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马悠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06 23:02:06 作者:连笔君

马悠博士雨林头像

人的一生中会认识很多人,改变你人生的屈指可数,马悠博士却是其一。

-Laurent Boillot. 法国娇兰CEO

2010年1月26日,马悠博士离开了我们,值此6周年之际,我们尤其怀念马悠博士。

马悠博士作为德国的生态学家,将生命献给了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恢复和保护事业,长眠安息在布朗山天籽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享年57岁。

马悠博士Dr. Josef Margraf,德国学界有名的Margraf出版社的创始人,前欧盟大使馆项目主管官员。被誉为“热带雨林农业的创始人”,热带地区稻田生态系统研究的先驱,在菲律宾创建的群落式雨林再造模式,改写了菲律宾的国策和林学院教材,1997年获菲律宾政府总统奖。当年的菲律宾的Leyte岛屿雨林再造经过近20年的建设,得到欧盟的最佳评估,成为生物多样性雨林种植模式的样板。在今天的汉莎航空从德国法兰克福到马尼拉的航班上,还在讲述着雨林修复的故事。

在马悠博士获得的众多奖项中,学术界的Sandigan奖这样评价他:“在与菲律宾农业大学合作的“热带应用生态学项目”得以成功实施的10年间,Margraf博士作为德国技术合作顾问,在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生态部分的研究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他的有形成果之一,雨林再造农业技术概念,已获得全球的认知。并且被菲律宾采用为其森林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措施。”

1997年马悠博士受德国政府的委派来到中国,担任中德政府间合作《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恢复和保护项目》项目专家组组长达6年。而后为欧盟设计了欧盟有史以来的最大援华项目《中国西部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目前正在实施。

幸运的是,1999年,他找到了此生最挚爱的妻子-李旻果。

求婚时,他对她说:“也许我给不了你财富,但我会给你无尽的花朵。”

两人将一片橡胶林,改造成雨林,取名湄公山庄,作为天籽生物多样性发展中心的办公场所、雨林植物实验室,同时也是和他们的女儿“雨林精灵”林妲、宛妲一起生长的雨林之家。

马悠博士夫妇成立天籽生物多样性开发中心不久,就积极促成了以斯图加特霍恩海姆大学为首的6所著名德国学府将未来的热带农学和林学专业的科研实习基地从菲律宾转移到中国西双版纳。2005年11月3日至8日,召开德国6所大学联合研究项目“生命景观系统LILAC”的第一次筹备会时,一次性访问西双版纳的德方教授就有28位,这六所大学史上共出过23位诺贝尔奖得主。项目顺利成为中国和德国两国科技部之间的重点合作项目。德国的教授们留下了十余位博士研究生在西双版纳,进行为期三年的博士课题研究。

由于不断的思考与行动,马悠博士的思想一直是前瞻的。作为德国著名的生态学家,他被称为雨林再造之父,和坚信人有人权一样,坚信众生的生命权:生态学家给予从空气到土壤,飞鸟到游鱼,菌藻到森林以系统的关照,找到物质与能量多维转换的全面健康关系。从菲律宾的热带岛屿到中国西双版纳的雨林,他将一个个生态学界的天方夜谭付诸实践。博士总是以他卓越的预见力,应对气候暖化、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物种湮灭的难题。

把思想付诸实践的行动可以是安静的但也必须是有力的。

以个人和家庭的一己之力,马悠博士也在以他作为生态学家的良知为这个危机四伏的地球履行应尽的责任。

马悠博士和他的妻子正在中国最偏远的西双版纳布朗山准备诞生另一个神话:再造一片数千亩山地雨林中的生物多样性茶林。这里曾是过去的鸦片岭、轮歇地和放牛山。

他说:“为了恢复这块山地雨林,我得活到200岁。”

山下,他也努力推动将四平方公里的橡胶林改造为城市雨林公园,进行城市生态修复,向自然投诚!拯救雨林也许只是推迟灾难到来的时间,但博士始终相信,当灾难真的来临,雨林和雨林里的物种基因的保留才是人类幸存的福音。

成立“天籽生物多样性发展中心”,就是表明了马悠博士想通过自身的示范,发起一个“天赋籽权”的生物多样性还林运动,寻求世界范围内的支持,为世界热爱绿色和平的人们复原一个完全朴素的生态居所,帮助人们零距离地拥有和守护自己的圣洁家园和大自然。

我们是天籽生物多样性发展中心

由一个国际家庭开始的民间机构

我们致力于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在云南西双版纳一块6600亩的荒地上再造雨林

我们希望为这片土地

树立一个生态与经济价值相统一的样板

我们的产品收益将会反哺再造雨林

帮助形成可持续的雨林生态经济

我们始终相信,只有生物多样性的保留

才是人类幸存的福音

上一篇:秦朝历史人物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