染而形成破伤风导致婴儿死亡。
因为要打点滴,我们给儿子办了住院。儿子病床隔壁的一位荨麻疹患者的母亲是 个老师,她问明我儿子因什么毛病住院后,见我很紧张的样子,就安慰我,她说:“附 属医院的医疗水平在九江算比较高的,你不用担心”。这位女老师的父亲是教师,他 丈夫和兄弟姐妹都是教师,是个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家庭。因为是九江市本地人,亲 朋来探望比较方便,他爸爸学生和她自己的同事又多,每天病房像酒店一样,人来人 往。她心态好,整天笑眯眯的,她5岁的女儿又乖,也能听明白她的话,也不闹,她母 女二人有说有笑,感觉像在度假一样。
而我就惨了,因老公一个礼拜的假期快到了,保安队电话催,他在儿子住院的第二 天就上班去了。留下来的婆婆一字不识,除了在医院打饭的地方知道去,医院需要补
交钱,拿药等等,都还必须是我跑出跑进。儿子又爱哭闹,一哭起来就会引发小儿疝 气。儿子一哭,我心就乱了,疝气一发,儿子下身就肿胀。为了减少儿子痛苦,我就 白天黑夜地把儿子抱着走来走去。说来也蹊跷,儿子就是生出来整我的,她奶奶一抱 他,他就哭,到了我的手上,他就不哭了。
五天后,儿子烧完全退却,健康地出院了。儿子回家后,就不再在床上睡,而是 睡在摇篮里,从此,我就天天睡沙发,拿根绳子,一头拴在我的手上,一头拴在摇篮 上,只要听见儿子醒了后哭闹,我就半睡半醒地拉着绳子,边摇着摇篮边唱着农村当 地流传的摇篮曲为他催眠。一直到儿子三岁以后,儿子才愿意去床上睡,从此,我终 于结束了睡沙发的日子,可以躺在宽大的床上好好地睡觉!
待续(9)《二道小贩》

二道小贩
文/吉安天涯

自从小店关门后,家里经济情况就不怎么好,再加上女儿和儿子都先后在医院住院过,当年开店所剩的积蓄已经花光了。因营养跟不上,我的奶水不足,让儿子经常吃不饱,儿子饿了就拼命哭。当时在赛城湖当保安的丈夫每月工资只有89.5元,尽 管他省吃减用每月为家里寄来50元钱,仍然保证不了家里正常的日常开支。我种的几 亩地从春天盼到秋天才能有收入,那还要看老天爷的眼色,如果遇上干旱,洪水之年,一年的辛苦连交公粮都不够。

那时我经常是咸菜米饭泡开水,我每天看着自己日渐憔悴的面容,一阵风就能吹 倒的身材,还有营养不良的儿子,心如刀割。当年穿着高跟鞋也有1米60的我,体重由 100来斤下降到80多斤。每次走娘家,母亲就唠唠叨叨的,母亲说:“看和你一起长大 的闺蜜们,一个个白白胖胖的不说,家里还都盖起了楼房”。母亲是个很强势的人,她 自己勤劳能干,又会理财。在唯成分论年代,父亲因为自己是富农子弟不敢请假外出,家 里有外出的事都由娘家是贫农出身的母亲一律承担。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母亲经 常把家里菜园里菜偷偷地挑到城里去卖,我们家在母亲的经营下富裕有余,隔壁的左邻 右舍生计出现困难都会找母亲帮忙。因为有这么一个强大的母亲,我们这些衣食无忧的 子女们就一个不如一个。好在我们兄妹都有父亲一样的傲骨,饿死也不轻易去找别人借 钱。这个时候的我我深深地知道,人没钱别说周围人看不起,就是自己亲人也会轻看。
有句成语说得好:“穷则思变”。九十年代初,江洲出现了很多小贩,有卖针头线 脑的,有卖床单衣服的、还有贩卖水果的、贩卖鱼肉的等等。我就背着丈夫,也加入了 这些贩买贩卖的队伍中去了。刚开始,我不熟悉行情,就结识了一个鱼贩子,由他在江 北的龙港湖把鱼运到江北的渡口,我坐船去江北渡口找他批发。当时,我们镇有很多鱼 贩子,有的人见我生意比他们好,就降低鱼的价格,他们都是男的,有力气,是自己从 龙港湖用自行车扛过来的,他们直接拿货便宜,像我这样经别人转手倒卖的鱼,利润本
来就不高,往下降就没钱赚了。因没有价格优势,我的生意淡了很多,后来,我在一个 熟人的帮助下,就同他一起直接去了龙港湖,每次进八十斤左右,多了我就带不动,每 斤鱼到家有4角钱的利润,一个月下来,收入也很可观。在那个年代,一天有几十元进账 是很不错的日子,渐渐地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后来,老公从赛城湖辞工回来了,老公说我在外面贩买贩卖太辛苦,就买了一个大冰 箱,让我坐在家里卖雪糕,因此,我这小贩的日子暂告一段落。
待续(十)《时来运转》

时来运转
文/吉安天涯
1990年初夏时节,老公离开赛城湖回到了江洲,他见我天天江南,江北地跑,心疼 我辛苦。买了一个冰柜让我在家卖雪糕。雪糕不用自己进货,有人直接送货上门,这是 我自关店门以来最轻松的时候。
我家靠近三岔路口,路旁杨柳依依,夏天来往行人都会在树下歇脚,乘一会凉。附 近村民在地里干活都会从我们家门前经过,虽然只一个小小的冰柜,也可以供养我们日 常开支。这个时候,儿子,女儿还小,我也可以在家陪陪她(他)们。农忙时,我会用 一个箱子铺上泡沫后装上雪糕,送到田间地头,一来为了方便村民,二是自己也可以多 赚点钱。这样子一来,我的一个夏天收入也算可观。
此时,因乡里要培养一批年轻的集体干部,回家的老公也被收编,终于转运,家里 日子不再困难。我这人有钱就喜欢做事,不喜欢储蓄。手上开始有点钱了,我就和朋友 合伙做些小生意,上半年收小麦蚕豆,下半年收棉花,贩甘蔗。那个时候,棉花市场还 没有完全开放,镇政府不是派工商,就是税务,还有派出所等等,几路人马在江边渡口 守候,不准棉花出江洲,棉农为了卖个好价钱,就把棉花卖给江南,江北来的棉花贩子, 这些贩子也有公开的,也有偷偷摸摸的,公开的就是遇上工商,税务会交点费,手续不 全会被没收或罚款。后来我放弃自己做棉花生意,就帮别人忙,拿回扣。帮忙的生意好做 些,没风险。一般都是外地老板出资,我们这些本地人提供收货场所,帮忙维持照应,然 后按收到的数量多少由老板掂量着给钱,做这样的生意,虽然利润少,但保险。我这人 爱求稳,这也是我一直做不成大生意,成不了气候的原因。
也有胆大的和别人平摊资金,利益分成,但这都是有很大风险的,他们必须等货卖 出钱才拿回自己的本钱和所得利润。如果货出了问题,就跟着老板倒霉了。我做的是只 赚不赔的买卖,我不管老板赚多少钱,我只要提成,比喻我帮老板收了100斤货,他按每 斤给我一角或几分钱的回扣就行。我们这边也不是我一个人,也是有几个人组织的,我 们负责把老板的货送到江边,他们会留一个财务下来,船开头就付我们的辛劳费。中间 如果出了问题,我们一起协作,遇上工商的就交上工商管理费,遇上税务所的就交上税 费,遇上派出所就交上罚款。我们都是要求棉农自己送货江边,都是棉农自己的棉花,大 不了让他们拖回来,卖自己的东西在当时不会被没收。我们和老板的损失就是耽误一点时 间,没有一点风险。
所以,那个时候的我,虽然没做什么大生意,但运气好,一直是小财不断。我在当地 信誉比较好,很多外地人都愿意通过熟人找我一起帮忙,那时老公也很节俭,我们就有了 一点储蓄,开始计划盖房子了。

待续(十一)《建造房屋》

上一篇:龙海紫云岩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