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列奥纳多达芬奇《蒙娜丽莎》
油画《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世界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伟大的画家创造了不胜枚举的传世名画。这些名画极大地丰富了世界艺术宝库,也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应该欣赏、了解一些世界名画,从名画中,我们可以提高审美情趣,进而提升艺术修养;还可以学习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从而优化知识结构。为了帮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欣赏、了解世界名画,编者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最终选出100幅代表世界绘画最高成就的名画,辑成本书。编者有机结合文字、图片、编写体例等要素,为读者打造一个彩色的、立体的、极具艺术魅力和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
1、路易斯.利奥波德.布瓦伊《桌球》
这可是人家1807年画的,看看两百年前欧洲人的生活吧。
2、列奥纳多达芬奇《蒙娜丽莎》
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
3、达维特《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
此幅作品是达维特第一次刻画现世的英雄,此前,作者只塑造和歌颂古代和已故的英雄,由此可以看出他对拿破仑的崇拜之情。本画的妙处在于,远景的简约和近景的细腻,色彩的冷暖对比极为强烈,人物和战马的细节刻画非常到位。对于这个理想化的形象,拿破仑本人也十分满意。
4、普基廖夫《不相称的婚姻》
该画描绘了一青春少女与一老者结合的爱情悲剧。老者被画家描绘得苍老憔悴,而少女则面色红润,充满青春活力。画家以同情少女的笔调,鞭挞了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5、安格尔《大宫女》
这幅画在巴黎展出时,曾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和抨击。评论家德凯拉特里说得较为尖锐,他曾对安格尔的学生说:“他的这位宫女的背部至少多了三节脊椎骨。”然而安格尔的学生阿莫里杜瓦尔则辩解说:“凯拉特里可能是对的,可是这又怎么样呢?也许正因为这段秀长的腰部才使她如此柔和,能一下子慑服住观众。假如她的身体比例绝对地准确,那就很可能不这样诱人了!”
6、约翰.埃.密莱《盲女》
两个相依为命的孩子,一个是盲女,另一个更小的女孩紧紧依偎在盲女怀里,一边抬头去观看天上的彩虹,一边在给盲女讲解大自然的美丽。云际彩带当空,原野一片金黄,空气是润湿的,在远景的小道上有几头走动着的牛羊,近处有飞鸟起落。盲女只能倾听小伙伴的讲解,她连停歇在她披肩上的蝴蝶也无从感受,但她似乎已嗅到了新鲜的空气,听到了原野里生灵的声音。
7、拉斐尔《雅典学院》
全画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大厅上汇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作者希望以回忆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形式,寄托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8、柯罗《珍珠女郎》
有人知道这幅画的玄妙之处吗?该画在世界十大名画中名列第七,可不是浪得虚名哦……
9、泰奥多尔.居丹《肯特海滩》
该画描绘的是在狂风暴雨的海浪中即将倾覆的帆船,人们纷纷逃离帆船,乘上救生船逃命,狂涛汹涌,人们在挣扎。在黑白两色的对比中,表达的是生命与意志的不可战胜。
10、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希什金肖像》
这幅画和照片的感觉一样,太逼真了。
12、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瑞《画家与女儿像》
这是作者最出色的代表作,画中的女子就是作者。
13、庚斯博罗《穿蓝装的小孩》
新颖别致的蓝色调不但没有任何不适之感,反而使人感到眼前一亮;活泼、跳跃的蓝色绸缎,变幻莫测的衣纹、高光;不落俗套的蓝色与含蓄、变换丰富的黄灰、蓝灰、绿灰、红灰的背景形成了奇妙的和谐对比。
14、欧仁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
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15、迭哥德席尔瓦委拉斯开兹《英诺森十世肖像》
该画或许是作者最为杰出的一幅肖像,画中人物是1644年登基的罗马教皇。在当时人的笔记中,这位教皇似乎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好印象,他甚至被认为是全罗马最丑陋的人。据说,他脸长得左右不太对称,额头也秃秃的,看上去有点畸形,而且他的脾气也是暴躁易怒。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难看而阴郁的人在委拉斯开兹笔下却成为一绝佳作品。当这幅肖像送给教皇时,教皇惊讶而不安地说了句“过分像了”。
16、夏尔丹《吹肥皂泡的少年》
一个衣着破旧但不失整洁的少年正从室内向室外吹着肥皂泡,他聚精会神小心翼翼地将肥皂泡越吹越大,越吹越大。还有一个孩子,看上去仅有3、4岁,正踮着脚扒着窗台使劲从室内向室外观看……题材非常普通,情境极为单纯,这是一种清闲、安逸的生活情趣,反映了下层平民的孩子们自然、俭朴的快乐生活。
17、弗朗索瓦布歇《戴安娜的休息》
画家竭力描绘的是裸女的形体美,纤小的手足,柔嫩白皙的肌肤,躯体坚实丰腴,裸体姿色性感而诱人。由颈项下延至肩臂胸部的曲线,圆润如珠,光彩夺目。有位评论家认为这幅画是布歇“最艺术性的裸体画”。
18、列宾《恐怖的伊凡和他的儿子》
伊凡雷帝在一次与他儿子争执时,用笏杖猛掷过去,不幸击中儿子头部。这一偶然的暴烈冲动致使儿子送命,伊凡顿悟这绝后的可怕举动,立刻上前搂抱垂死的儿子,睁大恐怖、悔恨交加的双眼。他想求儿子饶恕,兽性和人性同时显在他身上。为了增强画面的恐怖感,画家有意采用了深重的红色调。该画集中刻画伊凡的瘦脸,瞪着两只大眼珠,那种不可逆转的杀子之痛预示着伊凡统治将临灭亡。
红场临刑前的悲壮时刻。
20、安格尔《土耳其玉女》
该画具有浓厚的东方情调和异国风味。安格尔把抽象的古典美与具体的写实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匠心独具地表现出女性的柔美和纯洁。从作者一生的绘画经历来看,他最高的成就就是女人体画。他对女色的嗜好是一贯而深刻的,当安格尔的天才同青春美丽妖娆的女性结合在一起时,创造力是空前的。肌肉、曲线、酒窝、柔韧的皮肤,一切的一切,都可以从他的油画上看到。
21、雅克路易《大卫马拉之死》
马拉(Jean-PaulMarat,17431793),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领导人之一,为了革命工作他常常。
22、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拾穗者》
作品无声地倾诉着农民的贫困与饥苦,焦虑与哀愁,隐含着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23、鲁本斯.佛兰德斯《玛丽皇后在马赛港登陆》
鲁本斯在1621年到1630年期间,应聘当了政府的外交顾问,参加了许多外事活动。在这一时期,他为法国皇后完成了以《玛丽美第奇生平》为总标题的幅历史画巨作。这套历史画也是画家艺术生涯中最能显示其艺术影响的伟大巨构。
24、雷诺阿《红磨坊的舞会》
这幅作品描绘出众多的人物,给人拥挤的感觉。人头攒动,色彩跳跃,热闹非凡,给人以愉快欢乐的强烈印象。
25、让.莱昂.热罗姆《拍卖奴隶》
近东地区司空见惯的奴隶拍卖,引起了画家的注意。被剥去衣衫的女奴,裸体站在台上被拍卖,台下是争相竞价的商人,他们伸出手指,暗喻买奴隶的价格,女奴们茫然地望着这一切,听凭命运的摆布……
26、毕沙罗蒙《马特大街冬天的早晨》
画于1897年,整幅画视角宽广、构图宏伟、透视准确。画中车马人流很小,粗笔带来,却仿佛在画中移动、生动形象。
27、莫奈《日出印象》
28、列奥纳多达芬奇《三王来拜》
耶稣降生后,东方三个国家的国王看到天空有巨星高照,就特地来耶路撒冷行礼朝拜。历史上以三王来拜
29、巴斯蒂昂勒帕热《垛草》
那因“垛草”而劳累过度躺在草地上酣睡的农夫,他好像刚刚吃过妻子送来的饭,用草帽盖着脸正在享受着这片刻的轻松;年轻体壮的少妇默默的坐在丈夫的身边,长期生活的艰难使她显得疲惫不堪,神色已变得象老年人一样呆滞而默然……
30、雷诺阿《包厢》
画家成功地表现了剧院中包厢里的气氛,虽然只画了两个人,但画家明显地突出了那个贵妇人的形象,化了妆的贵妇人与身后的绅士形成鲜明对比。
31、米勒《晚钟》
看到这对在田间默默祈祷的农民夫妇,我们仿佛也听到了远方依稀可见的教堂传来的钟声。这“钟声”好像越来越大,传得越来越远……
32、巴罗洛梅埃斯特巴穆立罗《吃葡萄与甜瓜的少年》
光线从正斜面射来,穆立罗没有程式化地用更多华丽的色彩,一切以写实为主,破衣烂衫以及地上的瓜皮等物,展现得生动可信。这种朴实无华的笔触,使得人物脸部的心理语言揭示得明白易解,从而加强了画面的感
34、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
这是乔尔乔内最成功的油画作品,最后由提香完成。作品中的维纳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没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征:在自然风景前入睡的维纳斯,躯体优美而温柔,形体匀称地舒展,起伏有致,与大自然互为呼应。这种艺术处理不是为了给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为了表现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体和纯洁心灵之间的美的统一。这副画在形体、色彩、柔和的线条和景色的层次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美的创造,是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理想"美"的典范的。
35、泰奥多尔籍里柯《梅杜萨之筏》
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人物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
背景介绍:1816年7月,法国政府派遣巡洋舰“梅杜萨号”,载着400多名官兵及少数贵族前往圣路易斯港。率领舰队的是一名缺乏实际能力的舰长,由于他指挥错误,在途经西非海岸的布朗海岬南面时不慎搁浅,造成了惨重的灾祸。
36、菲利普卢泰尔堡《阿尔卑斯山的雪崩》
这是一幅以严谨的手法描绘阿尔卑斯山雪崩景象的风景画。画家十分注意造型与色彩的关系,近景的暖色与中、远景的冷灰形成对比,产生了纵深的空间感,块状的山岩造型及不同斜线的构图,造成了雪崩的动感与恐怖气氛。画家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雪崩的奇异与壮观景象,形象地表现了山崩地裂、气势逼人的自然威力。
贝勒费罗尼埃》),画中的女主角是米兰公爵卢多维哥史弗萨的情妇,备受宠
38、克拉姆斯柯《无名女郎》
画中的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比蒙娜丽莎的身份还要神秘。
39、让热尔曼德鲁埃《被囚禁的马里尤斯》
有人能说出这幅画的背景吗?
40、毕加索《哭泣的女人》
刻画了一位极其悲伤的女人,悲凄的命运和感情由粗放的颜色和劲利的笔触反映出来。人物的眼睛、嘴唇、鼻子似乎杂乱无章,支离颠倒,具有常人难以理喻的特点。这幅人物画是毕加索不朽巨作之一。女人脸部扭曲和断裂的方式是立体派手法的一个发展。
创作了此画。
42、梵高《第一步》
这作品是梵高临摹自米勒的同名作品。画面是一个农村的耕地,背面是农民的房屋。画的右方一位农妇扶着小女儿帮助她学步。左方女婴的农民父亲蹲在地上张开双手鼓励她向前走。
这虽然是梵高临摹米勒的作品,但是整幅画都显露出梵高个人的风格。画面用色鲜明,多用蓝,黄和绿色。这些高明度及属于自然界的颜色,让人感受到活跃的生命力。他让画中的人和物框上厚实的黑色线条,这明显是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亦让画面增加实在的感觉。
另外,他亦以弯曲旋转的笔触绘画树、灌木和农作物。这是他成熟画作中常用的手法,也令这画增加生气勃然的气息。整幅农村景象让人感到农民的实在生命,平凡但跃动又充满亲情。
43、雷诺阿《布吉瓦的舞会》
这是雷诺阿舞会系列的三幅挂画中的一幅。三幅画中三对舞伴,三个场合,三场舞会,三段爱情的发生。
44、居斯塔夫库尔贝《筛麦妇》
库尔贝画过许多妇女形象,而以这幅画中的筛麦女子最朴实、最能体现他的美学思想。你能体会到吗?
45、这可是梵高的代表作《向日葵》
对于梵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而梵高亦如向日葵般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应该是恰如其分。成为他生平最大杰作。
47、马奈《吹笛子的少年》
马奈是最早打破传统的棕褐色调,使画面明亮、有外光新鲜感的画家。这幅画在总的暗调子中,突出几块明亮鲜艳的色彩,使之更加响亮耀眼。
48、莫奈《打伞的女人》
1892年,莫奈与爱丽丝欧希德再婚,这幅画是以爱丽丝与前夫所生的女儿苏珊娜为模特儿所创作的。
49、毕加索《梦》
毕加索用最简单的绘画表现出了一个在梦境和现实中的少女,他独特的表现手法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思维自由性!
世界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伟大的画家创造了不胜枚举的传世名画。在上半部分给大家分享了50幅世界名画,是不是感觉有些你认为很著名的却没有囊括其中呢?别着急,因为它们都在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这下半部分里!一起来看看吧!
51、弗美尔《倒牛奶的女仆》
该画作于1685年,构图不很复杂,轮廓较清晰,环境纯朴。将一个简朴的厨房画得很有感情,甚至能令不少观者产生不同的怀旧心理。女佣人是个非常健壮的村妇,她塞起了胸前围裙的一角,忙着准备早餐。所有人和物的质感都很强烈。
53、列维坦《白桦丛》
作者尝试描绘阳光照在桦树林中的光感和空气感,具有鲜明的印象派画风。
54、梵高《星空》
作为表现性的后印象主义画家梵高的作品,这幅画有很强的笔触。油画中主色调蓝色代
56、马奈晚年的代表作《福利贝热尔的吧台》
创作于1882年,这幅画是作者生前最后一次刻画他所熟悉和喜欢的巴黎喧嚣和豪华的生活。
57、委拉斯凯兹《宫娥》
这是一幅超级有内涵的画,是应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的要求画的。在画中,画家没有直接画出国王与王后,而是让画面中央部位(邻近景深处)的一面镜子反射他们的形象。阿拉斯全面研究了这幅画产生的曲折历史,指出它本由一幅名叫《家族肖像》的油画修改而来。但无论《家族肖像》,还是《宫娥》,都是画家适应皇室政治局势的需要而作。
58、鲁本斯《海伦娜.弗尔曼肖像》
世界十大名画之一。佛兰德斯的鲁本斯、意大利的卡拉瓦乔、荷兰的伦勃朗和西班牙的委拉斯凯兹是17世纪欧洲大陆四位鼎立的大画家。
59、德加《女芭蕾演员》
表现了舞女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60、拉斐尔《花园中的圣母》
一天,拉斐尔在花园中散步,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正在花丛中剪枝,艺术家被她那富于魅力的形象所吸引,立即敏捷地将这位姑娘的形象速写下来。不久,他用这位少女做模特儿,创作了这幅名画。
61、艾伊瓦佐夫斯基《九级浪》
海上每次发生风暴总是以第九级浪头最险恶,最可怕。九级浪到来轻则摧帆断桅,重则船覆人亡。所以,要躲过它的巨大摧毁性威力几乎是不可能的。画家的立意就是要表现人们征服这九级风浪。它描绘了断桅上的人们战胜惊涛骇浪的无畏勇气和决心,表现了人与自然拼搏的顽强意志和壮观景象。
63、莫奈《睡莲》组图
作者用20多年的时间养睡莲、画睡莲,让全世界都跟着他为这种植物着迷。他的《睡莲》系列画作一直是收藏家追捧的精品。
65、乔尔乔内《女占卜师》这幅画是世界十大名画之一。
66、雷诺阿《伞》
据说画面上左手提篮子的女人是以雷诺阿之妻阿林为模特的。
67、波提切利的代表作《维纳斯的诞生》
画面上人物的体态和衣纹表现十分出色,人物与自然背景也达到巧妙的和谐统一。维纳斯是那样无动于衷地以羞怯和幽怨的感情在对待一切,她对于生活的未来不是充满乐观的信心,而是感到惆怅和迷惑,这也是波提切利矛盾世界观的反映。
68、路易斯埃克托尔勒鲁《维苏威火山爆发》
画家以强烈的明暗对比手法,刻画了维苏威火山爆发瞬间人们的惊恐与绝望。
69、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这幅画曾被网友PS得面目全非,罪过罪过……
70、毕加索成名作《亚威农少女》
这幅画在以后的十几年中使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的发展,甚而波及到其他领域。不仅在美术上,连芭蕾舞、舞台设计、文学、音乐上,都引起了共鸣……
73、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
1535年末,教皇保罗三世不顾作者年事已高,要他为西斯庭教堂祭坛后面的大墙上绘制壁画。教皇这种疯狂的艺术剥削行为,使米开朗基罗身心俱悴。当时,米开朗基罗正经历着精神与信仰的危机,他选择《最后的审判》这一主题,展现了他的痛苦。
74、列奥纳多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画面利用透视原理,使观众感觉房间随画面作了自然延伸。为了构图使图做得比正常就餐的距离更近,并且分成四组,在耶稣周围形成波浪状的层次。越靠近耶稣的门徒越显得激动。耶稣坐在正中间,他摊开双手镇定自若,和周围紧张的门徒形成鲜明的对比。耶稣背后的门外是祥和的外景,明亮的天空在他头上仿佛一道光环。他的双眼注视画外,仿佛看穿了世间的一切炎凉。
75、劳特累克《红磨坊舞会》(法国1890年 115.5x150cm 布油彩 费城艺术博物馆)
劳特累克用类似杜米埃的讽刺造型笔调描绘这一“乐园”场面。在以绿色为主调的环境衬托下红衣女子显得鲜明突出,一群绅士活跃其中。画面中心一对男女翩翩起舞,那舞男的身影随意屈伸跳动着,沉醉在半是幽默、半是纵情恣肆的状态中;舞女翘起腿,提起长裙踢踏着,扭摆着,充分展现出放浪形骸的姿情,但是他们的面部表情却十分呆板,好像疯狂的动作只是一种习惯反应或是一种下意识的需要。各式男女在这一自由的天地里放纵狂舞中获得一点精神麻木和舒展。
76、罗赛蒂《白日梦》(英国1880年 157.5cm×92.7cm 布 油彩 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美术馆)
1872年,具有诗人气质的英国画家罗赛蒂,与珍妮.莫里斯产生了炽烈的爱情,这一幅《白日梦》即作于这段时期。在这幅以珍妮.莫里斯为模特儿的《白日梦》上,女人形象仍充满着某种神秘感。你看她那颓唐的形象,几乎遮住了半个脑袋的浓密的鬈发,修长的脖子,厚而富于性感的嘴唇,神情是那样感伤;右手无力地挽住树枝,左手搭落在膝间的书本上,掌心一枝摘下的海棠,象征着青春即将枯萎。她是爱情的“幽灵”,是画家白日梦中常见的“幽灵”。
77、杜米埃《三等车厢》(法国约1863-1865年 65.4x90.2cm 布油彩 渥太华加拿大国家美术馆)
这幅画是以罗马史上臭名昭著的皇帝埃拉加巴卢斯为依据创作的。画面十分绚丽:花瓣、大理石、绸缎、薄纱、青铜器,花朵等等。清明亮丽的环境中,走动着绝色佳丽。而与这一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严酷的现实,通过布景与色彩把它表现了出来。塔德玛描述了埃拉加巴卢斯的一个表面娱乐大众而实质十分诡异的主意:往出席皇帝晚餐的客人身上洒玫瑰花瓣。但是花瓣洒得如此之多,甚至把一些食客埋在底下喘不过气来。画家把皇帝安置在宝座上,观察着受苦的食客,旁边坐着皇帝的母亲和宠臣。在这幅画里,画家把人体和玫瑰花瓣溶为一体,把他的绘画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92、达利《记忆的永恒》(1931年,布上油画,24x33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
《无言的歌》是1876年斯特拉德威克唯一一幅获准在英国皇家学院画廊参展的作品。该画售出后,他得以购置了一间画室,并开始了独立的画家生涯。这件事,在当时的英国艺术界曾引起轰动。乔治肖伯纳回忆说,斯特拉德威克是几经努力才将《无言的歌》放进皇家学院画廊的,不过参展之后,就获得巨大成功。《无言的歌》画的是位目光传递爱意的窈窕女性,而周围的鸟鸣声又似乎揭示了她的某种思乡之情。
94、朱尔斯勒菲弗尔《真理》(法国 1870年265cm*112cm 布 油彩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构思。画家以浪漫主义绘画的手法,描绘了身材修长的窈窕少女,少女纯净的眼睛凝视前方,体态匀称,曲线流畅,富于青春活力。无疑,美丽的裸体少女是真理的象征。她一手高举着“光明”,一手紧握一根绳索,形象地说明了真理既复杂又单纯。
95、伦勃郎《杜普教授的解剖课》荷兰 1632年 油画169.5×216.5厘米 藏海牙博物馆
这幅画为画家26岁时的成名之作。画家应阿姆斯特丹外科医生行会委托,为他们的行会成员画团体肖像。画中人物全部是真实的,主讲人是著名的蒂尔普医生,他作为主要人物,占有画面的一侧主要位置,其余人物以各自专注神态,有变化地穿插安排在一个有深度的平面上,使每个人物所处的位置互不遮挡,并且不受透视影响,大小基本相同,否则订画人是不接受的。
96、波因特《出水芙蓉》(1836-1919年,英国,1900年,56x43cm 布油彩 私人藏)
这幅画表现了两个正在沐浴的青年女子,她们正在嬉闹,展示出胴体的娇美,也流露出天真无邪的品性。浴室内光线柔和,装饰华丽,侧光把侧身斜坐女子的丰满苗条渲染得淋漓尽致,而反光则将正在洗浴的女子丰满的身体突出出来。画面以写实为主,强调了光色、冷暖的关系与对比,营造了一个温馨的世界。
97、杜尚《下楼梯的裸女》1912年 布上油画 147.3×88.9厘米 现藏费城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