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 > 知识库

葬心黄莺莺

来源:连笔字网 2024-01-06 09:51:51 作者:连笔君

茉语清澜每晚八点 与你相约

◆◆ ◆

黄莺莺《葬心》

蝴蝶儿飞去,心亦不在,凄清长夜谁来

拭泪满腮,是贪点儿依赖,贪一点儿爱,旧缘该了难了

换满心哀,怎受的住,这头猜 那边怪

人言汇成愁海,辛酸难捱

天给的苦,给的灾 都不怪,千不该 万不该

芳华怕孤单,林花儿谢了

连心也埋,他日春燕归来,身何在

天给的苦,给的灾 都不怪

千不该 万不该,芳华怕孤单

蝴蝶儿飞去,心亦不在

凄清长夜谁来,拭泪满腮

林花儿谢了,连心也埋,他日春燕归来,身何在。

赏析丨于伟

《葬心》是电影《阮玲玉》的主题曲,由台湾著名音乐制作人小虫作曲,小虫和姚若龙作词,台湾歌手黄莺莺演唱。

电影《阮玲玉》是一部传记电影,影片记述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电影默片时代的电影明星阮玲玉的凄美人生。在光陆离奇的电影舞台上,阮玲玉由于陷入了一场无法自拔的三角恋中,而无力面对漫天飞舞的流言蜚语,最后含怨自杀的爱恨情愁……

曲作者小虫用催人泪下的旋律谱成了《葬心》一曲,在提琴如泣如诉的哀婉声中,将阮玲玉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凄美人生,挥洒的淋漓尽致。《葬心》整体采用了黯淡低沉的表现风格,低回凝重的曲风,再加上女歌手黄莺莺欲泫欲泣的唱腔,张驰有度拿捏准确的情感述说将阮玲玉内心的悲苦,演绎的别有一番身心浸润,伤感到近乎销魂,正因为歌者忘我的投入,才近距离地拉近歌者和聆听者的内心交流。可能是作曲者本人对歌曲的理解更加深入的缘故吧,由小虫本人亲自上阵演奏的小提琴与黄莺莺的气声相呼应,哀怨绵长;进入主题后采用电声与弦乐相结合,于整体复古的曲风中掺入了一种现代的元素——影片中隐含的主题冲突和繁杂的世间纷争,交相辉映的内心感觉呼之欲出。

歌词也同样写的哀婉动人。

刻骨的悲哀,在扑朔迷离的闪烁中,随着意境铺陈开来。蝴蝶作为一种缥缈的表征,慰藉不了凄清长夜的只帆孤影;拭泪满腮是上天注定的安排,行走在酩酊的凡间,即使醒着也是一种醉态。轻柔小调成为风花雪月的点缀,定格在旖旎与洗练之间。贪字一出极言不堪,薄凉淡漠的小女人心态显露无疑。而依赖和爱,是凄寂缠绵,是波光潋滟,是与生俱来的内心诉求。无言困窘的生命境地,造成的悲剧却有着刻骨铭心的愁怨,爱情不是釜底抽薪的超脱凌驾,却也斑驳陆离,勠力践行的生命法理,却禁不住猜疑嗔怪,人言可畏!希冀折翼,沦为觥筹交错是非名利的谈资,汇成秋风秋雨愁煞人,还有冥冥之中不可抗拒的那种无奈之争。

其实,世间的爱情无出其右。

悱恻缠绵的爱情故事总是喜欢和有着浪漫情怀的女子为伍,随着翩然降临的童话般的爱情一同入梦的,还有那无法言说的惆怅和哀伤。日久生情是亘古不变的永恒真理。越是优秀的青年男女越是在如梦如幻的电影场景中入戏颇深,而无法自拔。往往上一部电影刚刚杀青,男女主角尚未从虚幻的爱情中解脱出来就已经陷入到另一场纠葛得死去活来的爱情中,他们还深深的回味在上一部意犹未尽的电影主题中。古往今来,因戏生情的俊男靓女的爱情故事我们已经听的太多太多。然而随着下一部新戏的开始,男女主角又入戏到下一场虚拟的情感泥沼中。如此循环往复。

这些万劫不复的情感,对于我们来说不知道是应该扬弃还是应该保持沉默。还是让我们在黄莺莺如怨如诉的歌声里聆听《葬心》带给我们的共鸣吧!

于 伟, 笔名:钢琴后的人。目前在一个和文字有关的平台做志愿者。喜欢音乐,喜欢文字。更喜欢用文字和音乐相结合来共同探讨人生。

部分资源采编于网络,如果侵权,请后台联系。

上一篇:面包机做面包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