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连云港桥头堡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07 11:20:16 作者:连笔君

文:今日头条2023.3.29.存

连云港,古称海州,别称港城,江苏省辖地级市。

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具有海运、陆运相结合的优势。同时,它也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市,有2200多年建城史。

2021年,连云港被列为全国沿海27个主要港口之一,并正式确定为国际枢纽海港

然而,2022年GDP总量仅为4005亿元,在省内排最后一名。

看似拿着一手好牌、起点不低的连云港,为什么经济发展不起来呢?

一、区域经济对港口依赖度低、同质化竞争严重

早期的连云港货物运输以中西部地区为主,但这部分的区域经济对港口的依存度不到15%。根本原因在于港口建设在腹地、产业、水运等要素方面先天不足。

上世纪30年代连云港的定位以铁路集散为主,当时的港口经济并未与产业发展相联。

另一方面,沿海港口密集度高,连云港北面是日照港,两者相距不足100公里,另有青岛、天津、烟台等港口不断崛起。

即使在本省沿海,除了东台、海安没有自己的港口外,其他均建设了海港,大丰港已经开通到日韩的国际航线。苏中、苏北的出海通道增多,连云港不再是唯一选择。

二、交通发展滞后于周围城市

从交通条件来说,连云港拥有海港、铁路、机场、运河、高速公路等交通集成的完整体系。

但是,连云港的规划和建设却严重滞后于新世纪发展需求,等级不高,集疏运条件较为落后,也严重制约了港口作用的充分发挥。

2018年,青盐铁路开通运营,连云港才正式迈入“高铁时代”。2020年,连镇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将苏北、苏中、苏南连为一体,终于实现了连云港与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无缝对接、互联互通。

三、港、产、城发展上思路不够清晰,长期缺乏系统性思维

连云港本是国家和省里一直给予关注的城市,但这也导致一种“等靠要”的心态,积极主动的干劲相对不足,对标意识和接轨意识不强。

连云港曾先后提出过“以港兴市”“以工兴港、以港兴市、以市带农” 、“一心三极、一体两翼”、“港产城互动”等多项发展战略,遗憾的是在发展上思路不够清晰,缺乏定力,且未能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

没有一鼓作气、迎难而上的干劲,也没有有效可靠的措施,致使连云港在发展中节节败退。

四、未能抓住发展机遇

1984年,江苏省长顾秀莲为连云港争取成为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随之而来的是400亿贷款援助。各类酒厂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原以为这会成就连云港新一轮的经济腾飞,却不料被举报到北京了。

1994年,根据建设部、国家计委联合印发陇海兰新地带城镇发展与布局规划,连云港成为了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本是政策倾斜和扶持,然而,连云港依旧没抓住这次机遇。

2009年,连云港和南通作为江苏沿海大开发战略方案中的排头兵,连云港没有立即出台配套政策,在招商引资方面一直是爱来不来的姿态,领导班子不作为的态度,也是连云港发展无力的原因。看看已经迈进万亿元俱乐部的南通,就知道了。

2013年,在“一带一路”的项目中,连云港可谓是重要的一环。除了民营医药产业外,连云港依旧错失了很多,大部分汽车元器件企业选择了盐城,铁路集装箱选择了徐州,港口出海有日照和青岛分流。

结束语

连云港的发展虽然不尽人意,归其原因有客观方面的,也有它自身的因素。但不管怎样,不纠结于过去,勇于展望未来、奋力前行才是正确的姿态。

上一篇:工业清洗剂标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