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廖静文的第二任丈夫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07 16:19:04 作者:连笔君

B 添加义项?廖静文(1923年4月-2015年6月16日),女,湖南长沙人,193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1945年与徐悲鸿结婚,曾任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悲鸿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主席、"北京荣宝画院"名誉院长、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名誉院长。2015年6月16日晚,廖静文在北京的家中逝世,享年92岁。人物关系丈夫 徐悲鸿儿子 徐庆平继女 徐静斐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廖静文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长沙出生日期1923年4月逝世日期2015年6月16日代表作品《徐悲鸿的一生》目录1人物生平2人物著作3家庭生活4人物贡献5人物评价折叠人物生平廖静文廖静文与徐悲鸿 廖静文6岁时全家迁居长沙,先后在长沙市十一小学、周南女中读书,随后参加抗日文艺活动。193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管理员。1940年到重庆后,在院长办公室做助理。1943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成都金陵女子大学化学系。1945年与徐悲鸿结婚,协助徐悲鸿工作并照顾其生活。直到1953年徐悲鸿突发脑溢血逝世。1953年至1956年,为了写好徐悲鸿传记,她再次进入大学读书,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插班学习。1956年,她利用学校的寒假之便到徐悲鸿的故乡江苏宜兴探访,祭扫公婆坟墓,会见许多亲友,搜集许多有关徐悲鸿的生平资料,还参观了宜兴县县城和许多村镇。1957年,她完成大学学业,担任徐悲鸿纪念馆馆长、研究馆员、徐悲鸿画室主任。并应聘到中央美术学院讲授中国文学史。 在工作中继续搜集有关徐悲鸿的资料,为撰写徐悲鸿传记文学做准备,并写出了初稿。"文革"中她几次被抄家,多年搜集的资料几乎全部被毁,徐悲鸿的墓碑被砸碎,这给她带来了极大的痛苦。1973年,周恩来总理派人看望她,并亲笔写信与她洽商恢复徐悲鸿纪念馆的有关事宜。1976年10月,在徐悲鸿墓碑得以修复、纪念馆得以重建的时刻,她执笔重撰徐悲鸿传记,终于在1982年完稿。1992年,廖静文回故乡湖南省长沙金井视察,为家乡建设作出了贡献,同期为长沙市之浏阳市社港乡改为社港镇,随后为本地一中学浏阳市第八中学题名并赠送对联题词:"书中乾坤大,华里天地宽。"激励着后辈奋发学习,立志改变家乡,为国建设做出贡献。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2015年6月16日晚7点03分,廖静文在北京的家中安然逝世,享年92岁。折叠人物著作著有《徐悲鸿一生》(传记)。折叠家庭生活1945年与徐悲鸿结婚;儿子:徐庆平女儿:徐芳芳折叠人物贡献徐悲鸿逝世后,为了感谢党和国家对徐悲鸿的关怀,廖静文就将徐悲鸿留下的1200余幅作品,及徐悲鸿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和近代著名书画1000余幅、图书、图片、碑拓、美术资 料等万余件全部捐赠给国家文化部,并捐出了北京的一套寓所以建立徐悲鸿纪念馆。折叠人物评价这是一个为徐悲鸿而生,为徐悲鸿而活的女人。她的生活处处都烙上了徐悲鸿的印迹。但是廖静文并没有将自己束缚于"小爱"之中。能把"小爱"转化成"民族文化的大爱",这是她的过人之处。(人民网评价)乙未之夏,可染、石鲁、悲鸿家三位师母相继去世,中国美术事业深受损失。师母对弟子辈尤其关爱,令后学没齿难忘。(艺术评论家 刘曦林)廖静文先生积极支持国博的各项工作,为国博西大厅"愚公移山"巨型浮雕的建设给予支持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陈履生)她一直很关心学校发展,学校把徐悲鸿先生教诲学生常用的'尽精微、致广大'作为中央美院的校训,她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高洪)廖静文先生对中国美术事业十分关心。她对悲鸿有着惊人的真切记忆,除了著书撰文,每次接受采访和出席讲座,她都饱含深情,娓娓道来,为弘扬徐悲鸿艺术精神不遗余力,为记述徐悲鸿与20世纪中国美术这个重要篇章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她慈祥亲切的容貌和充满文化关切的情怀让人永远铭记。(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范迪安)廖静文先生很了不起,我们以沉重的精神怀念廖先生,继承廖先生和徐先生的事业,促进我们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中国美协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靳尚谊)廖静文先生一直坚持不懈地传播徐悲鸿的艺术精神与教育思想,不顾高龄一直坚持在一线工作,为国家坚守徐悲鸿的艺术财富,为中国美术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永远是我尊敬的师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侯一民)廖先生是极慈祥的人,文雅、高贵,和她见过有限的几面,大都在冬季,她总戴着一顶暖红色的贝雷帽,吃饭时也不摘。这帽子戴着精神,有朝气,却是一顶磨出许多洞的旧帽子了。(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主任 马路)廖静文再婚丈夫黄兴华简介时间:2015-06-19 08:16 来源:互联网 整理:环球资讯(http://www.361news.cn)小贴士: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廖静文是徐悲鸿的第二任夫人,1953年徐悲鸿突发脑溢血逝世,徐悲鸿先生病故时,廖静文才三十岁。1956廖静文认识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黄兴华,并与其结婚。廖静文照片1956年7月,廖静文被组织上安排至北戴河疗养,并认识了当时解放军某部防化连的一名指导员,叫黄兴华。这一年,黄兴华二十四岁,他高大英俊,跳起舞来步履轻盈,翩翩然俨如白马王子。廖静文很快与他从友谊而热恋,后二人结婚,但是文化大革命中,黄为自保与其离婚,两人的婚姻维持10年,超过廖与徐大师的8年婚姻。黄和廖结婚后生有一子,起名“廖鸿华”,分别取廖静文、徐悲鸿、黄兴华姓名中各一字。廖鸿华现定居加拿大,已有三十多岁,与忻炜君的胞兄在一起。

上一篇:青春喂了狗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